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引发各地诸侯的动荡,最终在周武王姬发的带领下击败了纣王的军队,结束了商王朝长达六百年的统治。
随后周武王在众多诸侯的支持下建立了周王朝,采取宗法分封,建立了庞大的自上而下的统治集团,开启了长达八百年之久的周王朝的统治。
很多人都觉得商王朝灭亡之时,商王朝的贵族也被姬发等人所杀。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周王朝不仅没有杀害商王朝的贵族,还给予了他们极高的待遇,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商王朝的后裔也在其中。
后来一个商朝后裔还建立了一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商王朝贵族四散而逃
商王朝灭亡之时,商王朝的贵族也是四散而逃,有的远离周王室的统治疆域,老死不相往来;有的归隐山林,终身不出;有的臣服周王室,俯首称臣。
纣王的叔叔有萁子和比干,比干乃是商王朝的重臣,对于纣王早年的大兴土木、四处征伐多次进谏,请求纣王休养生息。
此时的纣王好大喜功,根本听不见比干的劝谏,在诸侯讨伐商之时,比干也多次建议纣王整顿人马,不急于迎战。
但是纣王丝毫不听,甚至还以此为罪名处死了比干,一代忠良就此陨落。
至于萁子则在商王朝覆灭之后不愿意臣服周王朝,选择了带领部分的族人北上,来到了今天的朝鲜半岛,建立了新的政权,史称萁子朝鲜,国祚一千三百多年,影响深远。
甚至说由于萁子的到来,为朝鲜地区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农耕基础,促进了朝鲜地区的发展。
纣王的儿子武庚被俘虏之后,周王朝并没有杀害他,而是选择了将他封赏在了商王朝的故土,继续让武庚统领商王朝的遗民。
同时为了防止武庚叛乱,还在其周围建立了邶、鄘、卫三国,这三国的君主都是姬发的亲族。
等到姬发去世,周成王继位之后,因为成王年幼,邶、鄘、卫君王不满周公旦执政,便联合武庚造反,但很快被周公平定。
武庚叛乱之后,周王朝为了防止商王朝贵族再次叛乱,便将商王朝故土一分为二,一半封给了当时未曾参与叛乱的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建立了宋国。
另一部分则封给了成王的叔叔,建立了卫国,如此一来,不仅削弱了商王朝遗民的实力,周王室还趁机分封了一批亲族,来维持统治。
微子启的宋国
微子启不同于武庚,微子启识时务明大局,看到纣王不听臣子劝告,肆意残害忠良之时便意识到了商王朝的气数已尽。
因此等到商王朝覆灭之后,微子启便主动前往周军大营,前去拜见周武王,表示自己已经远离商纣,愿意臣服周王朝。
周武王听说后非常感动,不仅没有怪罪微子启,还以卿的待遇来招待微子启。
等到武庚叛乱之时,微子启也认识到了此时周王朝的强大,便率领自己的族人远离武庚,没有参加武庚的叛乱。
等到武庚等人的叛乱被平定之后,周公旦便让微子启掌管商王朝的族人,建立了宋国。
周公旦之所以继续选择让微子启这个商朝贵族担任商朝遗民的领导者,
第一个原因就是微子启为人和善,不善于争夺,在商朝遗民中威望很高,
因此扶持微子启不会再次出现像武庚那样的叛乱事件。
其次就是周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于商王朝的贵族必然不能赶尽杀绝,对于商王朝贵族的优待也是必然的。
通过宋国的公爵就能够看出来,公侯伯子男,作为周王朝伐商的功臣姜子牙也不过是侯爵,而微子启却是公爵
。
当然这并不是说微子启的地位就更高了,而是说其政治意味更重,目的是安抚商王朝的遗民。
而微子启也知道周王室这样做的目的,因此在建立宋国之后一直都是安分守己,臣服于周王室。
但是宋国的礼乐制度祭祀等都依照的是商王朝时期的规定,因此王位的继承采取的是兄终弟继的方式,等到微子启去世之后,其弟继承宋国王位。
微子启可能从未想到,宋国不仅发展愈加繁荣,甚至还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仁义著称的春秋霸主
微子启建立宋国之后,为了防止出现武庚那样的叛乱之事,对宋国的商朝遗民进行了很多的说教。
因为微子启深知自己能够继续带领商朝遗民在此生活,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不喜争斗,不善战,受到了周公的认可。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周王朝统治者不想背上屠杀前朝贵族的骂名。
但如果商朝遗民不识好歹,依旧学武庚造反,甚至图谋变革变强,周王室很难继续隐忍。
因此微子启也是教导商朝遗民要谨慎行事,倡导仁义,减少和他国的争斗。
商朝遗民擅长经商,不善从政,所谓和气生财,宋国人对外也较为和善,并且宋国北邻卫国和鲁国,
卫、鲁两国皆是诸侯之中的礼仪之邦,宋国也受到了很深的影响。从微子启开始,历代统治者都追求仁义治国。
即便是到了礼崩乐坏、诸侯征伐的春秋时期,宋国统治者还是傻乎乎地倡导仁义治国,仁义外交,甚至说想要通过展现自己的仁义图谋称霸。
最为著名的便是宋襄公,当时宋襄公和楚国争霸,双方约定在泓水之畔决战。
在楚军渡河的时候,宋军的将领便建议趁楚军渡河之时攻击,定能取胜,但是宋襄公却认为自己乃是仁义之师,坚决等对方全部渡河列阵完毕之后进攻。
等到整顿完毕,双方发起冲锋,宋国的军队仅仅是一个回合便被击败了,宋襄公也因此受伤,伤亡惨重。
但即便如此,宋襄公依旧在强调自己乃是仁义之师,不做偷袭之事,最终宋襄公不仅没有称霸,还因为倡导仁义沦为其他诸侯国的笑柄。
总结
微子启最初倡导仁义,乃是为了保全宋国,保全商朝的众多遗民,但是却从未想过自己的后人竟然会妄图依靠仁义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之中称霸。
微子启此人不善争斗,乃是因为和纣王不和,眼看商朝灭亡,却无能为力。
武庚叛乱,微子启不参与是因为早就预料到了武庚的结局,自己留下了能够保全商朝的遗民。
微子启其人聪慧,知进退,才得以让商朝的宗族得以保存,如果微子启如宋襄公一般,宋国早就淹没在时间的海洋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