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耀武的三大心腹干将,张灵甫下场最惨,他被俘后得到优待
创始人
2025-07-28 06:32:44
0

在抗日将领之中,王耀武是名气很大的一位,一句话可以佐证,“宁碰阎王,莫碰老王”,这是当时日伪军之间流传的一句话,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也足以说明王耀武的厉害。

就连陈老总也称王耀武是国民党将领中“少数几个明白人”之一,在抗战八年之中,王耀武打了许多漂亮仗,如万家岭大捷和雪峰山之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更令人佩服不仅是他战功赫赫。

王耀武还有宽广的胸襟,他一手培养出了三大心腹干将,他们分别是施中诚、张灵甫和邱维达,三人都名震一时,三人都担任过第74军的军长,不过三人的下场却各不相同。

第一位施中诚,他是安徽桐城人,出生在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1921年8月,23岁的他考入了保定军校,由此走上了军旅生涯,淞沪会战之后他被提拔为第57师师长,1939年初,该师编入第74军。

起初王耀武对施中诚没有什么好感,不过在经过南昌、奉新河靖安等战斗后,施中诚掩护友军,勇猛作战的态度和能力获得王耀武赏识,在王耀武的保荐下,施中诚调任第100军的军长。

后来王耀武荣升集团军司令,第74军军长一职就空了出来,当时许多人都眼巴巴想要担任此要职,究竟让谁接任军长呢?王耀武的推荐很重要,而王耀武恰恰推荐的是施中诚。

就这样施中诚成为了第74军的第三任军长,后来在王耀武的帮助下,施中诚又成为了第20集团军的副总司令,1948年被晋升为中将,后来前往台湾,一直到1974年10月28日病逝,终年76岁。

王耀武一手培养的第二位心腹干将,就是大名鼎鼎的张灵甫,他是陕西长安人,张灵甫曾是国民党的一个小小团长,后因失手杀妻一事搞得声名狼藉,是王耀武慧眼识珠,给了他立功的机会。

就是施中诚调任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之后,王耀武就推荐张灵甫出任第74军军长一职,当时李天霞是最被看好的接任者,论资历和关系,李天霞不输张灵甫,可是王耀武偏偏就是看中张灵甫。

遗憾的是,1947年,在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被击毙,在王耀武的三大心腹干将之中,张灵甫是下场最惨的一个,张灵甫死的时候才44岁,他的儿子还没有满月,死的并不值。

当王耀武得知张灵甫被歼灭后,在悲痛之余建议迅速重新组建整编第74师,这次师长人选还是由王耀武举荐,这一次王耀武保举邱维达,这个邱维达的军事才能不输张灵甫,甚至胜过张灵甫。

在雪峰山大战中,邱维达识破了日军分三路进攻雪峰山的作战目的,建议第18路军从左翼封锁日军退路,其余部队包围歼灭进入雪峰山的日军,此方案获准,雪峰山之战大获全胜。

邱维达是王耀武的老部下,他在王耀武手下从连长一路走上来,他的晋升离不开王耀武的提携,遗憾的是,邱维达接任第74师师长之后也是力不从心,无法扭转战事,最终自己在陈官庄一带被解放军俘虏。

邱维达比较幸运,他被俘后得到优待,还被解放军聘请为华东军政大学的教员,不久调任南京军事学院的教员,后来转入江苏政协工作,于1998年3月29日在南京病逝,享年94岁,远比张灵甫要幸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这四个人的关系十分复杂,尤其是兰陵王和其余三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他只不过是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远房长...
一个人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谦逊才能... 撰文 | 实习记者 庄佳怡 编辑 | 姜妍 《小寒日访程爷》 张翎 著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原创 一... 据《南齐书》卷2《高帝纪下》载,萧道成临终之前召司徒褚渊、左仆射王俭嘱咐身后事,“吾本布衣素族,念不...
原创 汉... 汉高祖作为布衣天子,万里江山皆是马背上打下来的,比起那些靠贵族势力一步步壮大的皇帝,他的人生更为传奇...
原创 韩... 中国、越南语韩国都有尹姓,虽然发源于我国,但是尹姓在国内并不常见,也算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姓氏,可是在韩...
原创 汉...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秦朝是出现了接连不断的起义军,在这时候,曾经的六国纷纷起兵,此时的秦朝走向...
原创 古... 要说黄马褂的特权,其实十分类似于一个奖状,最大的特权就是说明你在某些事情上边取得不错成绩,以此作为奖...
原创 古... 前言:在小说或是评书中双方交战之时常用到的一个词语就是“大战三百回合”,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战场之上凶...
原创 明... 1941年12月7日,350余架日本飞机向美国的珍珠港军事基地,发起了两轮猛烈进攻,短短两个小时内,...
原创 5...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30期。1959年庐山会议上,由于牵扯到大跃进的相关问题,彭总的合理意见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