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百家号作者“老杨话文史”原创文章,百家号为本文独家发布平台,未经作者同意,严禁转载!)
1930年末,蒋、冯、阎、桂“中原大战”结束,冯玉祥战败,其第5路军被蒋收编为第26路军,孙连仲为总指挥。随后该部被老蒋派往江西围剿红军,但老吃败仗。7月,26路军进驻宁都县城。“九一八”事变后,26路军的官兵要求回北方抗日,但遭拒绝,于是广大官兵与老蒋的矛盾加深。
12月14日,26路军1.7万余人在赵博生、董振堂等带领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又称26路军起义或宁都兵暴)。随后,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下辖13、第14、第15军。宁都起义,打击了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7万正规军携带武器加入红军后,大大加强了中央红军的实力,对巩固和发展中央苏区起了重要作用。
那么,有哪些著名的将领参加了这次起义呢?他们的结局分别如何?
赵博生,26路军参谋长,宁都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
赵博生,1897年出生于河北黄骅县。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曾在皖系、奉系军队中当兵,后投入到冯玉祥部,1930年受孙连仲之邀,任26路军参谋长。26路军被老蒋收编后,被调到江西“剿共”前线。“九一八”事变后,26路军中的特别支部发展赵博生为党员。12月14日,他和季振同、董振堂等率所部1.7万多名官兵在宁都起义。
起义后,赵博生先后任红5军团14军军长、13军军长,红5军团参谋长、副总指挥。1933年初,国民党主力3个师进犯资溪、金溪、南城苏区,赵博生奉命率领红5军团3个团据守长员庙一带山脉,敌人的兵力3倍于红军。1月8日,战斗异常激烈,敌我双方展开惨烈的肉搏战,赵博生在距敌百余米的地方指挥,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6岁。在江西宁都县城的烈士纪念陵园内有赵博生墓和雕像。
董振堂,宁都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
董振堂1895年生于河北新河县,从小跟父亲学武,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入冯玉祥部。1931年任第26路军73旅旅长,并被调往江西围剿红军,12月14日和赵博生、季振同等率部在宁都起义。
起义后,董振堂任红5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后来升任军团长。率领红5军团参加了赣州、漳州、水口等一系列战役以及第4、第5次反“围剿”战斗,屡立战功,获得了红旗勋章。长征中,董振堂率红5军团担任中央红军的后卫,在湘江血战和金沙江阻击战中,红5军团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被称为“铁流后卫”。
1937年1月,红军西征途中,红5军在甘肃高台被马步芳部2万余人包围,董振堂和3000多名红军将士全部壮烈殉难,时年42岁。现在高台和石家庄烈士陵园都建有董振堂纪念碑。
季振同,宁都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
季振同,1901年出生于河北沧县,1919年春到北平后接受进步思想,当年加入冯玉祥的国民军,后来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26年任冯玉祥国民联军第14师师长。1931年,季振同任26路军74旅旅长,奉命前往江西参加“围剿”红军的战争,12月14日,季振同和赵博生、董振堂等发动了宁都起义。
起义后,季振同被任命为红5军团总指挥,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中,红5军团作战勇敢、战斗力强,成为中央红军的新劲旅,季振同作为军团总指挥,功勋卓著。遗憾的是,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夕,季振同在瑞金县叶坪村被错杀,牺牲时年33岁。
黄中岳,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
黄中岳1904年生于河南罗山,1920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1925年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28年因日帝制造济南惨案,愤然辍学回国,历任第二集团军团长,第14师第1旅旅长等。1931年,任26路军第1团团长,12月14日率部参加宁都起义。
宁都起义后,黄中岳任红5军团第15军军长,1934年10月,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十余天,黄中岳被错杀于瑞金,年仅30岁。
刘振亚,宁都起义的主要策动者,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
刘振亚1911年生于山东曹县。早年入西北军军官学校学习,后任第26路军73旅上尉参谋,是26路军中唯一与组织保持联系的党员,曾任军中的特别支部书记,在26路军发展了赵博生等多位党员,1931年底,参加组织了宁都起义,可以说,刘振亚是宁都起义的主要策动者和领路人。
起义成功后,刘振亚先后任红5军团15军44师130团团长和第44师师长、(宁)黎(川)泰(宁)警备区参谋长、军团司令部科长和补充师师长等职。长征时任红5军团侦察科长、作战科长,在途经贵州省都匀时因病去世。
李达,宁都起义的重要参与者
李达1905年出生于陕西省眉县,在冯玉祥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任第2集团军排长、连长,旅部参谋等。中原大战后,李达任国民党第26路军74旅旅部副官,1931年底,李达随部参加了宁都起义。
加入红军后,李达历任红军的连长、师参谋长、军参谋处处长、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129师参谋处处长,129师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建国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1955年,李达被授予上将军衔。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5军团改称红5军,1936年10月,编入西路军参加西征。1937年1月,红5军在甘肃高台遭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重兵包围,血战七天八夜后,董振堂及3800名红军将士全部壮烈牺牲。而之前调离红5军团的,尚有32人在解放后被授予少将至上将的军衔,军衔最高的为李达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