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对宋朝的印象都是从两宋词人的笔墨中形成的,与其说喜欢宋朝不如说是喜欢宋朝文人。
而宋朝皇帝似乎关注的人少之又少。
宋朝皇帝的形象大多是以大事件为基调构建起来的。如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登上帝位,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徽钦二宗是“靖康之耻”的主角,宋高宗是杀害岳飞的罪人......
离开这些大事件,宋朝皇帝存在感属实有点低。但每个皇帝都有与众不同的一面,或善或恶,他们鲜明的个人特质连起来就是两宋帝王群像。
窃国大盗
宋太祖
身居后周殿前都点检一职,掌握禁军,却发动陈桥兵变,欺负孤儿寡母登上帝位,成为北宋集团首任董事长。
高梁河车神
宋太宗
在“斧声烛影”中悄然登上帝位,为了证明自己,来了个“雍熙北伐”,结果确实没啥军事指挥能力,在高粱河大败,坐上驴车就开始漂移,大腿还被射中一箭,最后死于这箭伤。
小怂蛋
宋真宗
辽军要打到城下了,他怕得要死,想迁都逃跑,在宰相寇准的再三劝谏下才勉强御驾亲征,结果还是躲得远远的,最后签订“澶渊之盟”,心里还美滋滋的。
守成之君
宋仁宗
北宋一半以上的牛人都在这朝,像范仲淹、晏殊、富弼、韩琦、狄青、苏轼、欧阳修、王安石……结果在他手里北宋集团积弊甚厚,他用实力展现了什么叫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挂机玩家
宋英宗
可能是由于前任和后任过于出名,英宗总是被人忘记,在位期间也没做出令人称赞的政绩,提到他,我们只能说他是仁宗的养子,神宗的父亲。
改革舵手
宋神宗
在位期间最大的成就就是任用王安石,推行了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然而囿于时代观念和见识,终究失败。
颜值担当
宋哲宗
年少继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在被太后拿捏的八年里他选择了隐忍。高太后一去世,哲宗便对内清算旧党,起用新党,对外重击西夏吐蕃,收复失地,大有中兴之势。然而亲政才七年,就一命呜呼了。不过他真是继承了老赵家的颜值基因,长得确实帅。
文艺巨匠
宋徽宗
身为北宋集团董事长,却志不在此,就喜欢搞艺术,偏偏还很有天赋,成就还很高,一大批绘画高手都是他的弟子,他还自创了“瘦金体”,在中国艺术史上必有他一席之地,但他真不适合当皇帝。
倒霉蛋
宋钦宗
女真铁骑南下,宋徽宗展现了他老赵家的DNA,怕得要死,赶紧传位给儿子,宋钦宗也真是个倒霉蛋,继位两年,就被女真送了个“靖康之耻”,北宋集团成功破产退市。
苟分高手
宋高宗
北宋集团破产后,作为皇室仅存的成员,他理所应当地登上帝位,把北宋集团破产重组,南宋集团上市。不过他真是把老赵家怕得要死的基因全继承了,听到金人南下就开始逃跑,一个十足的投降派,却在位三十多年,活了八十来岁。
热血青年
宋孝宗
孝宗算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了,一继位就想着北伐,要报仇雪恨,但操之过急,被人反打,惨遭团灭,最终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耙耳朵
宋光宗
宋孝宗退位,居太上皇,他继位后,怕老婆怕得要死,要他往东不敢往西,甚至孝宗死后,他都不敢去看一眼。
绝地欧皇
宋宁宗
因为他老子怕老婆,干出的事实在过分,所以宋光宗被大臣拉下马,逼他传位给宁宗,这帝位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毁誉参半
宋理宗
在位时长仅次于宋仁宗,早期被权相史弥远所挟制,不理政事,待史弥远去世后立志中兴,开启“端平更化”。联蒙灭金后,出兵收复三京,但以失败告终,导致蒙古全面侵宋,理宗锐气全失,开始纵情声色不问政事,蒙古大军都打过来了,还沉浸在温柔乡中。
幸运儿
宋度宗
因为宋理宗无子,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结果这主也是平庸得不能再平庸,蒙古大军南下,他却把大权交给奸臣,南宋集团离破产也不远了。
倒霉蛋2.0
宋恭宗
三岁便继位,在位两年,元朝铁骑就把南宋集团打到破产退市,自己也被俘虏,最后被赐死。
垂死挣扎
宋端宗
南宋都城被攻破后,在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护下,学起了南宋集团首任董事长宋高宗,再苟一波,最终也是大势所趋,独木难支。
无知小儿
宋少帝
五岁就被拥护上位,啥也不知道,在崖山海战中,南宋殊死一搏,但无力回天,最后大臣陆秀夫背着这位小皇帝跳海殉国。
宋末三帝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是忠臣烈士、南宋军民抗击元军,誓死保卫国家的动力所在,而他们所能做的是向元军展现他们誓死不屈的宋人精神和家国情怀,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