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弥牟·弥陀院
《乡愁青白江·之地名史话》
位于弥牟镇火星村境内唐军公路立交桥北的弥陀院,虽然从上世纪中叶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有关弥陀院的故事却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图为弥陀院的天王殿
弥陀院在宋朝时称弥牟菩提院,民国时期又称弥牟院。原弥陀院规模之大,应该是当时川内屈指可数的大寺院。据当地五老七贤口述,原寺庙坐北朝南,从山门往里走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斋堂、廊房等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等。全院共有殿堂房舍100余间。在寺院内东侧的罗汉堂内,有石刻罗汉800尊。过去寺内僧人众多,最鼎盛时有上千人。当年,还专门在寺院外南数十米的河道上(今唐家寺排洪渠上)修建了一个水碾房(人称和尚碾),用以保障寺内僧人打米、磨面等的生活使用。
今对弥陀院遗址的现场堪测,东西长度约480米,南北长约250米,占地面积约13万余平方米近200亩,今弥牟小学校便建在原弥陀院内东南的一角。公元1172年,宋代大诗人陆游奉诏入蜀时,曾游历于此,并在弥陀院留下了《游弥牟菩提院庭下有凌霄藤附古楠其高数丈花》的传世诗篇:
绛英翠蔓亦佳哉!
零乱空庭玛瑙杯。
遍雨新花天有意,
定知闲客欲闲来。
弥陀院当年既有如此之规模且又是文人墨客常去之地,那又为何不被历史所记载而淡出历史舞台的呢?究其原因,原来是与数百年前发生于此的一桩和尚淫乱案有关。
据当地民间所传,大约在明朝时期,寺内香火非常旺盛。特别是送子娘娘菩萨最具有灵,有很多来此烧香求子者,尔后多有得子。于是,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们都趋之若鹜前来烧香求子。
然而,就在寺院香火最旺盛的时候,突然间,附近却有不少少妇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此事很快惊动了官府,当时官府在进行摸排调查时,发现少妇失踪之前都有去弥陀院求子的想法或是去了弥陀院后就失踪了的事件。经查实,原来当时这庙里一个花和尚,见到众多前来烧香求子年轻美貌的少妇,便心生邪念,打起了前来求子少妇的主意。于是,这个和尚便借寺庙大修之时,在送子娘娘菩萨神龛前的蒲团下,秘密修了一机关暗道,专门对孤身一人前来求子的少妇下手,以供其淫乱。
花和尚后因东窗事发而被法办,而弥陀院的香火也就从此衰败了下来,最后淡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