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治蒙冤千年,历史上他到底有多恐怖?看国外史书怎么评价就懂了
创始人
2025-07-27 06:02:18
0

太子之位是夺来的,不是捡来的

纵观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褒贬不一,不过,有个皇帝却比较特殊,

他的口碑竟然分裂成了两个极端。

有人说他是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活脱脱的老婆奴

,但也有人说他文韬武略极为恐怖,其统治时期的疆域亦是达到巅峰。

这个人就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嫡子,唐朝第三位皇帝,武则天的丈夫李治。

都说李治蒙冤千年,那么历史上他到底有多恐怖呢?其实你看看外国史书对他是怎么评价的就懂了。

李治并非是个窝囊皇帝,他的情商与智商,在还没坐上皇位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首先,我们来说说李治的上位史。

根据史料记载:

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次子李泰坐上太子之位没几天,李世民发现他涉嫌谋害亲哥,接连被废。

李治捡了个大便宜,作为仅剩的嫡子,顺理成章成为了新的太子人选,并且顺利坐上皇位。

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

李承乾作为嫡长子,被理所当然寄予了厚望,封为了太子,不过嫡次子李泰也不差,他深得李世民宠爱,并且还慢慢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子。

对于李泰来说,

都是嫡子,凭什么我比你优秀,我却不能当太子呢?

于是他暗戳戳地撺掇李承乾谋反。

李承乾一出兵,他立即在李世民面前告发,李世民一气之下直接废了太子,并且将李泰扶上了太子之位。

虽说李承乾被废了,但是李泰还有个嫡亲的弟弟,那就是李治,

他害怕李治也来争夺太子之位,

所以想将这个隐患也铲除掉。

巧合的是,当时参与李承乾谋反的,还有一个汉王李元昌,李元昌跟李治的关系不一般,李泰就从这里下手,以此威胁李治不要妄图抢夺皇位。

李治见状心里都笑掉了大牙,就是从这时候开始,

他每天都恍恍惚惚,如惊弓之鸟

,李世民很快就发现了李治的不对劲,忙追问发生了何事。

但是不管李世民怎么问,李治都闭口不言,而后惶恐地求他不要怪罪哥哥,哥哥什么都没做,是我自己身子太差了。

李世民一听,当即明白了李泰是个什么样的人,恰好这时候,牢中的李承乾给李世民发了封密信,

诉说自己是被李泰诓骗才造反的。

李世民大怒,当即将李泰也废掉了。就这样,李治成功坐上了太子之位。

唐朝时期讲究立嫡不立长,李世民的三个嫡子就只剩下了李治,所以此时的李治完全没有了半点威胁。

李治被封为太子没多久,李世民就病倒了,李治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他在床前侍疾的时候,曾经急得形销骨立,李世民看在眼中既心疼又欣慰。

649年,李世民驾崩以后,李治顺利即位

,在人们的印象中,李治的存在感并不是那么高,仿佛李治总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刚登基时被长孙无忌霸权,扳倒长孙无忌后又被武则天夺权

,看起来好像很窝囊,不过,真实的李治并非是这样的形象。

杀亲舅,废皇后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他是用怎样的雷霆手段快速扳倒

两朝宰相长孙无忌

的。

长孙无忌是何许人呢?

他不但是李世民的布衣之交,后面更是跟李世民结成了姻亲,是文德皇后的兄弟,

李治的亲舅舅。

当初李世民争夺太子之位时,长孙无忌就参与其中,通俗点来说就是,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心中位列第一的功臣。

李世民临终时,将自己的儿子与江山都托付给了长孙无忌,后来李治争夺储君之位时,他也站在了李治这边,所以父子二人对他都是信任有加。

不过后来李治坐上皇位以后,真实的情况有点超出他的控制,

长孙无忌在朝中只手遮天

,很多对他不满的朝臣都被处理掉了,就连皇亲国戚也被他肆意杀害。

当初李治的三哥李恪因为不满长孙无忌弄权

,曾在朝堂上与他发生了争吵,长孙无忌因此想公报私仇。

李治多次为三哥求情,谁知长孙无忌大手一挥,告诉李治不用管这些,丝毫没给皇帝留情面。

不久后李治更是发现,自己这个皇帝能够发号施令的范围仅限于皇宫,一旦出了皇宫,外面的事情都是长孙无忌说了算的。

这也就罢了,后来开始立太子,长孙无忌也在其中横插一脚,

企图逼迫李治立他支持的李忠为太子。

这彻底让李治动了杀心。

他为了将长孙无忌连根拔起,

先是废掉了长孙无忌一党的王皇后

,扶持没有背景的武媚娘上位。

而后开始逐步削弱长孙无忌的力量,借故弄死了很多他的门生,而后将其流放,最后授意大臣,诬告长孙无忌谋反,直到将他逼死后才罢手。

这中间一气呵成,干净利索,

长孙无忌弄权几十年,被李治一夕之间彻底拔除。

除了扳倒长孙无忌之外,说起李治,必定绕不开他跟武媚娘的狗血爱情故事。

武媚娘原本是李世民的武才人,后来他跟武媚娘看对眼之后,等到李世民去世,他不顾人伦,直接将被赶到寺中当尼姑的武媚娘接回了宫中。

很多人总是调侃李治给自己的老爹戴绿帽子一事

,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剖析,就知道这件事不简单。

古人都十分看重孝道,光是从李治在李世民床前侍疾,急得形销骨立就能看出来,李治绝对是个孝顺的儿子。

当然也有人说,也许孝顺是演出来的,皇家没有什么骨肉亲情可言,

不过不管是哪种可能性,都足以说明,李治不简单。

他敢违背孝道公然跟自己的小妈眉来眼去,老爹死了直接将小妈立为皇后,这么狗血的事,哪怕是放在现代也要遭受指点。

可见李治非但不胆小懦弱,反而狠厉冷漠。

“二圣临朝”的高光时刻

世人都认为是武媚娘扳倒王皇后,坐上后位,再将权利笼络到自己的手中,但是不要忘了一个重要的节点:

