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在历史上学到的就是尧是一个大部落的首领,以德居之,后来年老了,就禅让给德行同样突出的舜,那么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吗?老张并不以为然。
我们可以深挖一下舜的出身,舜可不是什么大富之子,他就是躬耕于历山的一个乡下的穷孩子,这样一个人物在和平的年代很难出人头地的。且说尧统治时期虽说贫穷点,但是总体上还算是平安,没有战争的话,穷人家的孩子很难出头,何况是后来舜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并且取代了尧的位置。那么舜这个穷小子是怎么做到的呢?
舜这个人呢,做到这些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他之所以会被帝尧起用,就在于他的德行和才能上肯定有过人之处,但只有这些还不行,想要做到这些必须有会作秀的工夫,总的来说,舜的作秀工夫放在当今也是一流的。至于他怎么作秀后面我单开一篇来讲这个事情,现在我们就是说他取得帝尧的起用之后,并娶了帝尧的两个女儿,那么现在他的身份就变了,他就从一个在山中耕田的穷小子变成了当朝驸马爷!这个变化是非常的关键的,当时的大臣有谁?共工、鲧、欢兜这些老家伙,舜也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但是不要忘了舜是什么身份——当朝驸马!除了太子丹朱外老爷子最信任的人!那时候帝尧老了,开始隐退了,大把的文件都教给舜来处理,估计给帝尧看他也是圈阅了之。
就这样舜开始了自己正式的夺权之路,在他当政20年后,实际上已经实权在握了,帝尧被他囚于深宫,太子丹朱也被囚禁于别处,但他还是没有称王,还又继续当了八年的摄政王,还假意把政权还给丹朱,据说是当时的臣民不干,舜只好“顺应民意”接受了帝尧的禅让。
好多人会说:老张你在这里胡说八道,有木有证据!
别着急,下面就是证据:1、《竹书纪年》中说道: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
2、《尚书》中记载:尧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亟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服。
3、曹丕在接受汉献帝“禅让”后,脱口而出“舜受禅,我今方知”。
后面这些古文东西也很是明白,不再多解释了,其实到了后面,舜也被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坑掉了,不知道他在被迫禅让的时候是否后悔做过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