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连杀了3位重臣?
创始人
2025-07-25 16:32:24
0

诸葛亮在蜀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诸葛亮在撑着蜀国的大半边天。

《三国志》载: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诸葛先生一死,蜀国几乎要塌了,此时的刘阿斗正需用人之际。那么他为什么要一连杀了3位重臣呢?难道他真的是愚昧之人吗?还是这三位重臣真的该死?我是小姐姐讲史,这个问题我来为您解答。

刘阿斗杀的这三位重臣分别是安汉将军李邈、车骑将军刘琰、中军师杨仪。

李邈死于狂傲和劣质的人品

李邈其实没有李朝、李邵和他早亡的弟弟有声望有才气,当时人称他们三兄弟为“李氏三龙”,但其中并没有李邈,因为他太狂了。

东汉末年,李邈是振威将军刘璋的部属,在牛鞞县当个县长。刘备攻下益州后,任命李邈为益州从事。

后来在春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刘备和下属官员举杯庆贺,李邈也在宴会厅,这是他第一次和刘备见面。李邈在此大刷了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他出语雷人,竟然谴责刘皇叔说:

“振威将军以为将军是宗室肺腑,委任将军前来讨伐敌人,大功没能实现,振威将军却先于敌人灭亡;我认以将军夺取鄙州,是很不合适的。”

刘备问:“如果你知道我这样做是不合适的,那么为什么不去帮助刘璋呢?”

李邈回答说:

“不是不敢帮助,而是实力不足。”

此时此刻,宴会场一片寂静,李邈面临掉脑袋的危险。这时诸葛亮挺身而出为李邈求情,他这才保住一条小命,同时也欠了羽毛扇先生一个人情。可李邈非但不报恩,反而倒打一耙,污蔑先人。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痛哭流涕,非常悲伤,他披麻戴孝,令全国为诸葛亮举行三天的哀悼。

李邈就在此时此刻黑了诸葛亮一把:

丞相亮卒上疏:“ ……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严可均《全三国文》(《蜀志·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

意思是:诸葛亮兵强马壮,虎视眈眈,‘五种权力大的人物不应该守边疆’。我常常担忧国家的安危。如今,诸葛亮死了,刘家江山保住了,西部边疆的战争也可停了,全国老少应该庆贺啊!

刘阿斗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聪明着呢,他一听这话,顿时怒气满腔,怒目圆睁:“来人,立刻将李邈这个小人关进大牢,即刻问斩!”

有句话说的好:“要想叫他亡,必先叫他狂”。李邈狂的无知,不识时局,狼子野心,想贬低诸葛亮抬高自己,企图登上诸葛亮之位。自己的恩人死了,尸骨未寒,他不但没有丝毫悲伤,而且还想着法去污蔑,利用。这种有悖人伦道德的人,刘禅怎会留他?

刘琰因多疑,口不择言犯上而死

刘琰,兴于嘴死于嘴。

刚开始他跟着刘备混世,因同为刘姓人,他攀亲攀故,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取得固陵郡太守之位,主要职责就是高级聊客,公关之类。刘禅继位后,这家伙平步青云一路凯歌,先是受封都乡侯,接着升任后将军兼任卫尉、中军师,再升任车骑将军,位高权重。主要负责皇宫的安保工作,最主要的还是陪聊,陪诸葛亮聊天。他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刘备的托孤大臣李严,让人羡慕让人恨。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一天到晚不干政事,吃穿用度都是最上等的,光刘府上下的丫鬟就有几十个,日日歌舞升平,刘琰还亲自辅导她们诵读东汉词赋家王延寿的名作《鲁灵光殿赋》。除此之外他还经常跟在诸葛亮屁股后面,领着千把个小兵,对下面的大臣挑毛拣刺,天性好斗,狂妄至极。

刘琰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弹劾托孤大臣李严失职罪,李严最终获罪被废为平民抑郁而死。更不要说朝中其他官员了,大家敢怒不敢言。

可是一物降一物,蜀汉前军师魏延可不吃他这一套,两人经常斗嘴置气,魏延虽然斗不过伶牙俐齿能言善辩的刘琰。但他不服输直接找诸葛丞相评理,诸葛亮几句责备制服刘琰,那家伙写了一封长长的忏悔信,认罪态度诚恳,这才保住官职,被遣回成都。刘琰哪受过这窝囊气,他在吵架斗嘴上从未输过,这次他在斗嘴上赢了魏延,但却是失败者的结果。从不服输的他大受刺激,变得有些神经质了。

234年(建兴十二年),刘琰的老婆胡氏进宫向太后祝贺新春,因其漂亮嘴巴甜,太后喜欢就把她留在宫中陪聊,一聊竟是一月有余。时间一长刘琰在家开始胡思乱想起来,竟坚决认为老婆与后主刘禅有关系。

等妻子回来后他不依不饶,逼妻承认和刘禅的关系,还动私刑。他叫下人用 鞋底狠抽胡氏的脸,过后一封休书把胡氏赶出刘府,胡氏不甘屈辱状告刘琰。消息传得天下皆知,官府当然知道刘琰污蔑朝廷是大罪,为了保阿斗颜面最终定为:下人不是责打女主的人,脸也不是鞋子该打的地方!

