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史上第一位状元:出身寒门,为人正直,李渊李世民都被他教训过
创始人
2025-07-30 06:32:25
0

大家都知道科举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但是科举制刚实行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设置状元一科,直到唐朝才有了状元。

而我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位状元名为孙伏伽,他可是两次参加科举的狠人,他虽出身寒门,但是有着真才实学,为人刚正不阿,和魏征有些相像,同样是敢于对皇帝进行劝谏,甚至是死谏的人物。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有据可考的状元,怎么我们现在对他并不了解呢?

两朝为官

据史书记载,孙伏伽是在隋朝大业三年,即(公元607年)参加的历史上第一次进士科的科举考试,并且一举高中进士。

当时的隋朝,虽然九品中正制已经开始被科举制取代,但是朝堂上混乱一片。孙伏伽虽然靠自己出色的断案能力成为了大理寺的一名法曹,

但这也只是一名小吏,他的抱负并没有得到施展。

因为他在基层呆了很多年,清晰

的看到了隋朝末期朝廷的不作为和百姓的疾苦,虽然凭借自己的德才兼备而得到迁升,但是大厦将倾,他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吏又能做什么呢?

于是,在李渊推翻隋朝后,他顺势而为,投向了唐朝。不过他可不是摇摆不定的小人,而是有着自己底线,有着德行和操守的正直的人。

在投到唐朝为官之后,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理想。在武德初年,他给李渊写了一封奏折,总结了隋朝灭亡的原因,以此劝谏李渊。

奏折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隋朝皇帝偏听偏信,二是朝堂上下享乐成风,三是小人作乱,为此,他提出要李渊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不可沉迷享乐,对身边的人要严格筛选,防止小人作乱。

李渊看后,觉得孙伏伽刚正不阿,很有能力,就提拔他做了治书侍御史。

二次科考夺状元

武德五年,唐朝开始了第一次科举取士。当时孙伏伽已经是一名官员了,按理来说本不应该下场参加科举的。

但是他当时认为自己能担任御史是皇帝的恩宠,不是自己凭真本事得来的,而且之前虽然是参加了科举做官的,但那是隋朝的科举,和本朝的还是有差距的,于是他选择了参加科举。

在经过层层的科举选拔,孙伏伽凭借着真本事,一举夺得了状元的头衔,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

自他开始,科举制度一直被各朝各代沿用,状元、榜眼、探花也成为了科举取士前三名的称呼,而状元也是每届科举文采最高的人。

敢直言敢谏劝皇帝

孙伏伽在唐朝为官期间,先是做了治书侍御史,之后又做了大理寺少卿、刑部郎中、大理寺卿等。为官期间,他关心民生,敢于为民请命,面对开国皇帝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点都不怂。

要论怼皇帝,估计魏征排第一,他就能排第二了。

先是李渊,两人不知怎么的,气场感觉就很和。李渊在成为皇帝后,就吸引了很多趋炎附势的人,奇珍异宝、阿谀奉承不断,谁都喜欢被人捧着,李渊也不例外,就会赏赐这些人。

不过李渊也是一位比较英明的君主,孙伏伽虽然有些耿直,但是对于孙伏伽的劝谏他也是能听进去的。而且孙伏伽的说话方式每次都能戳中了李渊,让李渊觉得他是一个有能力的正直的大臣。

有才有德孙伏伽获得了李渊的青睐,凭借自己的本事在朝堂上站稳了跟脚。

在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上位,他也是瞅准时机站在了李世民的阵营,成功后,被获封了爵位。

不过就算官越做越大,他还是一样敢于劝谏皇帝。例如李世民是以武登上的皇位,在没有战争之后就喜欢打猎,但是孙伏伽觉得打猎一方面会劳民伤财,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危险。

于是他在李世民兴头上劝谏,将准备出发的御马的缰绳绑在腰上,强硬地阻止李世民,当时李世民很生气,说要将他斩首示众,但是孙伏伽并不怕,最后李世民原谅了他,还说大唐有他是福分,夸他是一位忠直诚恳的君子,并且还将他任命为谏议大夫。

鲜为人知的第一状元

同样是敢于死谏李世民,为什么魏征就人人皆知,而孙伏伽却是鲜为人知呢?

原因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是他的性格。他的性格太过耿直,常在皇帝兴头上给人当头一棒,虽说李世民能纳谏听谏,但是当时李世民的身边已经有魏征了,容忍一个魏征就已经很头疼了,再来一个,怎么受得了,于是不久孙伏伽就被外放地方了。

第二是没有知名的作品流传。想要被众人熟知,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他虽然是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但是论才华比不上唐代杰出的诸位文人,也没有足以流传百世的文学作品,自然就鲜为人知了。

第三是业务能力不行。虽然他是以断案能力做到大理寺卿的位置上的,但是他一生除断案出色外,其他方面政绩平平,处理冤假错案的时候还出现过较大的纰漏,差点被免官。

第四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唐朝出名的人物太多了,直言劝谏的魏征,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各路神仙齐聚大唐,百花齐放,和魏征撞人设的孙伏伽自然就不起眼了。

结语

其实为官和在职场一样,都要学会圆滑,尤其是古代,伴君如伴虎,要么就凭借过硬的本事站稳脚跟,要么就要得到上位者的欣赏和偏爱。

可惜孙伏伽在其中,只能说是不上不上,既不圆滑本事也不是超出旁人许多,自然就不会被皇帝放在心上。

不过从史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孙伏伽确实是一位坦率从容的人,他对待生活和为官都可以说是不负此生,出身寒门,却能在一众人才中身居高位,也可以看出他的手段不俗。

只可惜,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他的事迹少有人知,只有在翻阅史书才能从中窥见一二,不过也在青史留下了忠直诚恳的美名,这也是一位古代文人的追求实现了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股票行情快报:力量钻石(30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7月30日收盘,力量钻石(301071)报收于29.84元,下跌1.55...
省茶馆协会重庆日报报道:成都老...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年12月30日,成都市档案馆携手四川省茶馆协会,邀请召集四川省委宣传...
原创 张... 张作霖,字玉婷,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人。此地后更名为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张家店村,现更名为大洼县嘉章寺乡...
原创 “... 宋朝统一后,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在其经济形式上还没有显露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然而就在它充满...
急用钱?不急卖?丰宝斋回收字画... 藏家手里的字画,多是压箱底的宝贝。真到了想出手的时候,要么是家里急用钱,盼着快些变现;要么是拿不定主...
原创 科... 在科技手段发达的今天,冒名顶替参加高考的事情几乎不会发生。而在科举时代,冒名顶替始终屡禁不止,因为当...
纪录片《美国历史:长津湖战役》... 纪录片部落官网分享: 在朝鲜战争的寒冬中,美军及其盟友曾信心满满地准备回家过圣诞节,然而,他们未曾预...
双拥宣传 | 一起学双拥知识 01 双拥是什么 双拥是指地方开展拥军优属、军队开展拥政爱民活动的总称,1943年在延安兴起,是...
原创 战...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亘古不变的社会发展周期律。 正是有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历史舞台,...
有春读史|唐代佞佛、削佛、灭佛... “佞”者,巧言谄媚之谓也。“佞佛”就是讨好谄媚佛陀教义,后又泛指迷信佛教。《晋书》卷七十七《何充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