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三桂造反失败后,康熙真的已将其灭族了吗?其实还有遗漏
创始人
2025-07-25 16:32:19
0

说起吴三桂,也是个妙人。他先是背叛大明,而成为清朝的“走狗”,然后又背叛大清,但人家可没像吕布一样成为“三姓家奴”,而是自己揭竿而起封了帝。虽然最后因造反失败被大清清算,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吴三桂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也给明清两代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吴三桂成为枭雄的代价却是其家族两次被清算。先是李自成因败于吴三桂与清军的联手,而将吴三桂的父亲、兄妹等人一一杀死,后是因造反失败被康熙满门抄斩。

两次清算的结果就是吴三桂家族几乎无一幸存者,从此在历史中不见任何痕迹。而在世人的眼中,关于吴三桂家族的记忆也随着吴三桂被清算而消失了。然而背后的事实却并非如此。

清史专家李治亭教授在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马家寨进行一番实地考察后,确定马家寨就是吴三桂后裔与陈圆圆的归隐处,并根据考察成果写成《陈圆圆后传》一书。根据《陈圆圆后传》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李治亭教授确定马家寨即为吴三桂后裔隐居处的依据在哪里。

首先,马家寨尚有吴姓族人一千多名,他们都自称吴三桂为“老祖宗”。马家寨地处天高地远的贵州,远离中原,这意味着吴三桂的名声即便再大,也很难传到马家寨。而马家寨吴姓族人之所以人人都知道老祖宗的名号,是因为吴氏家族的“秘传人制”在发挥作用。秘传人制即每代都设一名秘传人,通过口传将吴氏家族的历史代代流传下去。

吴三桂死后,清朝官方档案就再也见不到吴氏家族的历史了,而秘传人制就填补了这个空缺,将之后一段空白的历史延续了下去。

其次,马家寨随处一家吴姓厅堂上都写着“延陵”的堂号,而吴三桂的别号正是“延陵将军”。这不是巧合。延陵原本是个地名,而且历史悠久,春秋时就是吴国的属地,最重要的是延陵便是吴氏的发祥地。

我们知道古人一向比较看重家乡籍贯,所以吴三桂和马家寨吴姓族人才会对“延陵”二字情有独钟。而马家寨吴姓族人不直接以“吴三桂”的堂号来纪念其老祖宗,也有躲避朝廷追查的考虑。

通过专家学者各方面的综合考证,基本可以确定马家寨的吴姓族人就是吴三桂的后裔。那么问题来了,正史记载吴氏家族遭遇满门抄斩,难道其中还有漏网之鱼不成?那这条漏网之鱼会是谁呢?

据马家寨吴氏传人吴永鹏的讲述,他们都是吴三桂之子吴应麒的后裔。不对,吴应麒不是吴三桂的侄子吗?好家伙,历史并非如此。原来吴应麒是吴三桂的妾杨氏所生,而吴三桂的正妻张氏偏偏与杨氏不对付,杨氏病死后,因为张氏不愿接纳吴应麒,所以吴三桂就把次子吴应麒交给了兄长吴三凤抚养。等到吴应麒长大成人后,又回到了吴三桂名下。

那么吴应麒又是怎么成了漏网之鱼,躲到了天远地偏的马家寨呢?原来吴三桂兵败后,吴应麒并没有回到昆明,而是偷偷来到了马家寨与陈圆圆会合(马家寨原本是陈圆圆的避难点,此前吴应麒就来过一次),从此定居下来。为了躲避朝廷的追剿,吴应麒此后都没有走出过马家寨,甚至他还名字改成了“吴启华”,真正过上了隐迹埋名的生活。

另外笔者再补充一些陈圆圆的信息。陈圆圆出身歌妓,后来成了吴三桂的王妃,但是清军攻入昆明后却没有发现她的踪迹。所以就有学者认为陈圆圆在昆明投河自尽了,哪里能想到陈圆圆在马家寨活得好好的。

陈圆圆因帮助吴氏家族延续了血脉,而为其后人所尊敬。陈圆圆后来老死于马家寨,吴应麒及其妻子为其立了碑,一代传奇不再。而吴氏家族得以在马家寨继续繁衍下去,直至今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步入改革开放新时代。 次年,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边画了一个圈,将沿海...
原创 红...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会师川西:战略抉择与艰难前行 ...
原创 司... 这篇文章介绍了《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69章作者的一些观点,特别聊到了司马懿的家族及其姻亲关系...
原创 他... 北宋时期的秦桧,因反对金人册立异姓而被掳到北方。在此期间,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此人是金太祖完...
原创 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谋与智谋交织成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卷。其中一些毒计,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它们不仅体现了...
原创 七... 在抗日战争中,有这么一支部队,他时常冲在战争的第一线,并且在多次战役中,功勋彪炳。历经无数次大大小小...
原创 朱... 导读:朱元璋为朱棣亲手剥橘子,马皇后知道后脸色大变,急忙让朱棣逃命 大家好,欢迎来到老陈讲历史,每天...
原创 曾... 1960年,一男子走出牢狱,望着远处的天空,不由心生感慨,他曾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名中将,人称“头号杀手...
原创 诸... 提到诸葛亮北伐,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确实,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六出祁...
原创 欧... 欧洲的条顿骑士,原型是医疗兵,直到现在还存在于欧洲 古代中国和欧洲都极为注重骑兵的运用,但与中国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