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白起杀神称号源于长平之战,但是说起这事,要从白起的成名之战说起。
公元前294年,秦昭襄王发兵讨伐韩国,向寿夺取武始,左庶长白起攻占新城。韩国向魏国求援,魏王命公孙喜率军前去助阵。公元前293年,在秦相魏冉的举荐下,秦昭襄王任命白起为左更,担任秦军主将,双方在伊阙对峙,秦军当时的兵力不及联军的一半。
但是韩魏两军却犯了兵家大忌。还未开始交战,韩魏便已生了嫌隙。韩军人数少,便想让魏军做主力,率先进攻;而魏军想让装备精良的韩军打头阵。白起得此情报,便信心大增。
阵前不和,乃兵家大忌,于是,白起派出小股部队同韩军对战,秦军在阵前摆出大量旌旗,让联军误以为是秦军主力在进攻韩军。与此同时白起率领主力精锐已经绕道联军后方,趁魏军不备,发动突袭,魏军毫无准备,仓促迎战,很快就被击溃。韩军得知侧翼的魏军惨败,军心不稳,还未等主帅布置阵型,侧翼便遭到秦军的攻击,在前后夹击下,韩军很快便溃败而逃,秦军乘胜追击,全歼联军24万人,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
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便转攻为守,于是两军在长平一带相持不下。后来秦采用离间计,派人收买赵王的权臣,挑拨赵王与廉颇的关系,赵王上当并派赵括接替廉颇,秦王见计得逞,派骁勇善战的白起为秦军统帅。
公元前260年,由于赵括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贸然率军向秦军发起大规模进攻,遭到秦军主力的顽强抵抗。秦昭王亲赴增援秦军主力,赵括缕缕失败后率赵军强行突围,在战斗中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失去主帅,斗志全无,40万赵军全部投降后除幼小的240人外,全部被白起坑杀。秦军最后取得长平之战的彻底胜利。
由此,战神白起被人称为“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