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科举时代没有照片,考官如何确保考生身份的真实性?
创始人
2025-07-30 21:03:00
0

在科技手段发达的今天,冒名顶替参加高考的事情几乎不会发生。而在科举时代,冒名顶替始终屡禁不止,因为当时没有有效的手段来确定考生的真实性,就连基本的面貌也很难确定。

唐代时,参加文举者的身份证明材料上一般写有“中形,黄白色,少有髭”,参加武举者的身份证明材料上写“长形,紫黑色,少有髭”。明清考生写“面白、面黑、面黄”“有须、微须和无须”,“圆脸、方脸”等。根据这样的描述,考场工作人员还是比较难分辨考生的相貌。

清乾隆年间,江南的一次乡试时,有一位奇葩的考官叫胡希吕,在考生点名入场时,他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微,无也”这一句话,将所有身份证明材料上写了“微须”,而又有胡须的考生全部拒之门外。

这可难为了不少的考生,他们只好想各种办法来应付这位昏庸的考官。当然,其中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剃掉胡须。有一个叫沈廷辉的三十多岁的考生有点小胡须,属于“微须”,为避免被胡希吕逐出考场,他四处找人帮忙将材料改为“有须”,但结果渺茫。

实在没有办法,沈廷辉只好把胡须剃光,等到点名时,他发现有人已经将他的材料改为“有须”了。胡希吕说:“此人又一顶替者,册上填明有须,何以无须”?结果,费尽心机的沈廷辉还是被赶出了考场。

另一位“微须”的考生则与沈廷辉不同,他觉得自己寒窗苦读不容易,就因为胡须的事情,让自己进不了考场实在不甘心,他决定搏一把。在入场的时候,他果真被拦了下来,认为他是有胡须,与身份证明材料上不相符。

面对这种情况,他大声抗议,胡希吕居然还厚颜无耻地骂他不读朱熹的著作。这位考生毫不示弱,冷笑反驳道:如果说“微”是“无”的意思,那么“孔子微服过宋”,岂不是说孔子没有穿衣服去宋国吗?如果孔夫子脱得精光在宋国招摇过市,这成何体统啊!他的这句话让胡希吕哑口无言,再没理由按照他的标准来识别考生身份了。

事实上,清代在确认考生身份上还是有一些较为科学的手段的。为了保证报考材料的真实性,科举采用了保结措施。不仅需要由亲友、族人、邻居和里长签订保结文书——结状,而且还实行考生互结制。一般是五人或十人同时参加考试的考生组成,由无人结保的称为“五童结”。

在此基础上,清代还采取廪生保结措施。实施之初,主要是认保,即由童生在本县享有官府津贴的生员——廪生中自行选择一位为其担保者。如果报考者有冒籍、隐瞒守丧、身家不清、代考等舞弊行为,保结廪生则会被取消秀才资格,与舞弊者一同治罪。

正因为需要承担如此重要的责任,廪生们玩玩会与自己熟悉的邻居、亲戚者或其他关系较近的报考者结保,以便最大可能地规避风险。

然而,报考者与廪生自行结保时,经常互相勾结,廪生甚至帮助报考者隐瞒不实信息的情况,影响了保结作用的发挥。乾隆五年十五年(1790),根据湖南学政张姚成德建议,朝廷改认保为派保、挨保,指定廪生担任保结者。

这样报考者和廪生的结保是随机的,他们不一定互相认识,使结保制度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按照规定,派保廪生与报考者的保结关系在府试后结束,院试则又需要根据府试结果更换派保廪生。

在保结的过程中,充当认保和派保的廪生承担相当重要的责任,他们需要为报考者提供担保的内容是:出身是否清白,是否为丁忧期,是否是在户籍所在地报考,是否确定是报考者本人参加考试。如果出现任何隐瞒身份、舞弊的行为,都要追究保结者的责任,重者还有牢狱之灾。

确定担保者之后,需要在官学提供的文件上签字,以保证这些担保的有效性,结保的文书叫“结状”。在经过了这些程序之后,报考者才算是已经报考,获得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三届来凤国际藤茶大会丨返乡当... 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 通讯员 田智松 陈燕利 “凌晨五点的茶山,茶农佝偻的脊背在晨光里起伏,采茶工指尖...
原创 三... 有人说,爱情就像三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其实诸位不知,东汉末年豪强群起,三国鼎立,血雨腥风,还真...
【“西凤酒”寻周记 探源礼乐文... “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中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初或者更早以前的石器时代。然而,回望以礼制作为社...
原创 日...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有个邻居叫做日本,都说邻居应该守望相助才对,但是日本这个邻居显然并不这么想,从古...
原创 一... 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的继承人是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经过“斧声烛影”案后成功继承皇位,实际上就...
“简”述历史 “牍”懂中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钟毓峰 实习生 徐愉舒 十一月四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孝感市云...
原创 东... 说起了东汉大将冯异,确实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将军,他这个人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而且领军在外作战很少有失...
跟着“国宝”博览湛江 雷祖祠的屋檐高低起伏,曲线优美。吴东俊 摄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位于霞山海滨公园对面。吴东俊 摄 ...
盛宣怀诞辰180年|中国第一家... 漫步在如今的上海外滩,人们欣赏着中外交融的万国建筑群,一百多年前外商银行几乎独踞外滩的历史记忆渐趋模...
原创 河... 河南发现朱元璋真实画像,朱氏后人保存600年,如今无偿上交 历史上关于朱元璋的真实样貌尚有存疑,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