武则天是在李治去世后才称帝的。

李治在世时,武则天搞的所有的小动作都是在李治的眼皮子底下,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李治也有意废掉王皇后,武则天本事再大也坐不上后位。

李治晚年时,已经在病床上起不来了,这时候的武则天就一直帮助李治处理政事,

武则天聪慧沉稳,有独自处理政事的能力。

李治也不是傻子,他之所以敢让武则天把控朝政,是因为此时的武则天已经是60岁的高龄了,她再厉害,也顶多就是垂帘听政。

更重要的是,武则天家中根本没什么人了,也就还有一个吊儿郎当的武三思,

没有外戚专权的潜在威胁,武则天能掀起什么风浪呢?

事实上,李治将武则天捏的死死的,武则天看似有权利,实则背后听从的是李治的指挥,

所以世人眼中“二圣临朝”的高光时刻

,实际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意义。

那么李治治理的唐朝到底如何鼎盛呢?

李治正式即位的时候,就开始勤勉执政,很多朝中旧臣只手遮天,都被一一清理掉了,长孙无忌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李世民晚年时期,“贞观之治”已经出现危机

,李治则下令大力治理佞臣,将征敛走的田宅还给百姓。

唐朝从建立开始到李治这一代,高句丽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突厥常常与高句丽勾结,对大唐屡次出兵骚扰,杨广、李渊、李世民三代皇帝都没能将其消灭。

李治连年攻打这些陈年祸害,

最终攻破突厥

,致使剩余的突厥逃到印度,再也没有能力卷土重来,高句丽也彻底被打得没了脾气,划为了唐朝的附属国。

在李治的统治下,唐朝的疆土一度达到了巅峰

,目前为止,我国流传于世的让人引以为傲的唐朝疆域版图,大都是李治时期的疆域图。

除了版图的扩大,在李治的治理下,经济也达到了顶峰,如果没有李治,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必定是昙花一现,唐朝的繁华也不一定这么快就能达到顶峰。

李治开疆辟土的时候极其疯狂,由于唐朝时期风气开放,大唐多跟很多西方国家往来,所以唐朝的名声在西方国家如雷贯耳。

欧洲的很多国家甚至评价李治为“黄祸”

,“黄祸”并不是个好词语,其本意是为了宣扬黄种人对于白种人产生了威胁。

光从这句话上,就不难得知欧洲人对李治的恐惧之情。

很多后世学者认为:

后世的儒学家为了黑化武则天,故意将李治写成是个软弱无能的“妻管严”

,目的是让人们知道“女人掌权的下场”,从而压制女性的地位。

李治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被蒙冤了千年。

唐高宗李治承前启后,开疆拓土,为大唐的稳定搭建了一个坚实的“房梁”,

其功绩不亚于他的父亲李世民

,也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君主。

时至今日,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历史,武则天能积累起那些治国经验,也离不开李治的耳濡目染,光从这点上看,李治就绝对不是个昏聩皇帝。

那么在你心中,李治究竟是个怎样的君主呢?他又是否能当得起“千古一帝”这个称呼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新疆,位于亚洲大陆中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行政区。 新疆如今的繁荣,离不开清朝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
原创 《... 王辅臣并非被康熙凌迟处死,而是被康熙爷硬生生的“折磨死”,这里说的折磨是指精神上,并不是身体上。王辅...
原创 历... 现在,电影和电视作品层出不穷,使每个人都熟悉一些国家的历史和人物。然而,电视剧中的一些人物在历史上并...
雄赳赳,气昂昂!74年前的今天... 74年前的今天 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夜幕掩护下 中国人民志愿军6个军共...
董卓死后其部下李傕、郭汜去哪儿... 东汉的司州,本名应该叫做“司隶校尉部”,主管京畿(jī)地区很大一片区域。而在司州地区负责官员管理是...
原创 清... 古代,皇上多是三宫六院,妻妾成群,例如朱元璋封妃的就有六十多个,古代后宫之中,妃嫔地位也都各不相同,...
原创 睢... 粟裕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粟裕将军是否有权利管辖山东兵团。 虽然互联网上一直有说法...
原创 比... (/文花开无田/图网络图片,感谢原作者,侵权必删) 古代帝王成就功业,大抵都要有一番“狡兔死走狗烹”...
原创 街... 其实如果不是水源问题,在张郃估计没啥办法,想攻下一两万人驻守的山头,张郃的三万人基本办不到,除非单兵...
原创 曹... 华裔日本作家陈舜臣,在他的小说《三国史秘本》中对曹操迫降百万青州黄巾提出了质疑。因为黄巾军人数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