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病死后,赵高、李斯合谋,让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上位,对这个事情后人多有不解,因为扶苏是李斯的女婿,而且从日后事态的发展,胡亥继位后不久便将李斯腰斩,夷三族,李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那么李斯当时为何要帮胡亥呢?
原因一:事发突然,扶苏远在天边,胡亥近在眼前
公元前211年十月,秦始皇外出巡游。左丞相李斯跟随着,而小儿子胡亥也跟随着秦始皇。
秦始皇在半路上就病重了,第二年七月在沙丘暴毙。临死前秦始皇召来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的赵高,让他代拟一道诏书给长子扶苏。这个时候扶苏正监军在上郡,始皇命他将军事托付给蒙恬,赶回咸阳主持丧事。这实际上已确认了他继承者的身份。诏书封好后,始皇吩咐赵高火速派使者发出。
但是赵高却将诏书扣押,在秦始皇死后更是藏匿了这个诏书,没有了遗诏加上扶苏远在边疆而胡亥又是秦始皇非常疼爱的小儿子,是这个时候唯一在始皇帝身边的儿子,这为胡亥的上位加分不少。
原因二:李斯和扶苏政见不和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直言劝谏秦始皇,因为反对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触怒秦始皇。受命前往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扶苏确实是个好的继承人,但是作为的丞相李斯是秦始皇政策的积极执行者,两人政见不和有很大的矛盾,虽然扶苏娶了李斯的女儿,但是这是一场政治婚姻,对权力很看重的李斯对于扶苏上台还是心存戒心的,他宁肯选择看上去容易控制的胡亥。
原因三:李斯权力欲望重,低估了赵高和胡亥
李斯的权力欲望很重,对权力很沉迷,当年害死韩非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扶苏如果上台肯定推行的是仁政,那么李斯自然靠边站。
在赵高的软硬兼施下,李斯自以为是丞相,认为拥立胡亥后自己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胡亥虽然远不如父亲秦始皇有才能,但是残暴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赵高则被李斯严重低估,胡亥上台后重用赵高,朝廷大权被赵高保持,李斯这个丞相反而被架空。
但是李斯失算了,扶苏上台他最差的结果无非是权力减少,而胡亥上台他就被灭族了。
沙丘之变
于是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阴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伪造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和蒙恬的罪过,命令他们自杀。这就是著名的沙丘之变。
被夷三族的李斯
胡亥继位后露出了凶残的本性,司马迁的《史记》中共辑录出秦始皇的子女共34位,除了胡亥本人外其余33人全部被胡亥杀死,他们的死法也各有不同,有的被逼自杀,如扶苏和将闾三兄弟;有的被集体杀戮后示众,如杜县杀死六公子,咸阳杀死十二人;有的被分裂肢体,如在杜县杀死十公主;有的殉葬秦始皇,如公子高。
李斯也被胡亥和赵高所厌恶,两人随便找了个理由将李斯下狱,有诬陷李斯父子谋反,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