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是在秦孝公时期。从哪里开始秦国才真正开始走向了强大,成为了战国七雄的中强国。可是让商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为秦国辅就的一条富强之路,到最后却成了自己走向死亡之路。
商鞅这个人很固执,虽然很治国之才,但在官场却不懂得变通。可以说是没有一点人情味。当然,要变法就得有雷霆手段,人情味太足也就做不成大事。
商鞅在变法过程中树敌过多,每出行时,都有很多护卫,将其车围住行走,害怕有人刺杀。由于他主张削弱贵族权力,取消贵族特权,遭到秦室贵族的反对,他们联合起来抵制变法。他们在学痛恨商鞅,时刻没有忘记将其制于死地。但在秦孝公的支持和庇护下,他们奈何不了商鞅,而商鞅则是对其严厉打击。后来他们看到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后,逐渐变得强大,便又反过来赞扬商鞅,但心里还是想让商鞅死。无论是反对,还是赞扬,商鞅都不买账,目的就是让他们闭嘴,因此还是打压。
商鞅在变法时,得罪了一个他最不该得罪的人,他就是当时还是太子的公子嬴驷,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当时太子犯了错,商鞅坚持要处罚,可对太子没有办法处罚,于是便让太子的师傅代为受罚,处了刖刑。所以,太子即位后也是想要杀商鞅的。
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靠山,认为自己的末日到了,便开始逃亡。当时太子的师傅鼓动告商鞅谋反,秦惠王便派人抓捕。商鞅得到消息后连夜出逃。他跑到函谷关后,守卫说商君(商鞅封号)有令,鸡鸣前不得开关。他没有出得去。这是他自己制定的法令啊。
他又转道逃往魏国,魏国人不放其入境。说,你让秦国如此强大,我们不敢收留你,这样会得罪秦国的,你还是去别的国家吧。商鞅又求魏国让其过境,魏国还是一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他。没有办法,他只好又回到了秦国。
当晚,他想找个地方住下来,可在咸阳他边住店的地方都没有。原来商鞅在秦国推行身份证制度,即,没有身份证明的人不能住店,否则店家是要被治罪的。而且推行连坐检举制度,这样他根本远处藏身。没有办法,他只好回到他的土地。回去后等待他的是抓捕他的士兵。
商鞅被抓后,秦惠王以谋反罪将其车裂。这个车裂之刑也是商鞅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