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七十岁才认识乾隆,恩宠二十六年,死后却被翻案
创始人
2024-11-23 12:41:57
0

原标题:他七十岁才认识乾隆,恩宠二十六年,死后却被翻案

中国历史上,才子如过江之鲫,天才辈出。中国一直是一个以科举制度为基础的国家,天才需要通过科举考试,进而登堂入室,才能被认可。因此,年轻的进士们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也是帝王们喜爱的对象。然而,有一位老进士,经历了长期的科举考试的失败,直到六十七岁才最终登科,却赢得了乾隆皇帝的深厚宠幸。这位不屈不挠、坚持科考的老同志名叫沈德潜。

沈德潜是个大器晚成的人物。在22岁考上秀才后,他历经17次乡试的经历,直到最后一次才考中举人,那时他已经66岁。这个过程表明了他的坚持和不懈努力。在古代,能在古稀之年才有机会担任一官半职,同僚们为这位老学究的运气感到赞叹。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的好运才刚刚开始。

担任七品翰林编修时,沈德潜已经七十岁高龄,但他却开始了一条令人炫目的升迁之路。半年间,他从一个七品小官迅速升至四品,这在古代官场可谓是少见。75岁时,他被任命为礼部侍郎,担任从二品的职务。这个升迁之速令人咋舌,但这还不是终点。

在他97岁高龄时,他被任命为太子太傅,享受了更多的荣宠。即便在77岁致仕后,他依然受到无限的尊敬,被赐谥文悫,并被允许在沧浪亭修建生祠。他的家族五代未曾当官,而他父母早逝,生活条件艰难。那么,人们纷纷产生疑惑,沈德潜是如何度过了七十岁之后,如此大红大紫,享受清廷如此的宠幸?

这一切的原因在于,当他年过七旬时,乾隆皇帝看到他满头白发,感到不易,便与他结为知己。两人共同游览翰林,边走边聊,相互唱和,让乾隆生出了对老有所尊的心情。特别是在讨论历代诗源时,沈德潜对答如流,博学多才,妙语连珠。乾隆对他的才学感到十分满意,因此称赞他为“老鸿儒”,并赋诗称其为“江南老名士”。

沈德潜虽然在所任职上建树平平,但却担任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为乾隆校刊《御制诗集》,为天子的诗歌润色。乾隆爱好写诗,一生创作了四万三千多首。虽然数量庞大,但乾隆也清楚绝大部分都不堪一用。在这个关键时刻,沈德潜的巧手润色功成,乾隆对他十分赏识。乾隆亲自为他的《归愚诗文钞》写序言,并赐予他多首“御制诗”。这对于一位文人而言,是莫大的荣耀。乾隆甚至在诗中赞美他:“我爱德潜德,淳风挹古福。”这让沈德潜在官场上备受重用,也得到了乾隆的深深宠爱。

然而,人生如梦,一切并非都是如此美好。在沈德潜的晚年,他编辑了一部名为《国朝诗别裁》的著作。这本书原本是歌颂清朝的,然而沈德潜却将明朝的文学家钱谦益列为诗家之首。这引起了乾隆的不悦,因为钱谦益虽然投效大清,但他的人品并不忠孝。乾隆批评说:“钱谦益是明朝人,虽投效大清,人品却是不忠不孝的。”这表明乾隆虽然认为沈德潜是老而耄荒、贪图小利,但他并非与徐述夔一同反对大清。乾隆因此下令追夺沈德潜的阶衔、罢祠、削封、仆碑。沈家的辉煌和富贵来得迅速,去得也同样迅猛。据传言,乾隆在大怒之下,甚至将沈德潜的墓都平了。

此外,在乾隆四十三年时,爆发了徐述夔案。当时,徐述夔的《一柱楼编年诗》被呈送给乾隆审阅,乾隆看后认定为“逆案”。尽管徐述夔已经病逝,但他和儿子却被戮尸、枭首示众,孙子也被杀,其余家人被发配为奴。而沈德潜与徐述夔是好友,甚至曾经为徐述夔写传记,并称其“品行文章皆可法”。乾隆得知后大怒,对沈德潜的宠爱也因此减退。乾隆在《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诗中写到:“昨秋徐案发,潜乃为传记。忘国庇逆臣,其罪实不细。用是追前恩,削夺从公议……盖因髦而荒,未免图小利。设曰有心焉,吾知其未必……”

沈德潜死后九年,他被一桩案件所累。这是在乾隆四十三年,徐述夔案爆发。当时,徐述夔的《一柱楼编年诗》被送呈乾隆审阅。乾隆看过诗稿后定性为“逆案”, 徐述夔早已病逝,但他和儿子被戮尸、枭首示众,孙子被杀,其余家人被发付功臣之家为奴。沈德潜生前和徐述夔是好友,还曾经替徐述夔立传、并称他“品行文章皆可法”。乾隆得知后大怒,他在《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诗中说:“昨秋徐案发,潜乃为传记。忘国庇逆臣,其罪实不细。用是追前恩,削夺从公议……盖因髦而荒,未免图小利。设曰有心焉,吾知其未必……”这表明乾隆虽然认为沈德潜老而耄荒,贪图小利,而不是与徐述夔一同反对大清,但仍然亲自下令追夺沈德潜的阶衔、罢祠、削封、仆碑。这一事件使得沈家的荣耀迅速消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非... 引言:时代在更迭,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不过我们应该铭记的是,我...
原创 大... 《资治通鉴》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敌国灭,谋臣亡”,自古功臣,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原创 诸... 十年传成癖,搰搰闭门读。高志尊所传,而肯曲从俗。抱此奇特操,平步可金玉。况复同窗友,槐庭秉钧轴。事有...
原创 为...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现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其实就是要以最少的配置,最高的效率,完成国家的治理和发展...
原创 被... 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的英雄。在英雄出现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无能的人。就拿刘备的儿子阿斗来说吧,他在刘备...
原创 做... 中华文明作为四大古文明之一,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文化方...
原创 石...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19世纪中叶爆发的最大反清运动,是农民阶级追求救国道路的伟大尝试。尽管最终以失败告...
原创 面... 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封了6公28侯,总计34位开国功臣。 但是在随后的23年时间里,共有2...
原创 刘... 刘邦在西入秦关的过程中,不断地与秦兵作战互有胜负。这个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时候秦军的实力还很强大,...
原创 马... 导语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