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早期玉钺
商代玉钺长13厘米,宽13.5厘米,厚6厘米。上部中间有一圆孔。玉钺为商代礼器。
这件传世藏品。钙化较重,全身呈鸡骨白,皮壳古补光润,个别处明显有人为刀刮恨迹,显露出青白玉质。从磨损程度看应该是在很早以前出土,后经行家收藏的一件高端极品。
商代早期玉钺
从这件古玉尺寸看在当时应该是较大的作品。纹饰全部为阴刻。刻线较深,线条流畅,雕出来的所有纹饰形象生动,上下左右考纠对帐,严格规整,凸显出工匠的高超的技艺。成就了一件非常珍稀的艺术珍品。
背面
这种阴刻工艺正是商代的时代特征。商代以后玉器工艺才逐步出现了浮雕。
古玉取材也是有一个过程。和田料在商代后期才传入中原。之前都是就地取材。象这件规格极高的要件,如果在和田玉传入后决对不会再就地取材。从这点看,这件作品应早于商代晚期。
玉钺的正面雕有六个铭文。甲骨文也自然有个发展过程。据有关专家指出该件铭文与后期成熟程度相比,这件作品应为早期。高古玉带铭文极其少见。也可能是孤品。
综上所述,这件玉器应是件极为珍稀的稀世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