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周十二王》之周成王
创始人
2025-07-30 10:32:20
0

周国虽然以小邦之国灭了数倍于己的殷商王朝,但周武王深知管理天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他专心政事以至过劳成疾而死,只能把未竟的千秋大业交给年幼的儿子姬诵。

姬诵生母是邑姜,姜尚是他外公,即位时年仅12岁,因为年幼不能执政,所以周武王临终前让弟弟周公旦辅佐他。但周朝毕竟刚刚建立,政权还很不稳定,为了避免各诸侯反叛,周公旦决定亲自摄政。

周公教育周成王的时候因为不便指责,所以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做陪读,周公就把对周成王的教训、责罚转到儿子身上,使周成王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一次周成王和同母弟弟叔虞是梧桐树下游玩的时候,周成王从树下捡起来一片梧桐叶,用刀切成一个“圭”的形状(大臣们上朝时手中所持的),送给了弟弟叔虞并开玩笑的说要以此为凭赏赐给他一块封地。

叔虞听到后高兴的跑去告诉了周公,周公听完后立刻换上礼服,向周成王道贺。周成王觉得自己当时只是开玩笑,但周公正色说天子不能随便说话,这样会失信于民。周成王深感惭愧,于是将唐地封了弟弟叔虞,叔虞的儿子后来改国号为“晋”。

周公旦摄政引起了周武王其他兄弟的不满,都以为周公旦有篡位的嫌疑。于是当初周武王安排监视商纣王之子武庚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武庚的拉拢下决定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管叔等人四处造谣说周公旦有野心,想要篡位,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并煽动东夷几个部落一起叛乱起来。当时周王室的内部受到谣言的影响也都对周公旦产生了怀疑,特别是召公奭等重臣。周公旦先辨明心迹安定了内部,得到支持后授权姜尚征讨不服周国管辖的诸侯,然后自己亲率大军东征平定三监之乱。

用了三年的时间,周公旦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诛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贬了霍叔。让微子启继承殷商祭祀,微子启在商丘建立了宋国。封康叔于卫国。

平定了三监之乱后,俘虏了一大批商朝的贵族遗民不知如何安置才放心,而且周国的国都在西边的镐京,也不方便管理东部的诸部落。于是周成王遵从周武王的遗愿派周公营建洛邑。

经过约九个月的兴建,建成了洛邑。此后称镐京为宗周,洛邑为成周。不久后,周成王亲临洛邑,召公令各方诸侯前来朝贺,并向周公、成王奉献玉璋、大弓等礼品。周公旦把武王十五个兄弟和十六个功臣,封到封国去做诸侯,以作为捍卫王室的屏藩。封小弟康叔为卫君,令其驻守故商墟,以管理那里的商朝遗民。分封的71个诸侯中,有53是姬姓。

周公旦辅政7年后,周成王年满二十,周公旦把政权交给了周成王管理。周成王念其东征和巩固政权的功劳,将鲁国封给了他,但周公旦依然留在王室辅政,他的长子伯禽前往曲阜就封。

周成王执政后,依然重用周公,命令周公制礼作乐,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奠定了西周王朝的基础,同时以武力控制了东边诸多部落。当时社会安定、人民和睦,是周朝最为兴盛的时期。

周成王成为一代明君,大部分都是周公的功劳,因此曹操作《短歌行》才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名句。周成王在即位22年后,因病去世。周成王临终前,担心儿子姬钊管理不好国家,于是让召公和毕公辅佐他,还陪姬钊前往太庙,告诫他创业的艰辛,一定要勤俭勤政。周成王去世后,姬钊即位,是为周康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民...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江苏通州海门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
原创 明...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明朝灭亡...
原创 将... 萧何被封第一功臣,将军抗议,刘邦意味深长说了一句话,无人不服 萧何不值得有志于君子之道的人学习,但他...
原创 禁... 看过抗战电视剧的人都知道,日本侵略我国,造成我国很多军民的伤亡,在那个年代最痛恨的就是日本人,国仇家...
原创 唐...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不免听到“诚信”二字。不管我们是和朋友之间的交往,还是和生意伙伴之间的利益往...
原创 粟... 引言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 粟裕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和战略家 。对于他的评价,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
原创 为... 《——【·前言·】——》 清朝的人口从入关时的7000万爆增至4亿,这种速度在中国古代史上前所未有。...
原创 秦... 说起秦始皇,大家往往首先想到他统一六国的雄韬伟略。但对于他后宫的妃子,历史记载确实少之又少。 据有限...
原创 春...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广招宾客,以...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以横扫千军之势,终于覆灭六国,一统天下,登上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开创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