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创业史就是一部励志史,其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一生奔波,处处兵败,但是从没有放弃理想,直到47岁的他遇到了隐居的诸葛亮,才开启了刘备这个中年男人的事业篇章,而数年之后,刘备终于在成都登基,成为帝王。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期间,可能也有儿子,但是无从考证,其称帝时,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刘禅、次子
刘永、三子刘理,同时刘备早年还曾收有养子刘封。但即便有四个儿子,刘备在登基之后,还是选择了刘禅作为太子,而没有选择其他儿子。
许多人的印象中,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不仅葬送了蜀汉的江山,而且还乐不思蜀,属于一个典型的无能,刘备选择刘禅作为接班人也要间接负责,其实这个论断并没有依据,从当时来看,刘禅作为太子是最为适宜的。
刘禅首先是刘备的长子,而且年龄也比弟弟要大,在古代,皇族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当时刘备的皇后并没有子嗣,所以刘禅作为长子自然应当被立为太子,而且刘禅生于刘备驻扎新野时期,当时刘备中年得子,极为欣喜,也将其当为“世子”看待,更重要的是国家还未统一,“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所以刘禅比两个弟弟更适合立为太子,做接班人。
虽然刘封比刘禅年长,但是其为养子,如果刘备没有子嗣,刘封的确可以作为接班人,但刘备有了子嗣之后,刘封的地位便比较微妙了,而且刘封长期在外带兵,作为将军可以,但是作为君主接班人,则显得水平不足,而且刘封作为刘备养子,更有可能于刘备身后觊觎皇位,所以刘封最后也被刘备处死,彻底与皇位无缘。
因此,刘备的亲生儿子只有三个,如果算上刘封,那就是有四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