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邓合作以来战无不胜,战巨野却损失惨重,两人沉痛地总结了教训
创始人
2025-07-29 19:32:25
0

老覃在昨天写了《

1946年,毛主席给刘邓等下达作战令,电文如诗:秋高水落,歼敌时机

》一文,讲的是刘伯承在1946年8月下旬巧妙部署,精心设伏,发起了定陶战役,将蒋介石一个中央系整编师连窝端掉。蒋介石气得伤肝、伤胃、伤心,饭菜难咽,睡眠不好,坐立不安,撤了刘峙的郑州绥署主任之职,另以顾祝同接任。

关于顾祝同其人,老覃早年写过《

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原是刘伯承麾下一兵,抗战时造奇祸遗臭万年

》,做过系统而全面的介绍。

顾祝同和陈诚、刘峙、蒋鼎文、卫立煌并称蒋介石的“五虎上将”。

这“五虎上将”分别被称为“忠将”、“干将”、“福将”、“飞将”、“虎将”。

从名号可知,也就是“虎将”卫立煌比较能打,其他四将的军事水平都很平庸。

他们之所以被称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是因为他们都深得蒋介石器重,都担任了军中要职,手握重兵。

为什么军事水平平庸却能手握重兵?

因为蒋介石的用人原则是:“宁用不会打仗的,也不用不听话的”。

这五人都非常听蒋介石的话,深得蒋介石喜爱。

其中号称“忠将”的顾祝同,他对蒋介石表现出来的“忠”,更是远非其他四人可比。

蒋介石临终前,还特别任顾祝同为“顾命大臣”,叮嘱他继续辅佐蒋经国。

顾祝同在国民党集团是如此的荣禄备至,他早年的发迹史却很有意思。

顾祝同在北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时,和同乡韩德勤是同学。

早在1922年,时任川军混成旅团长的刘伯承率军与北洋军作战,大获全胜。在北洋军中效力的韩德勤成了俘虏。他崇拜刘伯承,不肯接受遣散,恳请在刘伯承麾下当兵。非但如此,他还把自己的好兄弟顾祝同也招引过来,要为刘伯承效犬马之劳。

不过,道不同不相为谋,到了1924年,顾祝同和韩德勤先后离开了川军,前往广州另谋前程。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顾祝同和刘伯承是老熟人,多年前曾有过一段“孽缘”——在刘伯承麾下侍奉刘伯承。

不过,老覃在《

1946年,毛主席给刘邓等下达作战令,电文如诗:秋高水落,歼敌时机

》一文中也说了,刘伯承在定陶之战中走马活捉的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师长赵锡田,那可是顾祝同的外甥兼连襟。

顾祝同急于为赵锡田复仇,顾不上面子,自告奋勇接替下了刘峙的郑州绥署主任之职,急吼吼地在郑州设陆军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放话说:顾某人一定要将陇海线以南之共军部队悉数消灭,将陇海路以北之共军向北驱赶!

顾祝同说这句话的底气来自于他手上掌握着第5军、整编第11师、第88师、第85师、第68师、第41师等数量庞大的队伍。

其中的第5军和整编第11师位列于“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中。

老覃在前段时间写的《

1946年冬,毛主席通过了粟裕围歼74师的方案,张灵甫却侥幸逃生

》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个“国民党军五大主力”。

当时讲的“国民党军五大主力”分别是:新编第l军、新编第6军、第5军、第18军、整编第74师。

这里面的第18军,就是整编第11师。

该文也讲到,蒋介石从1946年3月起对军队进行整编,他准备用一年的时间分3期将原有的89个步兵军、239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军、13个骑兵师,整编为30个军、90个师。

一句话,就是想把原来的军缩编为整编师,师缩为整编旅。

为什么会在这么的“神操作”呢?

