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不是几百年的时间,所以朱元璋没有在意刘伯温说的话。
由于刘伯温的提醒,朱元璋想到了眼前的事情,刚刚建立的明朝,很多功高盖主,功高权重的人对江山社稷不利。刘邦建立汉朝后除掉了功高震主的韩信,因为韩信功高权重,往后必然举兵造反,大汉朝恐怕再生战乱。所以,刘邦与萧何密谋除掉了韩信。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也有危机感,这些曾经一起打江山的异姓兄弟都得封王,封王太多就乱了朝刚,最担心的是先皇死后,后主不能控制局面。于是,朱元璋就想到了铲除后患的大胆事件——火烧庆功楼。
其实这种理解很简单,即使是帝王的局限性!任何一位开国的伟大君王都有的毛病,在帝国初立时,往往因为国家的强大,以及吸取前朝的经验有了许多防范措施,这使得帝王们多关注与眼前,加上刘伯温说的不过只是猜测并没有真正的实际先兆预警!这就从封建迷信方面赌死了帝王们对几百年后历史的看法,其次任何一个帝王都明白没有那个王朝真的能永远兴盛,前朝的元,后世的清都是这么个道理!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自然对这样的话不屑一顾,这对自己的国家显然有挑战的意思,影响国家根基!
所以朱元璋即使知道留心也不可能真的做出什么,反而会更尽心的完成他在位时期的作为借此为后世打好基础!所以帝王心术就是即使明白也不能说自己的不是,所有事都暗地里做就行!最后就是朱元璋能顾得上百年大明江山,但后世几百年只能靠子孙,毕竟子孙自有子孙福,难道因为这个原因就大动干戈么?显然这不利于统治会动摇明帝国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