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的领导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其能够识人,大多都有“识人之明”。这种“明”在于能够慧眼识珠,能够发现人才,而且观其形,听其声,就对该同志是否大才、是否可堪重用进行决断,而且丝毫不差。历史上谁有这本事?
其实,在历史上这种有名气的领导是很多的,远得不说,就说近代的曾国藩,那名气肯定最是最大。曾国藩听声音、观体形,就知道这个人是哪个行当的里手。但是还有一个人,关于这方面大家可能知道不多,但他绝对也是“大名鼎鼎”。这个人就是林则徐。
林则徐观人则是“窥心”“品行”,也是一看一个准。关于这一点,这里给大家讲一段佳话,看完之后,便知端详。
林则徐是近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他生于乾隆50年,历经嘉庆、道光两代,咸丰登基后不久病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爱国的民族英雄、政治家、思想家。由于幼年家境贫寒,其后做官历14省,任上都是非常同情民间疾苦,做出了许多造福于民的政绩。
林则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在其仕宦生涯中,十分重视并努力举办水利事业,兴修浙江、上海的海塘、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等水利工程,曾著《北直水利书》一书流传后世,对后世的水利工程有着很大的影响。
林则徐生活的年代,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入侵、殖民化的开始,面对列强的武力入侵和清朝的积贫积弱,林则徐“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在政治上主张“师敌长技以制敌“的思想,力主禁止鸦片,后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东主持禁烟,即,后来著名的“虎门销烟”。在帝国主义武力干预下,林则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做了“替罪羊”被流放达4年之久。
道光27年林则徐复出,任云贵总督,于道光30年(1850)病逝。死后其以前的“过失”均被撤销,谥号文忠(历史上文官的最高评价)。
林则徐的履历、事迹在此不一一备述,想来大家都是非常清楚,我们只讲一个小故事,看他的这个女婿是怎么得来的。
有一年春节,林则徐在下班前,照例还是到各处要走走,当他到巡抚衙门时,发现只有一个房间还亮着灯。大过年的,谁还在这里做什么呢?
林则徐带着疑惑推门走了进去,见是年轻秀才沈葆桢。便问:“今天除夕,你怎么还在这里?”
沈葆桢见是巡抚大人,立即起身,毕恭毕敬地回答:“公务未毕,不敢回家。”
林则徐沉默片刻,忽然说:“我有一份奏章,今天必须誊发,你帮我誊完再走吧。”巡抚大人开口了,再忙也得接下来。
于是,沈葆祯接过奏折开始誊定,直到三更时分,沈葆桢才把长达数千言的奏章誊抄完毕,然后又毕恭毕敬地送交给林则徐。
林则徐看了几眼,不高兴地说:“太潦草,重抄!”
沈葆桢一直抄到天亮,才重新抄好。林则徐非常满意,挥挥手,沈葆祯就回家过年去了。但此事却让林则徐做出了一个决定:要将他的女儿嫁给沈葆祯。
林则徐回家和夫人一说,夫人立马就有异议:仅凭这件事就要嫁姑娘、认姑爷,太草率了吧?
林则徐解释说:“公务未毕不回家过年,说明他能坚守岗位;字迹端正,墨色浓淡一致,说明他性格平和;遇冤不怒,顾全大局,说明他少年持重;奏章原稿上有明显的错字,誊抄两遍,都改正过来,说明他既尊敬上级,又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夫人觉得也对,反正自己爷们是个大官,他认为对就肯定错不了。不久,沈葆桢就做了林则徐的“乘龙快婿”了。林则徐当然没有看走眼。
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等职,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
翁婿同为重臣、民族英雄,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