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24日,也就是平型关战斗打响的前一天,毛泽东发给八路军总部的电报中说:“山西地方党目前应以全力布置恒山、五台、管涔三大山脉之游击战争,而重点在五台山脉。”
也就是说,毛泽东决定要在五台山一带创建抗战根据地。
毛泽东的这个思想,是超前的。
10月20日,毛泽东又发出一封重要的电报,指出:敌占太原后,战局将起极大极快之变化,第115师等部和八路军总部有被敌隔断的危险。因此,拟作以下部署:留115师独立团在恒山、五台山地区坚持游击战争,115师主力转移到汾河以西吕梁山脉;总部应该转移至孝义、灵石地区。
按照毛泽东的这个指示,党中央决定,115师副师长聂荣臻留守五台山地区,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随后,八路军总部指令115师立团,还有骑兵营以及八路军总部的特务团一部,划给聂荣臻。这些部队加上其他一些小单位,总共3000人。
这对聂荣臻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转折。在这以前,他一直跟随在中央,在毛主席身边,带的是主力部队,打的是主攻。可现在,他要孤悬敌后,独当一面。
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他去独立门户呢?
后来,有人问朱德总司令为什么要把聂荣臻留下。朱德说:“聂荣臻留下最合适了,他长期在一军团当政委,和好几个人搭班子,资格老,威信高,沉着稳当,能够独当一面;尤其是他素来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他留下,毛主席也放心。”
朱德一语道破了毛泽东和党中央让聂荣臻独当一面的原因。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毛泽东的决策十分英明,聂荣臻完全胜任这个身份。他带领这支3000人的部队在华北艰巨抗战,与日军战斗,发展成几十万的大部队,成为中共主力之一。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八路军115师分家以及聂荣臻单立门户的全过程。该书记述了十大元帅的征战和传奇,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