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朝第一将檀道济:并非万里长城,而是一道“纸糊”的墙
创始人
2025-07-25 09:02:13
0

檀道济:并非万里长城,而是一道“纸糊”的墙,他辜负了宋武帝刘裕、宋少帝刘义符两位帝王。

436年,宋文帝处死檀道济及其8个儿子,刘裕留下来的4位辅政大臣,至此全部被处死。

檀道济死前,长叹一声:“汝自毁万里长城。”

自毁长城这说法,来自檀道济,这是他留下来的“痕迹”。

除了“万里长城”,檀道济还有“三十六计”,为人所津津乐道。

那么,檀道济真的这么厉害吗?万里长城,檀道济配得上吗?

从檀道济一生来看,他是一道“纸糊”的墙,与长城差距太大。

檀道济的军事能力,究竟怎样?刘裕时代,檀道济排名前十,但进不了前五,只能说一般。

檀道济打仗稳妥,不轻易冒险,如果有优势兵力,不至于溃败。兵力不足,也会保存实力。

王镇恶、沈田子、朱超石、朱龄石、傅弘之、蒯恩,都比檀道济厉害多了。

418年,刘裕糟糕的人事布局,长安众将自相残杀,关中得而复失,便宜了赫连勃勃。

名将死在关中,南朝宋开国就缺乏帅才,檀道济自然就是第一名将。

宋少帝刘义符、宋文帝刘义隆时代,檀道济是仅有的帅才,可惜不得重用,也不放心用他。

檀道济的悲惨结局,除了宋文帝猜忌,主要是他本人立场不坚定,皇帝觉得靠不住。

420年,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宋,史称“南朝宋”。2年后,刘裕打算北伐,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刘裕驾崩前,选17岁的刘义符为储君,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为辅政大臣。

徐羡之、傅亮是文官,谢晦、檀道济的军事能力比较强悍。其中,檀道济最特殊。

檀道济曾经是东宫的属官,一直辅佐太子刘义符,算是亲信。刘裕选檀道济,是为了给刘义符一份保障。

423年,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率20万大军攻打虎牢关,毛德祖只有几千人,难以招架。

毛德祖坚守待援,檀道济近在咫尺,却害怕北魏骑兵的强大,不敢去救援,甚至袭扰敌军营垒都没胆量。

檀道济率兵北伐,目的是抵御北魏,此时却当了吃瓜群众,让毛德祖非常恼火。

檀道济坐视不救,毛德祖守卫八个月,最终兵败被俘虏。檀道济也灰溜溜回来,真对不住“万里长城”之说。

檀道济回朝后,徐羡之、傅亮找他谈话:“皇上不听话,整天吃喝玩乐,我们要履行霍光、伊尹的职责。”

