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迁的绝妙之笔,分清了秦始皇与秦始皇帝的区别,读者却不懂了
创始人
2025-07-26 17:32:18
0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一句就是秦始皇帝,秦庄襄王子也。明明嬴政被称为秦始皇帝,而后人为何称其为秦始皇帝呢?怎么《史记》中,有时也称秦始皇,有时也称秦始皇帝呢?这就牵扯到史书的史法问题,史书可以说是惜字如金,能用一个字说明的绝不会多用一个字。这就是史法的一字寓褒贬。举个例子,同样是杀,如果有道义的人去杀无道的人,史书上会用诛,而如果是一般人杀一般人会用到杀,如果是臣害死君,子害死父,那就用到弑。同样在战争中,击鼓而战,那就伐,不击鼓作战,那就是侵,夜晚突然一方发起战争,那就是袭。两国君主大战,一方被灭,那就是克。史书上的每个字都有它运用的场合,不是随便用的。

秦始皇和秦始皇帝有什么不同呢?这就要说到皇和帝哪一个更重要。也就是当皇帝时,在谥号称呼时哪一个字是不能被省略掉的,必须带有的。很明显当然是帝,我们经常称汉武帝、汉文帝,当然他们的全名是武皇帝,文皇帝,或者加在中间的景皇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称呼上帝要比皇更重要。

直到三国也是这样。曹操的儿子曹丕篡汉成为了魏文帝,而汉献帝被封为了山阳公。汉献帝直到魏明帝曹睿的时候才死,但当他死的时候,大臣们一度为他的谥号开始发愁了。当时汉献帝被封为山阳公,难道是以公侯的级别给他谥号。这样似乎又低了毕竟人家是做过皇帝的。这时有的大臣就提出不然就谥号为汉献皇吧。因为皇比公要高,而比帝要轻。此时,上奏给当时的皇帝魏明帝曹睿,曹睿满不在乎,认为既然人家做过皇帝,不要弄什么汉献皇了,就谥号为汉献帝吧,。从此,后世都称呼为汉献帝。

《三国志·王傅传》记载,号曰皇帝,有别称帝,无别称皇,则皇是其差轻者也。同样裴松之注中记载,然汉氏诸帝,虽尊父为皇,其实则贵而无位,高而无民,比之于帝,得不谓之轻乎。

从《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中我们可以看出帝要比皇重要。然而,为什么司马迁写史书的时候,开头用的秦始皇帝,而后面却称呼秦始皇呢?这就能从一个字看出,司马迁对秦始皇的评价。一字寓褒贬,那就是司马迁对秦始皇是贬的态度。为什么开头要用秦始皇帝,这就和我们初次与人见面一样,经常会称呼别人的全称。相处久了之后开始凭自己对这个人的褒贬来给起名字。嬴政自己不是也说吗,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史记》的伟大就在此处,但你知道司马迁是如何运用一个字说明秦始皇帝要把皇位传给公子扶苏的吗?我们下期将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据《史记》记载,太监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作为统治者的附属之物。无论是奴隶制国家还是封建王朝,帝王...
原创 成... 成吉思汗像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各路义军风起云涌。1368年7月明将徐达败元兵于河西务,至...
原创 此... 在南宋的抗金名将中,魏胜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他在得不到朝廷支持的情况下,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起一支强...
原创 赵... 说起赵氏孤儿的历史典故相信大家都不会感觉陌生,但是对于赵氏崛起背后的故事却鲜有人知,今天就带大家一起...
原创 陈... 在近代史中,作为“国母”的宋庆龄,除了是伟人孙中山的妻子以外,她还是一位优秀的革命家,即便当时身处国...
《尚书孔传》的出现时间 学者多以为《尚书孔传》始出于东晋梅赜献书,时在公元317或318年,但皇甫谧《帝王世纪》数引此书。皇...
原创 皇... 皇位的传承,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事,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我们熟悉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父死子...
郭靖式爱国:先家后国,儒家由近... 一 我要揭发。 郭大侠并不是一直都在爱国,根据《神雕侠侣》和《射雕英雄传》记载,我发现,他有一段“非...
原创 为... 1955年,我军第一次组织大规模授衔,10位功勋卓著的将领,被授予元帅军衔。而10位元帅都是与毛主席...
原创 康... 圣祖康熙爷是大清的第四位皇帝,他不仅是大清的一代明君,更是历史上有作为的千古一帝。生在帝王家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