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孟良崮大战,陈毅和粟裕立下了大功,不仅继莱芜战役后再次重创国民党,还全歼了国民党的整编74师。
但是在蒋介石的私人日记里,却有这么一段话:
陈毅上月十五日在胶济路周村附近被我空军击毙,当不子虚,不久必可证实其毋妄也。
这是什么意思?
不是明摆着说陈毅被国军的空军飞机炸死了吗?
但事实上陈毅并没有受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粟裕
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陈毅粟裕在孟良崮战役前险些遇难的故事。
1947年的4月初,当时的解放军刚刚在莱芜战役中全俘了李仙洲部等国军大约6万人左右。
这场战役的胜利无异是对解放军的一种提气,国军的王耀武也气急败坏,甚至绝望放言道就算是几万头猪也不至于那么快被俘。
所以后来莱芜战役还有个逗乐的名字,叫“抓猪战役”。
在莱芜战役胜利后,陈毅和粟裕也带着华东野战军指挥所转移到了另一个秘密基地,在刚安顿好不久后,忽然天上飞来几架国军飞机,对准我军指挥所就是一顿猛烈扫射。
万幸的是,野司的参谋早就做好防御准备,急忙带着陈毅,粟裕,以及谭震林和陈士渠等领导人进入防空洞内避难,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陈毅和粟裕
飞机在一通扫射后回巢,当时的空军副司令王叔铭高兴地向蒋介石报道说:
华野军不知我们偷袭,陈毅铁定挨了炸,必死无疑。
这下大家明白,为何蒋介石日记中会记录陈毅必死无疑了,就是因为在这里听了王叔铭的话下的判断。
真的是前有草包欧震谎报临沂大捷,后有王叔铭不见尸首便信口开河。
国民党自己逗自己玩先暂时不管,但是这场突如其来的轰炸还是给陈毅等人警醒,就像王叔铭报告说道,华野军不知偷袭。
是啊,华野一干人等完全不知,况且在莱芜战役后,陈毅粟裕是转移了秘密基地的,为何还是被国军知晓并精准打击。
粟裕也因此勃然大怒,下令保卫部门一定要尽快彻查此事,同时也召集了主要领导人开会商议,建议领导部队分散开来,万一出现意外,也不至于全军覆没,也能有一个人出来领导班子。
粟裕
经过保卫部门的彻查以及领导人的商议,得出了两种结论:
一、敌人电台侦测到了我军位置。
二、内奸通敌告密。
不过大家很快就否定了第一种设想,虽然国民党采购了美国先进电子设备,但是我军一向注意电台保密问题,为此还专门断绝与外界过多的联系,说是国军根据电台追踪,实在不大可能。
那就只剩第二种设想,内奸问题。
果然,保卫部门对全军上下进行一番排查后,发现野司直属队少了一个从莱芜战役中俘虏来的国军士兵。
这个被抓住的俘虏兵倒也爽快,对出卖华野秘密驻扎基地的事情供认不讳,但是此人思想实在顽固,无论如何教化,都不肯对我军屈服。
这也折射出一个巨大的问题来:
国军俘虏到底有多少是真心顺服的?
当初在莱芜战役中,我军俘虏国军士兵大约4.6万人有余,的确对教育感化工作没有做到位,只是简单地整训了一下便分散补充到各部队中去了。
陈毅
如今这个俘虏蹦跶出来,其实倒也不是坏事一桩。
陈毅粟裕两位首长也很快认识到,这次事件不单单只是国民党俘虏兵顽固的问题,更多的还是和我军思想转化工作没有足够重视导致的。
为了防止此次事件再次发生,陈粟首长下令,从此刻开始,再有俘虏兵,全部管制起来,一个也不能放过,也不能松散的派遣到各部队整训补充,必须经过严格的思想转化之后才能编制发放。
对于接下来的孟良崮战役,华野的作战计划也早早制定: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上将首级指的便是整74师,蒋介石在吸取莱芜战役兵败的经验后,命令部队不许分散,要紧密依靠。
所以我华野想要从敌人的大兵团中把74师单拎出来,还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毕竟74师的左右翼部队也只不过相差仅仅几十公里,一天的脚程就能过来。
粟裕
所以要想把74师抓住,除了部队的极力配合差不得,现如今绝不允许再有俘虏兵跑出去通风报信,否则包围歼灭74师更是难上加难。
好在,我军经历教训后把控非常严格,并没有出现大的通敌影响作战问题。
孟良崮战役,我军歼敌1.3万余人,生俘1.9万余人,成功歼灭了国军的王牌御林军——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也在此次战役中战死殒命。
此次俘虏的国军士兵虽然相较莱芜战役少了许多,但是士兵的质量确实进步了一大截,就像国军王耀武说的,莱芜战役的士兵是猪,但孟良崮不同,都是全美械部队中的士兵,是打过悍战的硬茬子。
这次我军吸取了陈毅被炸一事的教训,不仅没有放走一个俘虏,还对此展开了细致的教育转化。
就连陈毅也亲自下场,参加了教育转化国民党士兵的座谈会。
蒋介石
会上,陈毅开口问俘虏,认为74师到底输在哪里?
俘虏一致认为是陈诚指挥不力,外加友军不援导致的。
陈毅说道:
“陈诚的确指挥不力,可说到底也不过只是个给蒋老头传达消息的马前卒,说白了还是蒋介石指挥不当,至于友军不援,那也是从前国民党惯下了见死不救的毛病导致的。”
此次座谈会虽未能全胜,但还是触动了一些国民党降将降兵的思想。
谈到国民党对解放军有什么看法,降将们反而来了精神,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解放军面对火力阻击不懂得分散部队,只会猛冲,虽然不怕死,但到底还是伤亡惨重。
第二、指挥手段不高明,进攻的时候一般是看排长有没有举起帽子作为号令,若是明媚天气还好,但是碰上迷雾,则指挥失灵,而且目标太大,极易遭到敌人扫射。
第三、不懂得使用装备,面对现代化的通信装备弃之不用,把精良马匹当普通牲畜,反映出解放军战术素养并不高。
不得不说,国军还是有指出一些问题的,也算是为解放军进步提供了帮助。
蒋介石
为了进一步教育转化俘虏,我军展开诉苦大会,唤起大家一致对外,对国民党搜刮民脂民膏,反动统治的憎恶。
虽然对很多人还是非常有成效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冥顽不灵者认为,蒋介石根本不反动,要不是蒋介石,他也没法天天吃白面大米。反而认为共产党是说人坏话,落井下石的“土匪”。
不过说到底,蒋校长的政治灌输从骨子里就是反动的,教育转化再难,总归思想就是错的,也长久不了。
后来打仗的时候,刚编入解放军部队的一个俘虏兵在战场上认为这样的战术不对,于是上报了营长,营长在参考之后采用了他的建议,还将他升任为班长。
毛主席油画
这件事情也让很多国军俘虏备受感动,认为他们得到了我党的尊重,是把他们当人对待的。
终于,经过我军长时间和坚持不懈的教育工作,国军俘虏大部分都转化过来为我军所用,陈毅险被炸死一事也再未发生。
祸兮福之所倚,虽然陈毅粟裕等将军险些殒命,但是能吸取经验,可以说还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