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偶尔知道了一个小故事,才发现康熙被人称为千古一帝并非无因!
创始人
2025-07-26 09:32:24
0

清圣祖,也就是康熙皇帝,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

说起康熙能登上皇位的原因也挺另类。古代流行天花病毒,康熙小时候也染上了天花,但后来好了。顺治皇帝去世之后,清朝皇室一商量,觉得这孩子不会有再夭折的风险,于是就把他捧上了帝位。

康熙也因为天花的原因,长出了一脸的麻子。所以不喜欢他的人,就叫他“康麻子”,喜欢他的人就称他为千古一帝。

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驱逐沙俄侵略军),也就此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

怎么评价康熙呢,就拿他和皇太极、多尔兖比一比吧!

清太宗皇太极重用范文程等文臣,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在打击明朝的同时也注重修炼“内功”,善用间谍,显得堂皇正道。

多尔兖与皇太极的注重“内功”相比,显得“机会主义”,进入北京之后,又在江南地区制造出了多起人间惨案。

依靠屠杀来维持统治的政权,后来都变成了民贼,最后被人民所打倒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这里就不举例了。

因此这个时候的清政权想长久存在,那是不可能的,是康熙改变了这个局面。

这里讲一个小故事。

康熙初年,康熙也知道没有几个读书人参加他的正规科举,但他还是开了几次恩科,那些名流、那些读书人不去,康熙就把这些名流给强行请去。

于是,这些名流们在试卷上乱涂乱画,有的写诗骂满清没文化,但康熙都忍了,大笔一挥,都让这些人全都考上,都封官、给职位。

因为康熙本人也知道,如果没有这些地方上的名流的支持,清朝就会快速倒台。

朝廷的规划、地方的治理,税务的征收、批文的来往,这些都需要读书识字的人来办,但当时朝廷里有那么多识字的人吗?

康熙不仅懂得人心,他还编了一部《康熙字典》。大量的明末旧文人、地主士绅、地方名流,也被康熙所感动了,于是纷纷地加入了清朝的统治阶层。

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个人还是能感受到康熙当时的难处,所以觉得这个人很懂政务,很懂人情,手段也很高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洪水涌入县城一金店首饰被冲走,...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 7月25日,陕西吴起县受洪灾影响,县城北洛河边部分商铺进水。网友发帖称,该县碧...
共和报:米兰将1800万欧报价... 直播吧07月26日讯 据意大利媒体《共和报》报道,AC米兰计划报价尤文中锋弗拉霍维奇,转会费1800...
原创 如... 笔者突然想到这个问题,还是从一篇讲“俄罗斯的GDP和中国一个省相当”的文章开始的。之前一直知道俄罗斯...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自从昭烈帝刘备魂断白帝城之后,蜀国朝政就由诸葛亮一个人一力承担,刘禅和其他大臣都处于彻底摸...
原创 安... 虽然说,黄巢起义才是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唐朝真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却是“安史之乱”。基本上,...
原创 项... 犹记得当年秦始王游于会稽,驾大船渡浙江,阵容威武庞大,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同一时空下,刘...
原创 明... 在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里,明军一直没能征服蒙古,反而这些蒙古骑兵和后金联合,打败了强大的明军,葬送了...
原创 黄... 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张颌同败军退守阳平关东。凯旋而归的黄忠兴奋地来到刘备面前,自信...
原创 战... 一座偶尔被发现的流沙墓埋葬了30多具盗墓贼的尸体,墓室内的陪葬品保存完好。墓主人以超人的聪慧得以珍贵...
原创 二... 战争是最残酷的一件事,因为它能使得一个国家面目全非,甚至是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且无论是战胜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