主要跟国共和谈有关。

老覃在另一篇题为《

包瑞德忆赫尔利访延安:像条中毒的小狗,发了一声印第安人的长啸

》的文章中讲到,1944年9月,赫尔利以罗斯福私人代表身份访华,后又任驻华大使,其使命就是“支持蒋介石作为中华民国的主席与军队的委员长”,帮助国民党“统一中国境内一切军事力量”。

之后,就有了重庆和谈。

在赫尔利的从中周旋下,国共双方达成了《双十协定》,我党对军队数量从最初要求的48个师降到24个或至少20个师,而蒋介石则接受了第一阶段整编90个师的方案。

老覃在前几天写了《大同、集宁战败,聂荣臻无心坚守张家口,涞源会议郭天民情绪失控》一文,文末提到,晋察冀首府张家口丢失后,晋察司令员郭天民满腔悲愤,曾在会议上公开指责聂荣臻误信了蒋介石政府“和平建国”的谎言,把晋察冀野战军从20万裁减到5万。

即聂荣臻大规模裁军的事,就发生在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后不久。

我们减少军队的数量,是通过老老实实的裁军来进行的。

老蒋巨狡猾,他创造式地来了个“整编”,即整编师的整体构架保持原有军地构架,二者没有太大变动,只不过玩了个偷换概念的把戏。他所说的整编后的90个师,其实就是90个军,军队的人数并没有减少。

最后补充一下,在解放战争正式爆发前,国民党已完成了58个师的整编,张灵甫的整编74师,就是由原74军整编换名而来,而胡琏的整编11师,也就是改换名号前的第18军。

话说回来,顾祝同手上有这么多军队,而且有全美械装备的第5军和整编第11师,就有恃无恐地展开了他的“复仇计划”。

9月15日,他以邱清泉的第5军和胡琏的整编第11师作为前锋,在整编第88、第85、第68.第41师等部的配合下,杀气腾腾地杀向晋冀鲁豫解放区腹地。

毛主席密切关注晋冀鲁豫战场,他指示刘伯承和邓小平:“国民党军整编第11师及第5军均美械,战力较强,须用小部队及民兵多方阻击,消耗其弹药,疲劳之,迷惑之,然后主力出击各个歼灭。”

毛主席的意思,是想要刘伯承摸一摸老虎的屁股,摸一摸“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的战斗力的底细。

刘伯承早年在血战丰都时就获得了“军神”的称号,名震川中。在抗日战争中,他担任了129师师长,在政委邓小平的协助下,更是战无不胜,从无败迹,其所组织指挥的奇袭阳明堡、伏击神头岭、巧胜七亘村等战斗,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打破了敌人的十三路“围剿”。到了抗战胜利前夕,他率部对日寇发起的攻击,一举歼敌五万余,收复了县城五十九座。而在抗战胜利之后,对蒋阎反动军队的反击迅猛有力。其中的上党战役,歼敌十三个师;平汉战役,歼敌二个军。这之后的战陇海,下定陶,攻必取,战必胜,指东打西,莫不如志。

1946年春,中共和国民党、美国三方代表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组成的三人小组曾到新乡军事调处执行小组开会,谈判晋鲁冀豫地区执行停战令的问题。

刘伯承赶赴新乡,途经安阳,接待了平汉执行小组美国代表卡尔的访问;随后在辉县又见到了国民党豫北驻军最高指挥官王仲廉。

卡尔和王仲廉都以国民党军队有美军装备相恫吓,刘伯承傲然答道:“美国军队究竟怎么样,我没有跟它交过手,不是很清楚。但它在太平洋各岛与日本人的争夺战中,听说是吃了不少亏。在日本人眼里,美国人简直不值一打。我华北根据地又穷又破,把日本人赶跑了。美国人却被日本人追得往南直逃的。八路军没有像样的兵工厂,武器却越来越多。是谁给我们的装备?如果美国也想给我装备,我们只好敬领。”

现在,号称全美械装备的第5军、整编第11师来了,刘伯承岂有不动手之理?

