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左丘
1949年8月31日,彭德怀向一野下达作战命令——全体将士挺进河西!一夜之间,
数十万大军,分为两路剑指新疆。
仅在一个月之前,主席还规划,解放新疆要留到
1950年才能解决,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打乱了主席的部署?结果又如何呢?
(一)
是什么迫使主席作出打算,提前解放新疆?
1949年8月,
我军派驻新疆的地下
组织
成员传来一条紧急军情,新疆以包懋勋、马克南为代表的美
方植入
势力
,
和以麦斯武德、伊敏、艾沙为代表的
蒋军
势力,沆瀣一气,正在策划
“举事”
。
收到
这一
情
报,
主席认为,新疆问题的解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绝不能推迟到明年再解决。
朱老总在军事会议上发言说,有必要把解放新疆的计划提前,并得到了主席
与周
公
的认同。
但是对于如何解放新疆,主席也存在着一些顾虑。
早在
1944年11月,伊犁就发生了
问题
,第二年的8月,
“
三区
”
武装愈演愈烈,迫使
蒋氏紧急任命张治中为西北行营主任,命其火速前往新疆,“振奋士气,安定人心”,同时找出事变的原因。
张治中抵达新疆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很快缓和了地方矛盾,安稳住了新疆的局势。
然而,据后来周
公与
张治中
交流
时,张治中透露,他虽在新疆工作
3
年,但一直未能彻底解决新疆的问题,很多东西只是表面上的缓和而已,内部一直是暗流涌动,各方势力也是蠢蠢欲动。
故而,主席审慎提出:新疆的问题,我们要谨慎,新疆
民众
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问题,我们更要重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把无辜的百姓拖入战火之中,鉴于这层考虑,主席提出了和平解放新疆的想法。
对于怎么个“和平解放”法,主席认为,应当以“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的策略,争取新疆走和平道路,兵不血刃地解决新疆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主席和平解放新疆的指示精神,远在苏联陪同秘密访苏的邓力群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我军
驻
新疆的
全权
代表,秘密经苏联直接南下,抵达乌鲁木齐,开始了和平解放新疆的秘密联络工作。
(二)
和平解放新疆,助力有哪些?阻力又有哪些?
为了弄清楚和平解放新疆哪些可能是我方的助力,哪些是阻力,周
公
特意去
请教了
张治中。
张治中认为,新疆主要有
三
股势力代表,第一部分是以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新疆代主席包尔汉为主的主政派,第二部分是以骑
5军军长马呈祥、师长叶成、旅长罗恕人为主的军队实权派,他们都是胡宗南嫡系,第三部分则是以阿合买提江为主的三区革命派。
很显然,第二部分
“姓蒋”
是典型的阻力,而第三部分则是亲苏亲
我
的友好助力,至于第一部分,尚不好定性。
周
公
见山地说:“有无争取陶峙岳与包尔汉走和平道路的可能呢?”随后把主席的意图,一一告诉了张治中。
周
公
说:“新疆方面的陶峙岳和包尔汉传来消息,说只要你出面,他们愿意听你的指示。”
听闻主席打算让自己出面,做陶、包二人的工作,张治中表示:义不容辞,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再做一些事情!
对于争取陶、包
2
人走和平道路,张治中有着很大的把握,因为此前此
2
人既是他主政新疆时的下属,亦是心腹和挚友,并且凭借他此前在新疆树立的威信,他确信能够完成主席交代下来的任务。
很快,张治中便往新疆
,
发出一封力劝陶峙岳和包尔汉率新疆
10万部队和平起义的电报,电报经邓力群转达给陶、包二人。
此前
,
陶、包二人等待总部的消息,早已经望穿秋水,如今又得到昔日上级的指示,很快就坚定了走和平道路的决心。
当时陶峙岳虽为新疆警备司令,辖
10万
蒋军部队,但他十分清楚,这
10万部队并非所有都心甘情愿受他调遣,比如骑5军便是起义最大的阻力。
以罗、马、叶为代表的骑
5军当权派,作为蒋军嫡系,一旦起义之前没有彻底解决他们的问题,那么极有可能使和平起义演变为流血事件,
可能致使和平解放新疆的计划破灭。
为了确保能够彻底镇住罗、马、叶三人,陶峙岳做了两手安排:
1
、派遣曾震五紧急飞抵兰州,与彭德怀进行秘密会晤与和平谈判,商量好由一野分两路陈兵新疆边界,给新疆内部反动势力与别有用心之徒以震慑,迫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2
、就此举来说,陶峙岳与主席的想法不谋而合,陈兵新疆边界,既可震慑以罗、马、叶为代表的反动势力,也可以备不时之需,乃进可攻,退可守之策。
与此同时,就新疆蒋军内部来说,内部有陶峙岳、包尔汉的压迫,外部有一野几十万部队虎视眈眈,不怕罗、马、叶三人不乖乖就范,稍有异动,便只有死路一条。
3
、由陶峙岳亲自去做罗、马、叶三人的思想工作,力度上以威慑为主,商量为辅。
那么
,
陶峙岳如何兵不血刃地瓦解罗、马、叶三人的兵权呢?
陶峙岳的做法,时至今日都让
许多
酷爱军史的读者拍案叫绝。
为了确保新疆蒋军部队的起义做到万无一失,陶峙岳循序渐进地踏出了关键的两步。
第一步,以新疆警备司令的名义,召开蒋军驻疆师、旅级别会议,会上在刘孟纯、屈武、刘泽荣等
进步
将
领
的暗中辅助下,开门见山地提出:为新疆
400万军民计,决意与
蒋
氏
决裂,走和平起义道路,助我军和平解放新疆。
会上,由于陶峙岳准备充分,赞同起义的将军占据绝大多数,唯有罗、马、叶
3
人态度推诿,模棱两可。
为了彻底解决罗、马、叶
3
人的问题,陶峙岳又踏出了关键的第二步,开始天天以警备司令的名义召集罗、马、叶举行军事会议。
罗、马、叶刚开始不知情,到了才发现上了当,
3
人均被陶峙岳拉上了麻将桌。
麻将桌上,陶峙岳表现出了上级对下级十足的关怀,又拿出了朋友之间的热诚,好似掏心掏肺一般,与
3
人推心置腹,互通有无,把是否追随他走和平起义道路的利弊得失都摆得清清楚楚。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早已大大出乎了罗、马、叶
3
人的预料。
从主观上来说,陶峙岳是新疆的警备司令,
3
人的顶头上司,有权力指调
3
人行一切军政之事。
客观上来说,解放军已大军压境,切断了他们
3
人的退路,容不得他们不低头。
最主要的是,陶峙岳的起义行动,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拥护,从理智上来说,他们不好
犯众怒,倘若不管不顾和所有人作对,当下只有被乱枪打死的下场。
此时罗、马、叶
3
人的处境,正是人为刀狙,我为鱼肉,不得不屈服。
很快,看清了局势的罗、马、叶
3
人,果断地向陶峙岳提出:愿意交出兵权,个人退出新疆,望司令保全人身安全!
就这样,陶峙岳一圈麻将,便兵不血刃地瓦解了罗、马、叶
3
人的兵权,为新疆和平解放,提前吹响了胜利的号角。
1949年9月25日,陶峙岳与包尔汉率领新疆10万宣布了起义通电。
9月28日,主席和朱老总给新疆的起义将士复电
:
欢迎并友好善待起义的将士
,
为建设新新疆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