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名将,唯关羽一人而已。
即使另外的四虎将,其实就属猛将而已,而非名将。荆州若连关羽都守不住,那么其他人,也未必能做得比关羽更好。
尽管关羽性格上有自负的缺点,但是,要不是他当真有超强的将才,他又有什么资本能去自负呢?就正如温酒斩华雄那样,曹操敬重他,即使这故事是假的,但关羽斩颜良,却实实在在记录在史书上,当年官渡之战对峙之时,就是关羽斩了颜良才为曹操的战胜撕开了口子。
当时关羽在杀颜良的前夕就说了句,“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身旁的曹操还劝他说,“云长,何以如此轻敌?”,关羽马上就证明给他看,于是纵马狂奔,杀入千军万马之中,于百万军中取了上将颜良的首级,曹操惊呆惊叹惊服。
所以关羽镇守荆州,对魏国而已,足以震慑住曹魏了,而事实上,关羽水淹七军,就威震华夏,于禁也降了,吓得曹操都想迁都以避其锋芒了,这就是名将关羽的将才,可是,民间都说关羽大意失荆州,最后荆州竟还真的丢失了,其实这都能全怪关羽吗?小编以为,不该这样。
为何?因为荆州丢失不应全怪关羽,你看看诸葛亮刘备都犯了啥错?
先说诸葛亮吧,刘备庞统第一次进川失利,接着张飞和赵云和诸葛亮第二次进川助战,诸葛亮曾和关羽探讨了如何才能守得住荆州的问题,当时诸葛亮还千叮万嘱对关羽说,要想保住荆州,必须要严格遵守八字方针“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其实,诸葛亮不提这个更好,还千叮万嘱苦口婆心对关羽说明了这一重要性,首先就让关羽从潜意识里认为曹操方的曹魏集团才是最大的劲敌,彻底放松了东吴的警戒,毕竟蜀国和吴国的外交政策是真亲还是假亲,当时只有刘备和诸葛亮是最清楚的,关羽又不过问此事,当然就以为诸葛亮说的全是对的。
这一下,就让关羽麻痹大意了,其实诸葛亮也万万没想到,最后最大的敌人竟是暗地里偷袭的东吴,这就正应了那句“明刀易躲暗箭难防”,这就是诸葛亮犯的错,让关羽从潜意识里没有对东吴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防范,才导致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对荆州的一剑封喉。
然后,我们再看看刘备又犯了啥错?刘备庞统第一次进川失利,兵马折伤过半,军师庞统战死,实在没力再往前进攻一步了,不得不从荆州抽调劲旅张飞和赵云和诸葛亮进行第二次进川助战,这样一来,荆州的实力就减弱了许多,只剩下关羽一个大将。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当刘备夺得巴蜀汉中之后,可以称汉中王,封五虎将的时候,一下子把斩了夏侯渊的黄忠封进了五虎将里面,这就让关羽非常恼怒,当时还说出了不屑于和老兵黄忠同列的过激话语,诸葛亮曾为此事和刘备研究过。
当时刘备还说,云长这事我会处理的,而事实上,刘备根本就没有把此事处理好,以至于关羽对此耿耿于怀,如鲠在喉,好不容易看到襄樊有漏洞之时,关羽为了证明自己的能耐,不但能镇守荆州,还可以出击攻城略地,在没有知会一声刘备的情况之下,贸然就开始发动了襄樊之战,至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关羽不忿和黄忠同列五虎将的原因,至此刘备也没有好好解决这个问题,甚至直到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刘备也没有对关羽进行一兵一卒或一谋的援助,这就让关羽几乎成为了“孤军奋战”的一部了,面对曹魏的明刀易躲,可终究是躲不了东吴的暗箭,让吕蒙白衣渡江得手,一剑封喉要了关羽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