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齐魏赵秦四国都创建有特种兵,到底哪家战斗力最强?
创始人
2024-11-01 10:14:52
0

原标题:战国时齐魏赵秦四国都创建有特种兵,到底哪家战斗力最强?

天底下什么事最难?当然是打仗了,因为打仗要流血要死人。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采取了各种措施,鼓励当兵报国,还采取了不同措施提高战斗力。那么,春秋战国时期战斗力最强的齐魏秦赵四国都是靠什么打赢战争的呢?

经常玩游戏的朋友都知道,网络上打打杀杀的装备,有的是刀枪剑戟,有的是盔甲车马,不一而足。春秋战国的战场也是一样,为了装备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分队,诸侯各国可是想尽了办法。比较有名的当是齐国的技击士兵,魏国的武卒,赵国的边骑和秦国的锐士了。这些被四国看作精锐中最精锐的特种兵,到底哪家最强呢?

齐技击,顾名思义,就是有一定的技击能力,像拳击场上的拳击手算是技击一类的。由于齐国富裕,靠近沿海,从姜子牙建国开始,经济都排在所有诸侯国前列。加上齐国以前的大片领地都是东夷人所有,他们的特点也是爱好徒手搏斗,所以,齐国在征服东夷进程中也沿袭了这一强悍作风。

齐国招募特种兵的办法有点像雇佣军,因为有钱啊。所以,管仲提出了寓兵于民的策略,有点象现在的民兵啊,平时该干嘛干嘛,战时召之即来,闲时侯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为了稳定兵员,就采取了重奖的办法,根据兵士的竞技能力和战场上杀敌多少给予不同等级的官阶和薪酬。

虽然齐技击有一定的专长,但在战场千变万化的环境下还是有其局限性,技击只适用短兵相接,属于技巧性格斗,在偷袭和夜战等方面比较有优势。何况,通过雇佣的方式,每年国家支出的财力也是一笔不可小视的数目。所以,齐国的技击战斗力是跟着财力走的,报酬多战斗力就强,反之就弱。

魏武卒。魏武卒起源于魏国,由吴起所创,但随后迅速在诸侯国兴起。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起训练的一支特种兵,它主要特点就是强调单兵战斗力。要求入选战士身穿重装甲,头盔、前胸、臂膀、大腿处都有三重保护。身背五十支弩箭,还要能拉动近千斤力的弓弩,全副武装以外,还要背上三天的干粮,半天能走百里地。

就这样一个单兵,在春秋战国时代绝对就是一个战场机器侠,刀砍不进,箭射不中,行走如飞,力大无穷,所以才有魏兵五万大败秦军五十万的战例诞生。

同齐技击一样,被选上魏武卒的可以世袭功勋奖励,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免全家赋税,解除奴隶身份,立了战功的除了加官进爵外,还有一百亩地的封赏。看似待遇非常优厚,进了魏武卒就等于进了小康之家。所以,想去当兵的挤破头皮,无奈个子小力气小选不上。

但这样的结果,国家不堪重负,人人争当功臣,全家世袭待遇,前面的死了后面的接着跟来,家家都是小康,国家却越来越穷。到了最后,随着吴起出逃楚国,这种兵役制度也慢慢不了了之。

赵边骑。要想知道赵边骑的来历,就要知道胡服骑射成语的经过。三晋时期,赵国靠近北方,先有北狄山戎,后有匈奴胡人,都是清一色战马奔驰,马队过来袭扰一阵迅速撤退,赵军撵都撵不过来。看到这个敌情,从赵武灵王开始,赵国开始学习匈奴马术,穿胡服骑战马,把中原战术与胡人战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赵边骑。赵武灵王创建的边骑兵,实际上就是现代骑兵的雏形,彻底改变了中原地区依靠战车行动慢,遇到复杂地形艰难行军的难题。所以在后期的几场大的秦赵战役中,赵国骑兵都取得了较好的战绩。

秦锐士。春秋战国里,秦锐士的发展经历了好几个过程,一直到了商鞅变法,才真正把魏武卒和其它几个兵种结合到了一起,虽然秦锐士也有象魏武卒一样的奖励亩田制度,也有象齐技击一样的加官进爵待遇,但秦锐士有一个其它诸侯国所没有的东西,那就是精神力量。

秦锐士之所以所向披靡,就是因为秦国各代君主自始至终强调的大秦帝国精神,统一中原的大业。从孩子出生到农耕生产,都把爱国忠君灌输其中,要让秦国的兵士和百姓都知道,秦国所处的环境和将来的目标。秦军之所以在史上留下虎狼之师的名号,与秦国所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连年的与西戎征战,各诸侯国不断向西挑战,秦国从不到五十里地的一个小国发展到最后统一华夏的大一统国家,与秦国励精图治是分不开的。

我们经常谈到打仗就要有亮剑精神,秦国也一样。西周分封诸侯,有记载是七十一个,但到了战国初期,诸侯国的数量比这要大得多。大秦帝国能笑到最后,就是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在支撑,那就是西秦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亮剑精神,那就是不怕挫折,不屈不挠,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系作者岛主说事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上册单词... 今天给大家分享:家人们,有没有正在陪娃学英语的呀!今天来唠唠五年级英语上册(PEP)里超重要的这些单...
原创 在...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推翻之后,那时候的人们本以为会过上更加自由,令人向往的生活,没想到是进入到了另一个...
原创 大... 武昌起义以后,全国各省掀起了一波独立的热潮。这些独立的省份中,既有革命党人策划起义独立,也有立宪派组...
原创 大...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原创 太... 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夏商周的奴隶制社会到秦皇汉武的封建社会,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始终走...
原创 吴... 朝廷的更迭期间总是名不聊生、天下大乱,多方面的势力水火不容,争得你死我活。很多势力在这时起义造反,或...
原创 吴... 刘玄初:清初战略大师,险颠覆清康熙,因吴三桂救子心切功亏一篑 关于刘玄初的生卒年份和早年的事迹,其...
原创 她... 在民国丽人王映霞的一生中一共经历过两个男人,郁达夫可以算得上是最富有激情的那一个。在还没有追到王映霞...
原创 恭... 恭亲王是晚清时期,一个被后人赋予巨大希望的人。很多人觉得,如果当初道光皇帝不是选择咸丰,而是选择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