他下令放弃菏泽,诱敌深人,寻机歼敌。

第5军、整编第11师气焰嚣张,它们下定陶,占巨野,打通菏泽、济宁公路,继续东犯。

9月29日,刘伯承定下了专打整编第11师的战役决心。

他安排第2纵队对第5军实施阻击,集中了第3、第6、第7纵队的兵力求歼整编第11师。

巨野战役由此拉开序幕。

不得不说,第5军、整编第11师的武器实在精良,有美式山炮、美式战防炮、美式81毫米迫击炮、美式60毫米迫击炮、美式重机枪以及汽车、坦克。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

战至第4日,即10月3日,我军虽然毙伤敌整编第11师5000人,但自身也伤亡4000人。

刘伯承无比心疼,毅然下令撤出战场。

刘伯承撤出战场后,胡琏如获大赦。

老覃在这里补充一下,胡琏为人机警、多疑、狡诈,又因为姓“胡”,时人巧借“胡”之谐音称之为“军狐”。武侠小说家金庸作《雪山飞狐》给小说主角命名“胡斐”,其灵感估计也来源于此。

胡琏在此战中目睹了衣衫褴褛、武器简陋的共产党军队竟然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大感恐怖,以后和我军对阵,就更加多疑狡猾了。

老覃在前些日子写的《

粟裕的头号战将与陈毅的头号战将相较,谁强谁弱?一场血战见分晓

》一文中提到,经过巨野之战后的胡琏,在12月份被蒋介石从冀鲁豫地区抽调投放到苏北战场,与戴之奇的整编69师合攻沭阳。在宿北战役中,他见机得快,龟缩宿迁地区不出,眼看着戴之奇全师被我军消灭于仁和圩一带而不敢出救。

话说回来,巨野之战,整编第11师1个建制团被团灭,胡琏大感震怖。

事后,他指责邱清泉见死不救。

实际上,邱清泉的第5军也在和我2纵作战中遭受重创。

面对指责,邱清泉反唇相讥说:“胡琏打仗时时刻刻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支援,一点魄力都没有,真不配当校长的学生。”

也就是说,国民党方面看来,巨野之战,他们自认为是吃了个亏,打了场败仗。

但刘伯承并不认为自己打了胜仗,他觉得这一仗是打成了“牛抵角”,不相上下。

为此,他和邓小平一起对巨野战役做了深刻的总结——《关于9月份以来战斗情况及经验教训向军委的报告》。

他们在报告中检讨说:“此次却陷于牛抵角僵持的笨拙状态……实际上我反而陷于被动”,“在防御中遭受伤亡过多,既不合算,亦影响士气”,“甚为不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墨双桨:旭宇自作诗书法《人生... 旭宇书《文墨双桨》 释文: 人生归来鬓未霜,诗书不应愧斯堂。 西风古道披肝胆,孤篷落木过大江。 曾...
原创 秦... 在叙事的开头,我们要先明白隋唐时期的“门阀”的含义 门阀: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士...
原创 故... 大清朝此时流传最多的闲言碎语居然不是内忧外患,而是珍妃和光绪帝之间的恩怨情仇、痴男怨女的爱恋。本来慈...
央美美术馆首次展示国际艺术收藏... 妇女头像(油画)古斯塔夫·库尔贝 作 从19世纪的欧洲油画到当代艺术,跨越3个世纪;自美洲至大洋洲,...
原创 为... 从政治层面来说,明朝的集权制,在封建时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朱元璋废掉宰相,而创建的内阁制,虽然的...
原创 别... 三国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所熟悉的璀璨之星。当中无数英雄人物和事迹,至今仍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生...
原创 楚... 还记得《芈月传》中的黄歇吗?我们可能都知道他与芈月的爱而不得,但是,我们不知道他与芈月分开之后发生的...
原创 历...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有句古话...
原创 毛... 一提起毛主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的形象;但是我今天介绍的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以的学者的形...
原创 晚... 1896年8月28日,晚清重臣李鸿章抵达纽约,开始了为期十天的访问,李鸿章一行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隆重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