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赴任东北一年,为何无所作为?夫人韩权华对此有不同见解
创始人
2024-11-01 10:14:51
0

原标题:卫立煌赴任东北一年,为何无所作为?夫人韩权华对此有不同见解

1948年1月17日,东北剿总司令部成立,卫立煌赴任东北担任东北行辕代主任兼剿总司令,负责全权指挥东北战事,算是一屁股坐上了这个火坑。

值得一提的是,东北军政长官此前曾不断变化过。最初为了接收东北,蒋介石任命熊式辉为东北行辕主任,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1946年6月之前杜聿明带着东北的国民党军一度占尽优势,将东北民主联军赶到了松花江以北,不过由于太过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后来国民党军机动兵团的优势兵力被牵制,至1947年开始,东北的国民党军不断的走下坡路,杜聿明也因为身体问题,不得不卸任赶赴北平治病。

第二任东北主政的人是陈诚,他主政期间将东北战局进一步带入到无底深渊,不得不说是我军的好帮手之一,陈诚以总参谋长的身份挤走了熊式辉以后,自任东北行辕主任,不仅如此还取消了此前东北保安司令部,将一切军政大权都拦在手中,总之陈诚在东北干的时间并不长,却起了相当坏的作用,至少在他离开之前,东北的国民党军已经逐渐被压缩,至1948年3月就只能固守长春、沈阳、锦州等有限的地盘。

卫立煌上任之初,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现况,当时东北解放区的面积占整个东北面积的97%,人口占86%,几乎已经占据了主动优势,可供卫立煌辗转腾挪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卫立煌一上任就命令各个城市的国民党军固守,无论各地守军如何求援,卫立煌都不派兵援助,避免在野战中被我军全歼,也因此和蒋介石产生严重分歧。

当时沈锦线已经为我军所切断,锦州成为一座孤城,蒋介石的想法,是想让卫立煌打通沈锦线,将东北的国民党军全部撤往锦州,可卫立煌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始终不同意该主张,由于一系列的分歧和摩擦,蒋介石后来干脆直接越级指挥,将卫立煌架空了,基本上后来抽掉沈阳各个部队建立廖耀湘兵团,也是蒋介石的主意,卫立煌是不赞同的。

直至后来锦州战役时,面对范汉杰的连续迭电求援,卫立煌则是不为所动,哪怕顾祝同带着蒋介石命令前往沈阳监督也无济于事,卫立煌甚至在召开军事会议期间和将领联名向上反应,认为沈阳机动兵力不足,只能坚守,顾祝同无奈,只好带着这个答复向南京蒋介石复命,蒋介石无奈,只能亲自赶赴沈阳指挥。

有人对卫立煌在东北一系列的指挥进行指摘,认为他有失名将的水准,甚至认为卫立煌有“通共”的嫌疑,毕竟抗战时期卫立煌与我军关系一度不错,不过也有人评价卫立煌的战略实际上可以挽救东北战局,毕竟依托于当时几个大城市的工业基础,卫立煌不仅可以做到自保,甚至还能牵制主东北百万我军主力。

时隔多年以后,任全国政协政史资料协会会员的杜聿明询问卫立煌夫人韩权华,对当年卫立煌在东北指挥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卫立煌在东北之所以不动,为的就是将蒋介石拖垮,毕竟当时国民党军在东北的主力,都是卫立煌在滇缅会战时期拉起来的精锐,不忍心见他们葬送在内战中,据说卫立煌还曾亲口和夫人说了一句:让蒋介石盲人瞎马,看他怎么走。

不过这些终究也只是猜测,至于卫立煌当年是怎么思量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卫立煌将军的行为是无愧于国家和民族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明建国伊始,便着手构建一系列的国家制度,监察弹劾制度亦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明初诸帝对官员的纠察极其...
原创 太... 朱标,至正十五年(1355年)出生,朱元璋称吴王,朱标即立为世子。洪武元年(1368年)十三岁的朱标...
原创 忽... 阿合马早期非常得忽必烈信任,大事小事都委托于他。后来他被朝中另一个大臣王著等人设计刺死后,忽必烈非常...
原创 南... 北朝后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加上南方的梁朝,三国对峙,历史从此进入了“后三国”时代。期间,北方的...
在幕起幕落间,与原著再相逢 文... 文学作品的戏剧改编,一直是艺术领域的重要现象。文学作品作为剧目题材的有力补充,显示出舞台艺术对文学性...
原创 外... 关于我国的领土,在很多历史时期都是一个谜团。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元朝时期我国的领土面积横跨亚欧大陆,当...
原创 太... 韦后势力不容小觑,想要将其一举铲除,绝非易事,为了增加胜算的几率,李隆基很有必要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后,将六国分别分封给自己的子嗣和宗亲。刘肥被封为齐王,建立齐国,封地七十三...
原创 原... 东汉帝国的刺史固然是一州的负责人,但法律规定的刺史权力很低,他只有向皇上检举不法的权力,不能对高官们...
原创 原...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这句话其中的“三国”指的是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时期,而“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