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努尔哈赤时期,要论最能打仗和最有权力的贵族成员,非“四大贝勒”莫属。
这是因为,在那个天天在刀口上舔血的时期,没有真正的战功,努尔哈赤是不会给予任何人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誉。
而且,这“四大贝勒”,是可以参与处理国家大事的。
而其他的将领,则只负责听从指挥,带兵打仗。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四大贝勒”。
他们分别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
四人之中,除了二贝勒阿敏之外,其余三人都是努尔哈赤的儿子。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二贝勒阿敏的故事。
阿敏和他的父亲,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
话说他的父亲舒尔哈齐(也就是努尔哈赤的三弟),是一个一心想要拜托别人控制、自立门户的纯爷们。
但后来因为搞了分裂,被努尔哈赤给软禁了起来,而且还为此搭上了一个儿子的性命。
然而,努尔哈赤却并没有因为阿敏父亲的缘故而降罪于阿敏,反而待他视如己出,疼爱有加。
并且,最终还把他封为“四大贝勒”之一,让他带兵打仗,参与处理国家大事。
但是,让努尔哈赤没有料想到的是,阿敏却把这个仇恨悄悄记在了心中,隐藏了下去。
因为他心中非常清楚,一旦自己有所暴露,必将得到和父亲一样的下场。
所以,为了生存下去,他开始卖力地在努尔哈赤面前表现,并取得了一次次的优良战绩。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天命四年大败明军的萨尔浒之战。
此战,是明朝军队和后金军队的转折点——自此以后,明朝军队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性,开始转为防守。
可以说,在整个努尔哈赤时期,阿敏的表现都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到了皇太极即位之后,阿敏的表现越来越有些离谱。
【首先,阿敏有了自立为王的私心】
话说在皇太极即位当年,阿敏奉命前去征讨朝鲜。作战期间,他一意孤行,并不与一同前去的其他将领进行商议。
而且,在完成作战任务后,阿敏竟然当众表达了自己想要在朝鲜称王的意愿。
虽然最终在其他将领的劝说下,阿敏放弃了这个念头。
但他想要称王的想法,自此是人尽皆知。
当然,对此皇太极也产生了警觉——毕竟公开显示自己野心的人,不可不防。
由于阿敏长时间执掌军权,军中势力盘根错节,所以皇太极并没有急于扳倒他。
【其次,敢和首领抢女人】
然而,就在此时,阿敏自己却忍不住犯了一个大错误——和皇太极抢女人。
原来,在一次征战中,阿敏俘获了其他部落首领的一个美少妇,感觉非常不错。
为了缓和与皇太极的关系,他就把这个美少妇献给了皇太极。
但是,后来在酒精的作用下,色胆包天的阿敏居然又跑到皇太极面前索要这个美少女,想要收归己有。
对此,皇太极是哭笑不得——没想到,天底下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
最终,皇太极表示咱两谁也别要了,然后把这个美少妇赏赐给了其他将领。
虽然皇太极对此嘴上什么也不说,心中却是极度的愤怒。
因为他万万没有想到,阿敏居然过分到了如此的地步,已经属于自己的女人,他竟然还敢要回去。
如果真的还给了他,自己今后还有何面目面对天下人。
这件事情,让皇太极下定了决心——必须要尽快除掉这个祸患!
【离心离德】
不久之后,阿敏接连犯下两个错误,最终把自己送往了不归之路。
先是,阿敏私下里和背叛后金的察哈尔部落联系,并且把皇太极的一些话都原封不动地转告给了他们。
当然,这种行为不仅仅是泄密这么简单,而且还有通敌的嫌疑。
其次,阿敏嫁女儿居然没有事先通知皇太极,婚礼当天皇太极自然也就没有去。
然而,阿敏事后反而还时常在众人面前埋怨皇太极看不起自己和自己的女儿,来了个倒打一耙。
【不作不死】
一个月后,在一次众人出征归来后,留守在家的阿敏,仰仗着自己的老资格,竟然坐着接受其他将领的跪拜,宛如一国之君。
最终,皇太极忍无可忍了,同时亮出了阿敏的诸多罪状,让议政大臣商议处置办法。
当然,看到皇太极如此厌烦阿敏,大臣们自然是按着他的意思走——纷纷表示应该处死阿敏。
但是,皇太极又不想背上一个杀害自家兄弟的罪名。
于是,皇太极效仿自己父亲当然处置阿敏父亲的做法,同样把阿敏给软禁了起来。
数年后,阿敏死于软禁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