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数千年时间的流逝中,很多过去的生命都已经消失,我们只能通过史书上的记载来得知一二。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那些深藏在地底的秘密也逐渐出现在人们面前,而这些秘密将对后世有巨大的意义。当年,秦始皇祖母墓在我国西安现世,墓中出土一块神秘的头骨,中国学者认不出来,美国人速度一眼看出来,后来证实这是已灭绝的珍稀动物的遗骸。
一、西安挖出秦始皇祖母墓
当年,西安财经学院在修建新校区之时突然发现了一道奇怪的古墙。众所周知,历史上的西安曾是十三朝古都,地下安葬着无数的王公贵族,而后世更是出土过上千座古墓。因此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当地的负责人立马察觉到这可能又是一座千年古墓,于是立即叫来了专业的考古团队前来勘察。经过简单的挖掘,考古队就有了惊人的发现——这是一座规模巨大的秦朝单人陵园,大小仅次于秦始皇陵,是我国“第二大陵墓”。
随着挖掘的不断深入,古墓中的“惊喜”越来越多。只见整座陵园长550米、宽310米,占地面积达到了17.05万平方米,宛若一座都城一般,整体气势磅礴,处处充满了宏伟壮丽之势。而在陵园北区是墓室的核心部分,南区则是古代守陵者居住的地方,由此可见墓主人的身份必然不同凡响。随后墓中竟然还出现了只有天子可以乘驾的六匹马之车,这样的“天子六驾”昭示了墓主人的皇族身份,再结合墓中的文字,最终学者们确定了这座3000多年前的古墓就是秦始皇祖母夏太后的皇陵。
二、历史上的夏太后
夏太后本名为夏姬,年仅16岁就凭借着显赫的家世和出色的容貌嫁给了安国君当妾室。婚后她备受宠爱,不久就生下了儿子“异人”,后来异人登基为庄襄王,而夏姬就被尊为了“夏太后”。根据史料记载,当孙子秦始皇坐上皇位时,夏太后依旧神采奕奕,直到秦始皇20岁那年才走到生命的尽头。因此秦始皇对自己的祖母感情很深,由于祖母生前并非正室,不能与夫君合葬,所以秦始皇就在祖母过世后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皇陵来安葬她,而且将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都放在其中。
三、墓中出土神秘头骨
令人遗憾的是,这座秦始皇祖母墓曾不幸遭遇了盗墓贼的侵扰,导致很多文物早已不知所踪。不过,我国的专家依然从墓中挖掘出了众多有价值的东西,其中就有一块神秘的头骨。当人们看见这块头骨时都觉得惊讶不已,这并非人类遗骸,从骨头面部的獠牙可知,应该是某种动物的尸骨。但究竟是什么动物才有这样奇怪的头骨呢?在场的专家一时之间都犯了难。
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我国邀请了一些国外的学者共同研究。当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检测后,一眼就认出了头骨的“真实身份”。原来,这块头骨属于一个新的长臂猿属,而这种长臂猿早已灭绝,所以无人知晓它的真实面貌。在当时,这种长臂猿很有可能作为皇宫宠物,陪葬在了秦始皇祖母墓中。后来,我国的学者结合古籍《抱朴子》中“君子为猿鹤”的记载,将这种早已灭绝的珍稀动物命名为“帝国君子长臂猿”。
四、结语
秦始皇祖母墓中出土的长臂猿头骨对我国意义重大,它不仅让人们了解到秦朝特殊的祭祀文化,而且也给中国生物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发现。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我国的土地上曾出现和繁衍过各种各样珍稀动物,虽然有的生物早已被自然淘汰,但通过那些深藏在地底的遗迹我们仍然可以窥见它们的踪影。而这些发现不仅会让我们了解到更多古代的历史,而且也会让我们的知识体系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