原创 靖难之役中的最强内应李景隆为何被朱棣瞧不起,最终被罢官抄家?
创始人
2025-07-30 15:32:51
0

大明王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是实打实从基层慢慢打拼上来的皇帝,“愤青”的形象不言而喻。他深知打江山的不易,因此对于守江山的子孙非常重视

。奈何培养了几十年的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不得已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虽然朱元璋已经为朱允炆的执政道路扫清了障碍,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一个累赘——藩王

起初,朱元璋的想法是好的,让自己的子侄就藩地方,利用血脉亲情为大明王朝守边护国,

殊不知经过世世代代绵延,藩王的子孙们和中央皇权的血脉就淡了

,随着藩王实力的增强,很容易酿成如汉代“七国之乱”和晋代“八王之乱”的政治悲剧。

建文帝虽然年轻,政治经验不足,但在辅助大臣的帮助下早就看清了分封藩王的利害关系,于是在一些人的鼓动下,下达了削藩的命令。

藩王们自然不乐意了,太祖皇帝制定的分封藩王政策还没过多久,你刚即位的小皇帝就想着削藩,这还了得?

何况你朱允炆还是小辈,怎么刚一当上皇帝就急着给叔叔们找不愉快呢?

其实,建文帝的削藩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周王、代王等十几个藩王都被贬为庶人,权利和属地收归中央。

等轮到燕王朱棣时,他坐不住了,在藩王中,自己的功劳是最多的,自己的实力是最大的,自己的能力是最强的,怎么也不应该无缘无故落得被削藩的境地

。于是他想了想,伸头是一死,缩头也是一死,还不如搏一搏。

“靖难之役”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起初,朝廷的实力是胜过朱棣的,朱棣也是恍恍惚惚没有自信,毕竟要以一隅之地抵抗全国之力,说没压力那是不可能的。

但在这位大将披挂出征的消息传到朱棣耳里时,他笑着说:事成了一半了!这位大将便是开国功勋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皇亲国戚,但做到高官并不是因为身世,着实是靠实力拼出来的,明朝建国前他鞍前马后、出生入死,建国后依然出征边塞、战功赫赫,论功行赏时他位列

明朝

开国功臣第三位,封曹国公,可想而知他为大明建立了多么大的功勋。

要说李老将军人生中唯一的败笔应该就是生了李景隆这么一个靖难之役南军中的“窝囊废”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冷兵器时代中,统帅的能力直接决定了战争胜败的走向,李景隆就是如此

。建文帝听了太常卿黄子澄(削藩政策的提出者)的建议,任用李景隆为帅,而李景隆在此后的平叛战争中前后败光了南军近百万的主力部队。

可以负责任地说他直接导致了整个靖难之役中南军与燕军之间攻守局势的逆转

。因此,由于他的各种战败,后人常常戏称他是朱棣安插在建文帝身边的“最强内应”。

这句戏称随着后续出现的史实慢慢得到了验证。前面说过,建文帝对李景隆抱有很大的期望,先是调集各路大军共五十万,由李景隆统率誓师北伐,在众将的努力下,南军一路收复失地、势如破竹打到了北平城下,这本是攻破朱棣老巢的大好机会,

然而李景隆的“内应”作用开始显现,他命令下属停止攻击,退后防守,给了朱棣回师援救的机会

。随后双方又在郑村坝会战,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被朱棣打的仓皇而逃,损兵折将不说还丢弃了所有辎重,白白便宜了燕军。

这一大败建文帝并没有汲取教训,重新集结60万大军,仍由李景隆挂帅,结果白沟河之战,南军再一次损失惨重。

至此,在李景隆的率领下,前后近百万大军被燕军或俘或杀,最终导致攻守局势的逆转,南军再也拿不出足够的兵力组织大规模讨伐,只能严阵固守

如果只有这些,“内应”之实还不能板上钉钉,建文四年,朱棣率军渡过长江,威逼金陵(今南京)。建文帝又一次选择相信李景隆,派他守卫金川门,结果他看见朱棣麾盖后直接开门投降,燕军就这样攻入金陵,靖难之役结束,江山易主。

朱棣登基称帝之后,李景隆以“默相事机之功”继续世袭曹国公,俸禄增加,朝会时站在班列首位。

然而好景不长,永乐二年,

李景隆受到众多大臣弹劾,最终被朱棣夺爵抄家软禁,死于永乐末年

,果然应了历史潮流:“内应”终没有好下场。

(您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阅读有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小学生,让我们一起知历史,看世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惠丰钻石:7月30日融资买入7... 证券之星消息,7月30日,惠丰钻石(839725)融资买入78.65万元,融资偿还30.13万元,融...
北京丰宝斋让字画流转有温度 在泛黄的宣纸与斑驳的装裱间,一幅历经岁月的字画究竟承载着多少故事?是文人墨客挥毫时的意气风发,是家族...
原创 多... 多尔衮是继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后,清朝的第三位国家领导人。也是明清交替之际,一个不得不提及的重要人物。满...
沈华:揭秘臆造古玩的文化危害 在古玩收藏的世界里,臆造制作的古玩如同隐藏的暗流,时刻威胁着收藏者的热情与财富。 臆造制作的古玩,指...
原创 曾...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所建立的蒙古国,横跨欧亚大陆,拥有着东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亚、南至波斯湾...
原创 李...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政变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可以说是起到了相当深远的作用。而在...
三国第一美女竟然不是貂蝉,而是... 三国第一美女竟然不是貂蝉,她的容貌胜过貂蝉百倍,被曹操三父子同时看上,因此开始争相抢夺。 这个绝世...
原创 历... 汉文帝时期的一封奏疏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汉匈真实实力的对比,它的作者是文景时期十分重要的名臣晁错。 《...
原创 秦... 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爆发长平之战。此战在历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一是此战双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