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安徽考察,习近平为何要看这条小巷?
创始人
2025-07-27 05:32:04
0

中新网10月18日电 题:安徽考察,习近平为何要看这条小巷?

安徽桐城西南一隅,有一条全长约百米、宽两米的小巷,巷道两端立着石牌坊,一块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这就是著名的桐城六尺巷。

10月17日,在安徽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

“张吴礼让”是六尺巷背后的一段佳话。

据记载,清康熙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在京城做官时,老家桐城的亲人与邻居吴姓人家因宅基地发生争讼,张家人便写信给张英求助。

张英获悉情况后,当即给家人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收到诗信后家人顿悟,主动让出三尺界墙。邻居深受触动,亦退让三尺界墙。“六尺巷”由此得名,“张吴礼让”的美谈也流传至今,成为谦和礼让、和谐相处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

“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

参观六尺巷时,习近平说,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如何熔古铸今,如何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现代社会治理的智慧,习近平一语道明。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习近平一直念兹在兹。

他曾在山东曲阜孔府谈到孔子和儒家思想研究,“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他曾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强调文化自信,“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他曾在四川眉山三苏祠了解三苏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

今次参观六尺巷,习近平说,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

谈古论今之间,饱含历史哲思。

十年前,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曾这样谈到:

“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希望中国和各国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把这个课题研究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如今,在六尺巷再论古人智慧,习近平说的依然是这个大课题。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校对:孙静波

|视觉:李雪瑶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从18世纪中期开始,人类社会一共爆发了三次典型意义的工业革命,每一次革命都能为人类社会创造大量的物质...
原创 汉... 中国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经过了数次朝代的更换,每次朝代的兴替都无法避免战争,所谓“时势造英雄”,有战争...
原创 苏... 东普鲁士,位于波罗的海之滨,曾在近代德国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德国在二战中战败,这里注定要被各战...
原创 雍... 清朝拥有一个可以与“开元盛世”或“仁宣之治”相媲美的超级时代,那便是著名的康乾盛世。这个名字有点误导...
原创 1... 引言 《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
原创 清...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随意夺取一个人的生命,也可以支配一切的优质资源。这种资...
中华民国十七年贵州银币一圆 中华民国十七年贵州银币一圆,作为一枚具有深厚历史背景与独特设计的钱币,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故事与文化价...
原创 秦... 历朝历代,从开国奠基,到最终一统天下,最艰难最漫长,莫过于秦朝。 秦国从建立,到最终统一天下,一共花...
原创 清... 在清朝年间,有一位两江总督特别喜欢吃白菜,几乎每天餐桌上都会有一碗大白菜,在雍正皇帝知晓之后,直接下...
原创 日... 14年抗日,在日军铁蹄下, 我泱泱中华风雨飘摇、民不聊生,大半个中国都落入敌军之手 。 三十个省份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