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北部,有着一个美丽漂亮的国家,他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中分布着18.8万个湖泊,被称千湖之国。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这事呢个国家了,没错,他就是芬兰。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里,孕育了一批不屈的芬兰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当时的苏联已经成的上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国内的总兵力竟高达五百多万,并且海陆空部队样样齐全,武器装备也在当时十分先进,几乎可以算得上不可战胜。而在当时,苏联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后,便将目光转向了芬兰,希望将苏兰占领。
当时的苏兰总人仅有370万人,而常备军队也只有3.7万人,与苏联500万的兵力相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而当时,苏联竟派出100万军队来到芬兰边境,其中仅飞机就有2300多架。而芬兰,飞机仅仅只有114佳,还不到苏联的零头。
这样悬殊的兵力差距以及武器装备的差距,任谁都会想到战争会出现一面倒的局面。但结局出乎人们意料。
当时面对苏联的大兵压境,芬兰人并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奋起抵抗。当苏联军队发起第一次进攻时,芬兰的士兵们就做好了抗战倒地的准备。当时的苏联军队分为四个方向向芬兰发起进攻。而在芬兰士兵的激烈抵抗中,并不是十分顺利,直到这次进攻结束,苏联军队才发现。阀门四个方向的进攻部队也只有一个部队取得了成功,其余均以失败告终。
在1940年的1月,恼羞成怒的苏联人更换了之前指挥苏军的总指挥,并且调集了更多的飞机、大炮、坦克等武器参与进攻芬兰的战争。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战争,才仅仅·突破了当时芬兰军队布置的曼纳海姆防线,被侵占土地只有芬兰的10%左右,当时伤亡惨重的苏联不得不与芬兰签订了停战和约。致此轰轰烈烈的战争则虎头蛇尾的结束。
在这场战斗中,虽说当时的芬兰曾向英国法国等国家求救,但终因种种原因,给予的支援力度都很小,在1940年2月战争即将结束时,才接到英法国家支援来的156架飞机、400多门火炮和仅有85门的反坦克炮。这在当时对芬兰来说是杯水车薪。最终,弹尽粮绝的芬兰在不得不与苏联求和。
至于这场战争的伤亡人数,芬兰大约牺牲了只有两万多人,而苏联的死亡人数竟高达二十三万,比芬兰的十倍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