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桂英:女火车司机,被毛主席称赞为“穆桂英”,后成为了工程师
创始人
2025-07-29 03:02:26
0

女英雄穆桂英是一个历史文学虚拟角色,最早出现于明代熊大木小说《杨家将演义》中,后来经各代戏剧小说的不断加工演绎,形象越来越丰富,成为了与樊梨花、花木兰、梁红玉并列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

樊梨花、花木兰、梁红玉这三个人物的形象都很单薄,远不能与穆桂英相较。

即相对于“梨花”、“木兰”、“红玉”这些名字来说,“桂英”,更容易成为女英雄的常用名。

这不,京剧《打渔杀家》所塑造的女英雄萧桂英,就自然而然地用上了“桂英”这个名字。

现代作家姚雪垠在创作长篇小说《李自成》时,由于史料上记载李自成的妻子姓高,名字不可考,他为了向读者交待这个人物,也不假思索地用上了“高桂英”这个名字。

全国劳动模范田桂英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有“穆桂英情结”的人,所以才会起这样一个名字。

田桂英是大连旅顺口区人,出生于1930年,父母是老铁山下的渔民,家无立锹之地,全靠打鱼为生。

我们常说,农耕民族是要看老天爷脸色吃饭的,如果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作物顺利生长,就可以正常收获劳动果实;如果刮点大风,下点大雨,或者旱上三五个月,很可能颗粒无收。

但是,渔猎民族的收入更不稳定,天天都生活在不可预知的状态下。

这也是当年努尔哈赤和他的继承者拼死拼活地要带领他的渔猎民族入关的原因之一。

田桂英家经常有上顿没下顿,就是因为她的父亲出海打鱼时,遇上运气好,打到鱼了,就能换回来一点菜米;一旦运气差,没打着鱼,全家就只能饿肚子了。

不用说,每年冬天,海面结冰,她的一家饿肚子也就成了常态了。

1946年,16岁的田桂英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通过招工进入了沈阳区铁路管理局大连机务段食堂工作。

话说,早在1891年6月,清政府成立北洋官铁路局,在山海关外修建中国官办的第一条铁路,这使得关外的铁路建设领先于关内其他地方。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沈阳成立了沈阳区铁路管理局。

即田桂英所在的大连机务段是在国民政府管理下的单位。

在食堂上班的日子里,田桂英是日图三餐,夜图一宿,没有什么追求,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想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新社会女性的角色开始被重新定义,广大妇女纷纷走出家门,参与生产工作,与男人同工同酬,实现与男人经济平权。

梳双辫、留短发、身着蓝色工装的“铁姑娘”形象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健康、最时尚的女性美。

在时代的召唤下,田桂英上了大连机务段开办的夜校,学习到了文化知识。

她的人生观发生了改变,有了妇女独立自强的意识,自发地要求学习劳动技艺。

她主动向机务段段长提出了到清油车库学习开清油车的要求。

清油车库学习开清油车期间,她有了更加惊人的想法——学会开火车,做一名火车司机!

启发她有这一想法的是苏联的巨大宣传画。

宣传画里画着一名英姿飒爽的苏联女火车司机。

田桂英觉得画中的人物帅呆了。

她想,苏联的女人能当火车司机,中国的女人为什么就不能呢?

于是,她就向机务段段长提出了自己的“疯狂”想法。

机务段段长觉得她的想法与当时“解放妇女”的政策是一致的,就有了培养一批女火车司机的计划。

这样,田桂英就和二十多个同龄姑娘一起参加了培训,最后只有她和另外的八名姑娘通过了考核。

当时火车的发动机燃料是煤。

培训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会烧煤。

这是个力气活儿。

火车上铲煤的铁锹是方形的,有簸箕大小,每一锹煤,重量都会达三四公斤。

而且,煤从锹里甩出,在空中要成扇面分布。只有这样,煤落到大锅炉上,才会形成中间低四周高的漏斗形。堆积在一起的煤,成为了漏斗型,煤才能源源不断地往炉底跑。火就不会产生时大时小,甚至熄灭的现象,从而给火车提供持续、均衡的动力。

田桂英和其他的女同学在一开始天天练习铲煤。

那些力气小的,在这第一关,就被淘汰掉了。

田桂英天生就有一把好力气。

经过这一番苦练,不但投煤技术有了,力量也大大地增强。

说到底,烧煤只是司炉工要干的活。

要当火车司机,主要还是练习驾驶技术。

但这驾驶技术又得先从弄通机车的构造管理技术和制动机理论做起。

田桂英凭着一股子狠劲、韧劲,没日没夜地学习、钻研,最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光荣地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女司机长。

老覃去年写过《人民币上首位女拖拉机手原型斗胆请毛主席题字,主席说:义不容辞》一文,讲了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梁军的故事。

梁军是黑龙江省明水县人,和田桂英是同年生人,都是1930年出生。

不过,梁军比田桂英幸运。

因为,1945年8月15日,当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我军的冀热辽和原东北军部已经进入了黑龙江,即黑龙江是全国最早解放的省份,梁军较早地进入了由黑龙江省委在德都创办的萌芽乡村师范学校学习,并在1948年2月开始学习拖拉机驾驶技术,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