刘义符不愿意受制于辅政大臣,更换了金陵许多官员。徐羡之等人不满意,决定效仿霍光的故事,废立皇帝。

檀道济反对,不希望破坏规则,让徐羡之不要走到这一步。

徐羡之、傅亮坚持,檀道济料想自己也拦不住,最后还是答应加入他们的阵营。

刘裕给刘义符的这份“保障”,成为了他的催命符。檀道济不能坚持立场,还当了操刀手。

424年,刘义符在一艘船上游玩,累了就睡大觉。此时,檀道济率兵冲了进来,击杀皇帝身边的护卫。

刘义符本想反抗,无奈势单力孤,很快就被檀道济俘虏。

废了刘义符,徐羡之等人还觉得不放心,以防日后他对自己不利,干脆将他处死。

诛杀刘义符的同时,弟弟庐陵王刘义真也被杀害。如此,刘裕两位寄予厚望的儿子,都死于辅政大臣之手。

杀了皇帝,就得册立新君,究竟该选择谁呢?辅政大臣想到了刘义隆,也就是后来的宋文帝。

刘义隆坐镇荆州,手握重兵,也非常担心辅政大臣对自己不利。傅亮到来,刘义隆带着自己的僚属大哭,询问两位兄长的情况。

傅亮觉得很为难,也跟着一起哭,诉说刘义符的无理取闹,也希望刘义隆能不负众望,继承武帝的基业。

刘义隆在4位辅政大臣支持下,进入金陵,却提心吊胆。此时,辅政大臣也担心,毕竟他们杀了皇帝,心虚。

徐羡之带头,4位大臣上奏,要求归还朝政,回家养老。刘义隆不给,说自己没有什么经验,一切都靠辅政大臣,就跟之前一样。

刘义隆、辅政大臣,都在试探对方,了解对手情况。刘义隆地位不稳,还不能表态要亲政,却做了一些准备。

官员安排,刘义隆没有进行调整,但宫廷侍卫则换成了自己人。这也好理解,先保证自身安全,以免成为刘义符第二。

檀道济、谢晦依然领兵在外,防备北魏。徐羡之、傅亮则在朝中,继续执掌大权。

2年后,刘义隆决定收回权力,徐羡之、傅亮也愿意放弃,辞官回家。但是,刘义隆并不满足,他需要消灭辅政大臣。

诛杀辅政大臣,徐羡之、傅亮不难对付,但谢晦坐镇荆州,一旦起来反抗,也够刘义隆喝一壶。

为此,刘义隆决定拉拢檀道济,让他站到自己这边。

刘义隆告诉檀道济:“当年杀少帝,主要是徐羡之的罪过,你只是迫于局势罢了。如今,应诛灭奸佞,戴罪立功,则既往不咎。”

檀道济权衡利弊,决定抛弃自己的盟友,选择支持刘义隆。如此,徐羡之、傅亮轻易被消灭。

谢晦不愿束手就擒,在荆州起兵反抗。刘义隆派檀道济西征,攻杀叛军。

檀道济打不赢北魏,但对付谢晦还是没问题,叛军很快就被消灭,刘义隆控制了局势。

刘义隆能掌握实权,檀道济功不可没,但毕竟是立场不坚定的人,也没存在的必要。

436年,刘义隆病重,担心檀道济成为司马懿第二,且檀道济儿子辈能人众多,也是十分忌惮。

刘义隆想解决隐患,便召檀道济入宫商议军务,借此机会将他擒拿,斩草除根。

檀道济的妻子很担心,阻止檀道济入宫,让他做好准备,以防不测。谁知,檀道济过于自信,不认为刘义隆会动手。

自信往往付出代价,檀道济及其8个儿子被刘义隆处死。檀道济叹息:“自毁万里长城”。

纵观檀道济一生,军事能力还可以,但还达不到“万里长城”级别。檀道济的所作所为,更像一道“纸糊”的墙,一碰就倒。

檀道济,终究是辜负了宋武帝刘裕、宋少帝刘义符,他起不到“保障”作用,还跟徐羡之、傅亮、谢晦一起,坑死了少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千... 李斯自从与赵高合谋,将秦始皇之死秘不发丧,矫诏令公子扶苏与大将军蒙恬自杀,就一步步落入赵高的陷阱,最...
原创 《... 题记:近来追剧,不小心就看到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发现剧中多数地方跟清朝实际情况非常相似,包括很多细...
原创 曾... 晚清四大名臣,每一位都堪称传奇。但曾、李、左、张四人中,论功勋和影响,还是首推曾国藩。曾国藩字伯涵,...
原创 国... 十四年抗战谱写出无数英雄史诗,战士们的鲜血冲刷了过去百年的屈辱历史,也为祖国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官婉儿之死:才貌双绝却无政治...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暴卒,外界传言是韦后和安乐公主下的毒手,企图学武则天临朝摄政,眼...
原创 皖... 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曾发动一场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谁也没想到,哪怕有外敌侵略的情况下,他还敢冒天...
原创 此... 如果此人不死,三国早就统一了,哪里还有曹操刘备的事儿!你知道这个能一统三国的人是谁吗? 能一统天下...
原创 江... 在中国的革命历史长河中,无数英勇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他们的无私奉献铸就了新中国的辉煌。在这群璀璨的星...
原创 按... 包拯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包拯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国力最鼎盛的仁宗时期,他一生宦海几十年,当过的...
促技艺传承 助文化传播(暖闻热... 常 晋 【人物】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馆长王文旺 【故事】王文旺出生于河北武邑县一个农村木工世家。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