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金灿荣老师的最新视频,说到80年代的美帝,那是历史上最好的美国
那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所能达到的顶峰了。
不管将来美帝将走向何处,在人类历史上,美帝是有功劳的,正如苏联对人类发展也有极大功劳。苏联的功劳集中在1920-1940年代,美帝的功劳体现在1970-80年代;苏联的功劳是引领了席卷全球的大革命时代,瓦解了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后的压迫,美帝的功劳是引领了全球化产业链成型,进一步解放了人类生产力。
90年代美帝赢得冷战,一时之间似乎成了“自由的灯塔”
国力之盛,旷古烁今,这个不承认不行。哪怕作为如今咱们最大的对手,我们也要正视美帝曾经的厉害。
而且越是作为对手,越是要尊重对手。
当然,我更要夸邓公。
没有邓公,绝没有吾辈今天。
是邓公敏锐察觉了美帝开启的全球化工业浪潮,积极投身融入了这个全球化工业体系。
古今能成大事业者,一定要顺应时势,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中国融入了这个全球化工业体系,利用自己超大规模人口,和超大规模市场,以及强势中央政府超强整合能力——印度,说的就是你,你没有这种整合能力,人口越多越是负担——于是中国强势崛起,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业体系,拥有了当今世界第一大规模的钢铁制造能力。
钢铁意味着什么?现代战争打得就是钢铁。不要以为中国只有工业能力,如今的中国战争潜力就是二战时期的美帝。
当然战争不是当今主流,如今世界主流是和平发展。如何更好和平发展?
如果遍览20世纪人类发展史,可以这么认为,人类发展模式的引领者,从曾经的苏联,到后来的美帝,如今是到了中国作为接棒者的时代了,而且中国是继承了苏联和美帝的双重优点,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好了,前面都是铺垫。
今天要说的是,既然美帝是咱们目前最大对手,咱们要仔细研究这个对手。
美帝这个对手的优点咱们都说了很多了,那么美帝的最大弱点在哪里?
仔细想了想,美帝自从立国以后,到逐鹿全球,打的每一场对外战争,搞的每次对抗,它都是顺风局。美帝从来没经历过逆风局,它从来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
咱们简略回顾一下,美帝南北内战整合国内以后,搭上了二次工业革命顺风,成为全球第一工业强国。然后开始参与全球势力争夺。
美帝先是在19世纪晚期击败西班牙,夺得菲律宾和南美部分殖民地,走上了海外扩张第一步。这场战争美帝赢得不费吹灰之力,呈碾压态势,毕竟彼时的西班牙早已是日落斜阳。
接着在两次世界大战,大家都很清楚了。美帝都是先坐山观虎斗,然后下山摘了桃子。
尤其是二战,苏联是击败德三的最大功臣,美帝下场时,欧洲大陆已经彻底打残,就等着美帝来收拾残局。
至于太平洋战场,美帝打日本这个穷逼帝国主义,简直就是大人打幼儿园小孩,随便打着玩,就凭借碾压态势的钢铁和石油,活活拍死了本子。
二战以后,美帝除了在朝鲜战场被志愿军硬撼,其它所有战争基本都是碾压胜出。
越战、伊拉克和阿富汗虽然最后都狼狈退出,但军事上美帝从来没有失败。
但纵观美帝打的所有战争,可以发现,美帝并没有和最强硬的对手火星撞地球。
二战时期最惨烈的战役,都发生在东欧,双方百万级别钢铁会战,如果让美帝去和德三或者苏联红军打,会如何?
没有发生的事儿咱们不好评价。但我以为,美帝当年要真的和德三最强大集团军硬碰硬搞一场,我觉得美帝必怂。这种强度的对抗,美帝历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
其实,认真研究美帝历史,可以发现美帝其实很怂的。
越战时期,中国说不许越过北纬17度线,美帝就真的不敢越雷池一步。
美帝最强硬的时候,也就是古巴危机,封锁苏联军舰,然后丢深水炸弹逼苏联核潜艇上浮,当时苏联舰长差点就准备发核弹了,苏联人经历过二战那种差点亡国亡种的体验,所以豁得出去。
咱们国家也是经历过差点亡国亡种的经验,所以不怕死。当初主席说,核战争怕什么,地球20多亿人,大不了死一半,中国6亿人大不了死一半嘛。
所以,在这种韧性方面,在拼死抵抗的意志力方面,其实美帝一直都没有经历过考验。
美帝是一个幸运国家,立国200多年,真的是顺风顺水,连一点磨难都没有经历过。这是天大的幸运,但这一定是好事吗?
当然我们不敢说,美帝如果真的遇到生死存亡考验时机,未必就真的不会雄起。
但是,如果赌一把,你是更相信曾经的苏联人,现在的毛子,更相信中国人,还是更相信美帝呢?
毛子这个国家,确实值得尊重。欧洲历史上,两次打到莫斯科的欧陆霸主,最终都折戟城下,斯拉夫这个民族,生得粗糙,长得也是糙汉子,但是真不怕死。
咱们中国就更不用说了,多少年屹立人类文明之巅,近代沉沦100多年,楞是挺过来了,多少个类似古典农业帝国,就此解体一蹶不振了。
经历过这种生死体验的民族,骨子里会有一种劲儿,这个劲儿说不清楚,但是关键时刻能救命。
它也会给你一种莫大的自信,劳资,你别管怎么搞我,就是搞不死我,我迟早要搞死你。
这是如同烈火淬炼过的钢铁,让人绝对不敢小觑。
美帝没有过。
在我们有生之年,也许有机会看看,美帝会不会遇到即将崩溃的局面,它能不能挺得住?
上一篇:六尺窄巷 礼让心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