更为幸运的是,《人民画报》创刊后,第一期封面是毛主席挥手的彩色画像,而第二期封面就出现了梁军和她的女助手驾驶拖拉机的彩像。

当然,梁军成为了人民币上首位女拖拉机手原型,更是幸运中的幸运。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

其实,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还有一个更加好听的名字——群英会。

参加这个会议的,都是共和国的英雄和模范。

老覃在今年10月写的《杨根思与40名敌人同归于尽的壮举是怎么广为人知的?多亏这几个人》等一系列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的文章中提到,名满天下的战斗英雄杨根思,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此外,如劳动模范何金山、赵占魁、赵国有、魏来国、郭俊卿、赵桂兰、姜洁、冷常春、赵乃斌、李凤莲、李永、丁志辉、于松如、李景民、王德彪,以及战斗英雄包文廷、张英才、李殿冰、孙育民、刘梅树、郝青山等等著名人物都参加了这个会议。

梁军和本文的主角田桂英也都参加了这个会议。

田桂英是在1950年“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一天正式坐上火车驾驶室启动“三八”号包车组行驶的。

在之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就创下了安全行驶三万多公里,节约煤炭51.76吨的记录。

在1950年9月的群英会上,她和另外一位英模作为代表,向毛主席敬献了锦旗。

可惜的是,当时她太紧张了,没能和毛主席说上一句话。

但毛主席对她是非常了解的。

毕竟,在“三八”号包车组正式出车的第二天,毛主席就读了《人民日报》上报道田桂英的文章:《人民铁道上的创举!大连女司机田桂英等开始驾驶“三八号”机车》。

参加了群英会回来之后,田桂英的知名度更高了。

1951年,一部以她为原型的电影《女司机》在全国上映,掀起了妇女参加工作的又一次高潮。

另外,田桂英还被写进了小学语文课本,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1951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田桂英作为列席代表,再一次和毛主席见面了。

毛主席的记忆力惊人,一见到田桂英,就说:“你是田桂英,我们去年见过面。”

田桂英激动不已,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毛主席的手。

毛主席上下打量着她,关切地问:“你这么瘦小,真能开得动大火车?”

田桂英一听,心里想:“嘿,主席,您太小瞧我了!”

于是,她故意使劲地握紧了毛主席的手。

毛主席被她的惊人力气吓了一跳,打趣说:“哎,你的力气还不小呢!是个穆桂英式的巾帼英雄。”

听到毛主席的打趣,田桂英反倒不好意思了。

毛主席问她:“现在大家都在支持抗美援朝,你准备用什么样的行动支持抗美援朝呀?”

田桂英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报告主席,只要祖国需要,我可以把火车开到朝鲜战场上去!”

毛主席被她的认真劲逗笑了,说:“你开的是客运车,怎么开到朝鲜战场上去?只要你在你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工作,多做贡献,就是支持抗美援朝了”。

听了毛主席的话,田桂英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认真了。

她驾驶着火车行驶了二十多万公里的路程,从没有发生过一起事故。

不过,在1952年底,“三八女子包车组”被解散了,她离开了火车司机岗位,进入了唐山铁道学校学习机车理论,后来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1985年,田桂英从沈阳局工程处女工科副科长任上离休,安享晚年。

但是,每当有学校、工厂等单位邀请她去讲述革命传统的时候,她都是满口应承,不计报酬地出席。

2007年,田桂英听说我国铁路实现了第六次大提速,心里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让家人陪着买票坐了一趟和谐号“动车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图:网络/侵删 公元前295年,46岁的赵雍已经被儿子的军队困在沙丘行宫三个月之久,断水断粮的他即将...
原创 清... 清朝是咱们最为熟知的一个朝代,看看现在的清宫剧泛滥程度,就能想到清朝的后宫,一定有不少趣事发生吧!慈...
原创 《... 李士翱喝了一口茶盏中的碧螺春,他不失时机地换了一个话题,对张居正说道:“白圭,不足名子,子他日当为帝...
原创 曹... 作者:阿赖耶识 都说百因必有果,那么曹家的报应就是雍正。 追溯起曹家,那要说到明朝。 明朝时期的曹家...
原创 晚... 历史的刻度总会恰到好处的衡量不同时代人们的功与过,今人眼中这些是非也许不过是茶余饭后口中的谈资,但彼...
南宋抗金名将:一生战功卓著,精... 岳飞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短暂的一生立下赫赫战功,但却惨死于赵构、秦桧之手。那么,宋高宗为什么要杀...
原创 正... 从“山巅之城”到科技先锋——解析美国为何引领世界 如果说以色列是上帝拣选的民族,那么在我看来,美国则...
原创 不...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五位皇帝,他们虽然一度登上权力的巅峰,却因种种原因未能被历史所承认。 ###一、...
原创 他... 前言: 在热播剧《倚天屠龙记》中,有一个角色为赵敏的哥哥王保保,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真实的王...
原创 皇... #皇太极为什么要出兵攻打朝鲜# 明朝后期,后金汗国的皇太极主政初年,后金汗国曾对韩半岛的李朝发动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