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崇祯帝为什么不南逃,而是死守北京城,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创始人
2025-07-28 15:32:16
0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正统明朝灭亡。

当时明朝故都南京,并未受到太大波及,而且还有一套完整的六部机构,为什么崇祯帝不南迁重整兵马呢?

▲崇祯帝画像

原因一:崇祯帝对形势误判

我们之所以在今天有崇祯帝为何不南逃的疑问,是因为我们站在“上帝视角”,从历史回顾的角度去看的。

但当时的崇祯,掌握的情报是极其有限的。

▲李自成画像

在崇祯帝“游戏结束”前不久,考虑的问题还是孙传庭花多少时间可以剿灭李自成。

因为在崇祯帝的印象中,李自成只是一个小的地方起义,只控制了湖广、陕西与河南部分地区。

▲崇祯帝手迹

结果,突然之间,孙传庭全军领盒饭,陕西的大明卫所成批量投降,李自成变成大顺皇帝,然后就打进了紫禁城。

在崇祯帝看来,一切来得太快了,没等到三大营保卫战,没等到吴三桂前来勤王,就在一棵树上扑街了。

▲南京城

原因二:北京城在明朝被围是传统,但基本都守住了

整个明朝,北京城被围多次,但是基本都守住了。

嘉靖帝在位时的“庚戌之变”,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北京城下都是剑拔弩张。但北京城高河宽,安全得很。

▲鞑靼与瓦剌

这次崇祯帝也没觉得李自成是个大麻烦,他认为李自成主要是想当西北的藩王,无心占领北京城。确实,李自成之前申请过这件事儿。

当时的北京城还有10万兵马,按理说对付李自成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一方面明军确实表现得有点怂;另一方面,当时北京城正遇上极为严重的大鼠疫,明军还未上战场,就已经伤亡惨重了。

所以,双方一交战,就多个城门失守。

▲松锦之战

原因三:一国之君,不能一有危机就撤离京都

崇祯帝作为一国之君,总不能遇到一丝风吹草动,就贸然外逃。

根据历史经验,一旦皇帝南迁,基本上就是半壁江山,然后再被彻底消灭的结局。无论是东晋,还是南宋,都是这个套路。

▲崇祯帝在煤山殉国处

即使崇祯帝真的南迁,还会遇到一个两难问题:

一是他去南方,留太子在北京城。但如果北京没失守,吴三桂等人拥立太子为帝,崇祯帝就命途多舛了;

二是他留北京城,太子去南方,如果北京形势紧张,也很可能史可法拥太子为帝,完全放弃崇祯帝。

这两种结局,都是崇祯帝不希望看到的。

原因四:愿意和崇祯帝南迁的人并不多

崇祯帝和永乐帝朱棣不同,朱棣迁都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最核心的班底就是在新都。

但朱棣最核心的班底却在旧都。朝中最有势力的东林党,在京城有大量的田产、房产、庄园、商铺,他们肯定不愿意跟着崇祯帝,去南京白手起家。

▲刚建好的北京城复原图

而且,崇祯帝对手下大臣们着实不怎么样,十几年,换了十几个首辅、十几个兵部尚书。

有个理由就能把他们开了,甚至干掉。这种性格的领导,谁也不愿意和他混。

▲袁崇焕雕像

因此,由于各种原因的叠加,让崇祯帝没有南迁,最终错失了良机。

以上。

参考资料:《明史》、《朱明王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图:网络/侵删 公元前295年,46岁的赵雍已经被儿子的军队困在沙丘行宫三个月之久,断水断粮的他即将...
原创 清... 清朝是咱们最为熟知的一个朝代,看看现在的清宫剧泛滥程度,就能想到清朝的后宫,一定有不少趣事发生吧!慈...
原创 《... 李士翱喝了一口茶盏中的碧螺春,他不失时机地换了一个话题,对张居正说道:“白圭,不足名子,子他日当为帝...
原创 曹... 作者:阿赖耶识 都说百因必有果,那么曹家的报应就是雍正。 追溯起曹家,那要说到明朝。 明朝时期的曹家...
原创 晚... 历史的刻度总会恰到好处的衡量不同时代人们的功与过,今人眼中这些是非也许不过是茶余饭后口中的谈资,但彼...
南宋抗金名将:一生战功卓著,精... 岳飞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短暂的一生立下赫赫战功,但却惨死于赵构、秦桧之手。那么,宋高宗为什么要杀...
原创 正... 从“山巅之城”到科技先锋——解析美国为何引领世界 如果说以色列是上帝拣选的民族,那么在我看来,美国则...
原创 不...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五位皇帝,他们虽然一度登上权力的巅峰,却因种种原因未能被历史所承认。 ###一、...
原创 他... 前言: 在热播剧《倚天屠龙记》中,有一个角色为赵敏的哥哥王保保,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真实的王...
原创 皇... #皇太极为什么要出兵攻打朝鲜# 明朝后期,后金汗国的皇太极主政初年,后金汗国曾对韩半岛的李朝发动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