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是天文八卦,地理山水,命运三结合缺一不可博大精深的学科,是气场磁场对身体产生的正负影响,调控血液循环,久住气场旺的住宅血液循环好,大脑聪慧,学业有成,智商高事业兴旺,身体好,年寿高。
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挺进辽东,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东重镇辽阳,大兴土木,修筑宫室。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1625年三月初三早朝时,努尔哈赤突然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要迁都盛京(今沈阳),诸亲王、臣子当即强烈反对,但努尔哈赤坚持自己的主张。
努尔哈赤为何如此“仓促迁都”?民间一直流传:努尔哈赤深信“传统风水”,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他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三座庙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王气。
但是,三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脊梁并没被压住。于是龙一拱腰,就要飞腾而去,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罕王以为龙是奉天旨意,命他在龙潜之地再修造城池,于是一座新城便拔地而起,并将此命名为“奉天”。
又因为浑河古称沈水,而河的北岸为阳(风水中有关阴阳的规定为: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水的南边为阴、北边为阳),所以又称“沈阳”。
当然,传说似乎过于神奇,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教授和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表示,历来建都建城,风水都是放首位的。沈阳在浑河之阳,上通辽河,辽河又通大海,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
在传说中,清王朝的龙脉,其实最初是和一棵树有关。在明代崇祯皇帝的时候,.钦天监夜观天象,突然发现在辽东方向紫气滚滚,要知道在古代,紫气象征着天子气。紫薇星也就是帝王星。所以钦天监这样一看就发现大事不妙,急忙进宫禀告崇祯帝。崇祯帝听后大吃一惊,崇祯帝下令查清这些紫气的源头并将之铲除。
钦天监到了辽东,发现有100条龙脉,他们铲除了99条之后,正要铲除最后一条,突然天气大变,让那条龙脉跑掉。钦天监对着那条龙脉跑的方向,感叹莫非天意如此。他害怕崇祯帝惩罚,于是就对崇祯帝说,那条龙脉已经被破掉了,不足为虑。
那条龙脉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被努尔哈赤用其祖辈的骨灰压住,从而努尔哈赤得到了那条龙脉,努尔哈赤最终完成了他的使命。努尔哈赤后来为了使龙脉更加稳固,于是下令在那条龙脉附近修建陵墓,安置他们的祖辈。慢慢的那个地方就变成了后世鼎鼎大名的永陵。
在努尔哈赤归天之后,清王朝的统治者们把东北称为龙兴之地,下令不得开发东北地区,将东北地区封闭起来。在清王朝末年,清政府的统治者迫于外界压力不得不废除祖辈的命令,开发东北,从而导致龙脉被扰,国运大损。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灭亡。
其实这个只是民间的传说,如果从现实意义上来讲,就是在明朝末年,贪官横行,天灾横祸不断,天灾加上人祸,最终导致了明王朝的衰亡。努尔哈赤领导的满族军队则是在边关地区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趁着时代的浪潮,夺得了中国大地的统治权。时也命也。清王朝的覆灭就更加的简单,在清王朝中后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清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龙脉之说,无稽之谈也。
我们还是要记住唐太宗李世民那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一个朝代的龙脉,都在老百姓的心中,伤了民心,就铜浇铁铸的“龙脉”,也会像筷子一样,轻轻一掰,就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