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上方谷司马懿中计这个片段,诸葛亮将其诱入山谷后,用预先埋伏的火药和山上发伏兵,打了司马懿一个措手不及,断了他的归路。但是在司马懿即将被烧死的时候,天上下起了大雨,大火被扑灭了,惊魂未定的司马懿带领着残兵败将杀出一条血路,从上方谷逃走了,一旁的诸葛亮并没有派兵追杀,而是仰天大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是有意放走了司马懿还是没有能力再追杀了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根据《三国演义》剧情来看,司马懿可以说是诸葛亮多次北伐失败的拦路虎了,虽然不能取胜诸葛亮但他能拖,让诸葛亮常常粮草不济,从而加大了北伐的难度。为此诸葛亮对司马懿这样的对手十分头疼,一心想除掉他,也用了很多计策但效果一般。
为了除掉司马懿,诸葛亮想到了诱敌的办法,在上方谷这个地方设伏,如果一旦司马懿进入了上方谷,利用地形优势将他包围在谷内,谷口只需要派遣数百名士兵守住就好了,就这样,诸葛亮制定了相关计划,让魏延和马岱负责诱敌深入。
诸葛亮通过粮草引诱司马懿出战,一连诈败了数次,且从士兵口中探听到诸葛亮在上方谷押运粮草后,就决定立即动身,一面派遣大军攻打祁山大营,自己率兵去上方谷烧诸葛亮的粮草,想来一个让诸葛亮首尾不能相顾。
懿曰:“祁山乃蜀人之根本,若见我兵 攻之,各营必尽来救;我却取上方谷,烧其粮草,使彼 首尾不接,必大败也。”
蜀军佯装去救祁山,司马懿率兵杀往上方谷,魏延率领少数人马出战,多次诈败后司马懿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了上方谷内。担心有伏兵是司马懿先让前哨探明虚实再进兵,此时的魏延仅五百人,藏匿在谷中不知去向了。此时的司马师一句若蜀军堵住出口该当如何,司马懿恍然醒悟过来,但已经来不及了,大火烧起来,把他困在了上方谷。
但是此时诸葛亮运气比较差,上方谷的火没有烧多久,天空中就打雷下雨了,浇灭了诸葛亮精心布置的火油阵,让司马懿借着大雨带着士兵们逃了出去。那么此时的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兵追杀而是大喊: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不可强也呢?
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着,
哨马报说司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叹曰:“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其一,诸葛亮没有料到天空会下大雨,来干扰自己的计划,所以没有预先设置好下一步的动作,而那时自己身边又无兵可以调用,面对仓皇逃窜的司马懿他想追杀也是有心无力了。
其二,司马懿的对手马岱和魏延的兵马非常少,诸葛亮为了诱敌深入并没有给他们多少人马,再加上附近魏兵都在外围援救司马懿,兵或三五千一行,或一二千一行,兵力明显比诸葛亮要多很多。
张虎、 乐琳两位将门之子率军接应更加保障了司马懿后续的安全,郭淮、孙礼二将又在浮桥上和蜀军交战,拖住了诸葛亮后续大部分人马。分身乏术的诸葛亮明显感觉到自己已经无法阻止司马懿逃脱了,只能仰天长叹成事在天,他已经尽力了。
小说《三国演义》中很多剧情看似夸张,但仔细分析一下还是有理有据的。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的斗智斗勇也是小说中最为精彩的故事之一,颇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