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被低估的名臣——张之洞
创始人
2025-07-25 18:02:22
0

清朝是距今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因此对清朝的历史大家多少都能说上一些,而且相比起满族的那些人名,汉族人名确实更方便记忆,因此晚清四大名臣知道的人还是挺多。

但是这晚清四大名臣其实也没有官方的说法,一直比较主流的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但是如今在有些文章观点里面竟然看到一种说法,认为张之洞不配和其它三人并列,真是小看了张之洞对当时以及后世的贡献。

首先张之洞在上面四人里面,年龄本身就是最小的,比年纪最大的曾国藩小了二十六岁,接触到的新知识是更多的,办的洋务成果也是远远超过李鸿章的。

在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期间,武汉的发展一路超越天津、南京、广州,成为当时国内仅次于上海的大都市。他办的汉阳铁厂和汉阳兵工厂是真正做实事的重工业,比李鸿章当时洋务运动的得意之作江南制造局不知道强了多少。

毛泽东同志后来对张之洞有过一个评价:“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而且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依靠湘军得势,左宗棠也是受到曾国藩提携,三位都是靠着枪杆子得势,但张之洞和这三位完全不同。

张之洞本身就是知府之子,二十六岁通过科举中探花入仕,前面十几年都是言官,而且一直克己奉公两袖清风,对于李鸿章的贪腐品行以及主和政策都很看不上,常常弹劾李鸿章。

李鸿章还曾言:“香涛(张之洞)做官数十年,犹是书生之见也。”觉得张之洞是纸上谈兵的书生气,根本和自己这种为大清真正做事的人没法比,有种《大明王朝1566》里面严世蕃,那种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是在我的肩上担着的既视感。

张之洞得知此言也是反击到:“少荃(李鸿章)议和两三次,乃以前辈自居乎?”因为张之洞是坚定的主战派,当时的中法大战就是张之洞极力主张,后面又亲自请出老将冯子材获得了镇南关大捷。

张之洞虽然不是枪杆子出身,但是反而比淮军出身的李鸿章要更加主战,而且也一直在落实自己的主张。

当初武昌起义能获得成功,也是因为获得了张之洞的这份“遗产”。张之洞当时经营武汉留下的充足府银、大量军械、以及一支高素质和高觉悟的新军队伍,都成为了后面武昌起义能成功的核心因素。

张之洞这一生,克己奉公品行无亏,节俭不下于曾国藩;大兴洋务修路办厂,成果远超过李鸿章;中法战争不卑不亢,爱国不弱于左宗棠。

对大清而言,张之洞直到生命尽头都还在为国思虑,不愧于大清。对后世而言,张之洞努力的成果成为了革命的燃料,福泽于后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因为我国古典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都和皇室王室有们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便有了古代美女尽被...
原创 唐... 唐朝、后唐、南唐虽然都以唐为国号,但后唐与南唐并非唐朝皇室后裔所建。三个以唐为国号的王朝,只有南唐与...
原创 周... 周文王是周朝奠基者,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
原创 这... 1934年11月25日,中央红军打响了决定他们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湘江战役,也是长征中最为英勇悲壮...
原创 刘... 刘伯温是个忠臣,可惜出身贫寒的朱元璋在多年乞讨的生涯中养成了坚毅果敢的性格,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对于...
原创 “... 第四位:“厂公太监”汪直 汪直,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成化元年(1465年)镇压瑶族起义时,年仅5岁的汪...
原创 三... 三国时期除了蜀汉的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以及东吴的十二虎臣之外,其实还有很多战绩辉煌的将领。比如公孙...
原创 虽... 在了解古代历史人物时,除了可以通过历史的书籍来了解以外,很多人都是通过影视剧当中了解的,其中朱元璋的...
原创 4... 前言 1949年元旦,一向不肯服输的蒋介石,发表了一篇求和声明,国民党在大陆的政权,已经完全处于风雨...
原创 元... 中华上下五千年,少数民族曾多次尝试建立政权,蒙古人在中原大地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控制的大一统王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