就这样刘琰被拖到闹市剁了脑袋。敢给皇帝扣这种帽子,他若不死,是想让皇帝向天下万民默认自己是个淫人妻子的淫棍吗?

刘琰死后第二年,中军师杨仪自杀。

杨仪虽然很有才干最终死于自己的性格——小肚鸡肠,自私狭隘

《三国志》记载:“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

杨仪投奔关羽后被任命为功曹,关羽介绍他见刘备,经过面试交谈刘备很喜欢他,征召他为左将军兵曹掾,后升为尚书,他这样的性格不好与人相处,曾与博学多才简朴清高的的刘巴不和。被调为弘农太守(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跟着诸葛亮征战沙场。在那里又和魏延不和,二人动不动就想拼刀子。

杨仪不受重用,心中气愤不平,还到处叨叨。

杨仪跟随诸葛亮北伐,操心各种要事,出谋划策,精心部署,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杨仪率领部队退回,他遵守诸葛亮的遗命杀掉魏延后,并没有得到理想中的官职——接替诸葛亮执掌朝政。

他万万没想到诸葛亮生前留有密函给刘禅,早安排好了他的职位。密函中说,杨仪心胸狭窄,性子急躁又嫉贤妒能,万不可重任,让刘禅拜蒋琬为丞相。

当杨仪到京城后,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到现在竟得了个中军师的官职,没啥权利,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他整日满腹牢骚,像个怨妇,害得朝廷官员都躲着他走。

有一天,他是在憋不住了就跑到费祎家里,释放负能量。他对费祎说:

“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今人追悔莫及”。

言语中已经明说要投奔曹操。

费祎一听立刻给刘禅打了小报告,刘禅怒发冲冠,要剁了杨仪的脑袋。在费祎的求情下,刘禅饶他一命将他贬为庶民,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杨仪妒忌嫉恨朝中一些人,就上书给刘禅控告。

“上书诽谤,辞指激切”。

刘禅看后,忍无可忍,直接派人捉拿杨仪,杨仪自知回天无力,抹脖子自杀了。

“杨仪以当官显,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杨仪因心胸狭窄,导致在官场混不下去,身陷绝境仍放不下功名利禄,如果杨仪能淡泊功名,审时度势怎会有这样的惨局?

总结:刘禅杀这三个大臣,可谓杀的不冤,也从中见证刘阿斗并不傻,对君子小人,是非曲直还是有分辨能力的。可惜他不懂治国之道,后期不理朝政,宠信宦官黄皓,把国家玩的风雨飘摇,在极度衰弱之时被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分兵进攻,刘阿斗只好流着悔恨的泪水投降了老邓,成了悲催的末代皇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原创 赵... 一句“纸上谈兵”把赵国大将赵括打上了军事史上被反复提及的反面典型标签。但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如果我们...
一千年美名一千年骂名,宋襄公究... 苏轼之中国的大文豪,在中国一般用大文豪形容的,恐怕也就只有李白和苏轼了,文人虽多如过江之鲫,但大多都...
原创 慈... 在历史的很长时间里,有好多未解之谜。今天呢,咱们要把慈禧太后床铺的秘密给弄清楚。为啥她的床铺就只有1...
原创 孟...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人的指挥下,先后通过苏中战役,宿北战役,莱芜战役,...
雍正帝传召朱元璋后裔,晋封为一... #我的宝藏头条作者# 雍正二年,朝廷下旨急诏正定知府朱之琏进京觐见,随即册封他为一等延恩侯,世袭罔替...
这里曾是清朝停尸房,聂荣臻反而...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作为新任市长的聂荣臻面临着一个特殊的选择。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有一处名为...
钓鱼岛上隐藏的三大秘密,日本人... 前言 中国地大物博,海洋资源丰富, 其中,东海的钓鱼岛一直引得日本多年来虎视眈眈。 最近,日本再次蠢...
原创 论... #民国历史# 笔者曾长期认为,由于孙中山生前未确立接班人问题。蒋介石是孙的接班人并不成立。但近期研...
原创 9... 976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统一中原并建立了宋朝。作为一代开国之君,赵匡胤在位时励精图治,敦厚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