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杀年羹尧,这6个人谁是最大“推手”?不是张廷玉,而是老14
创始人
2025-07-25 08:02:06
0

年羹尧,这个名字在清朝历史上可谓是如雷贯耳。他曾是雍正皇帝的得力干将,权倾朝野,被封为“西北王”。然而,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将军,最终却落得个凄惨的下场,被贬为守城门的杭州参将,最后甚至丢了性命。

雍正帝手握大权,明知年羹尧跋扈骄横,为何迟迟不动手呢?直到最后才下定决心除掉他。到底是谁推动了这场杀局?是张廷玉,还是另有其人?

一、张廷玉:明哲保身的职场之神

张廷玉作为雍正朝的头号智囊,深谙官场之道。故事发生在雍正问他:“年羹尧真的该死吗?”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了雍正很久。雍正迟迟不杀年羹尧,表面上是为了保全功臣之名,不愿背负“杀功臣”的骂名,实际上他顾虑的更多。

首先,雍正担心清流文官的逼迫。杀年羹尧容易,但如果屈服于文官的压力,那就意味着皇权受挟,这是雍正绝对不能容忍的。再者,年羹尧手握西北兵权,他的存在可以制衡八爷党和老十四。只要年羹尧活着,雍正手中就有一张底牌。

所以,张廷玉的作用更多是分析利弊。在雍正问他“该不该杀年羹尧”时,张廷玉并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而是仔细分析:“年羹尧的功绩固然不能抹杀,但他的罪状也确实堆积如山。”这些话为雍正最终下定决心提供了参考,但张廷玉并非真正的推手。

二、李卫:机智的暗示者

李卫与年羹尧之间原本并无太多交集,但他却是最早在雍正面前提到年羹尧可能有“反心”的人。李卫在与雍正讨论摊丁入亩时,顺便提到了年羹尧的跋扈。李卫道出了当时流传的民间传言:“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这句话让雍正心里起了疑虑。

尽管李卫的提醒没有直接推动雍正下杀心,但这一句民间传言埋下了怀疑的种子。雍正开始重新审视年羹尧的行为,开始怀疑他是否有心谋反。李卫的这句话无疑加重了年羹尧的罪名,成为雍正心中无法忽视的一根刺。

三、孙嘉诚之死:引发风波的导火索

孙嘉诚的死,是整个事件中的重要转折点。当年羹尧在西北嚣张跋扈,甚至杀了上级派去的钦差孙嘉诚时,事情开始恶化。孙嘉诚作为雍正派去监督年羹尧的人,本应平息局势,推行火耗归公的新政,结果却死于非命。

孙嘉诚的死,让雍正不得不正视年羹尧的“无法无天”,甚至一度将年羹尧贬为杭州将军。但尽管如此,雍正依旧没有下杀年羹尧的决心。孙嘉诚的死虽然是导火索,却未能成为真正的“推手”。

四、清流文官:步步紧逼的正义者

清流文官群体一直以来以“正义”自居,他们极力弹劾年羹尧,要求雍正严惩。甚至在孙嘉诚死后,文官们集体上奏,要求将年羹尧置于死地。他们不仅为孙嘉诚设灵堂,还表示只要年羹尧不死,灵堂就不撤。

面对这样的压力,雍正当然不愿轻易屈服。他虽然贬了年羹尧,但心中对清流的步步紧逼感到不满。雍正不想被文官挟制,因此更不愿因为他们的压力而动杀机。清流文官们的“正义”,反倒让雍正更加犹豫。

五、老八:推波助澜的阴谋家

年羹尧的死,对于老八来说,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他通过联络各省督抚,暗中推动弹劾年羹尧的奏折。这些奏折虽然并不能直接左右雍正的决定,但确实为弹劾年羹尧的舆论添了一把火。

老八在孙嘉诚灵堂上的一跪,更是让局势变得复杂。这一跪不仅是在清流文官面前做样子,表明他站在正义一方,还试图利用这次事件进一步瓦解年羹尧的势力。

但老八的计谋并没有完全奏效,雍正仍然没有直接对年羹尧动手。可以说,老八的算计虽多,却没能真正推动雍正杀年羹尧。

六、老十四:真正刺中要害的人

真正让雍正下定决心杀年羹尧的,是老十四。太后临终时,老十四频繁在她耳边挑拨离间,让雍正对他的恨意加深。太后的死,更是加剧了雍正的怒火。

而在一次争吵中,老十四直接讽刺雍正:“我哪能和年羹尧相比?他坐的可是皇阿玛的御座,吃饭要传膳,睡女人还要翻牌子。”

这句话彻底刺痛了雍正。他突然意识到,年羹尧的僭越行为已经人尽皆知,甚至到了人人谈论的地步。年羹尧已经成为雍正统治的巨大隐患,不再是简单的功臣骄横,而是潜在的叛逆者。这让雍正意识到,必须尽快处理掉年羹尧,才能避免更大的威胁。

老十四的讽刺,不仅揭露了年羹尧的僭越行为,还让雍正明白了他不能再继续容忍年羹尧。自此,雍正对年羹尧动了杀心。真正推动雍正下决心的人,不是张廷玉,不是李卫,也不是清流文官,而是老十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屏南县工人文化宫“工有茶馆”等... “工有茶馆” 等你来品 夜晚清风徐来 “工有茶馆”宛如时光的隐秘花园 竹桌竹椅古意盎然 茶香在空气中...
原创 太... 朱元璋自视为最勤勉、最负责任的君主 关于这一点,他经常对子女和臣下自夸 很是自豪和骄傲 而且他还自视...
人为什么不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人们相信历史总在重演,毕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人们也相信人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毕竟“我们从历史...
原创 慈...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句话形容了清朝时期的封建主义之强权,要想保住脑袋,就得遵循朝廷立下的规...
原创 大... 在古代什么女人最尊贵?大家都知道,当然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真当上皇后那个滋味未必好受...
原创 此... 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朱元璋谋士的故事,提到朱元璋谋士,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开国军事刘伯温。刘...
原创 6...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朱元璋历经千辛万苦,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等几个对手,最终打下了明...
原创 9... 军人需要绝对的服从命令,因此,即便是那些曾经在战场上施暴的日军,等到二战日本宣布投降后,他们很多还是...
原创 一... 人物:李引贵家族 李引贵,南安县芙蓉乡(今南安市梅山镇竞丰村)人,出生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
原创 “...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怕的一件东西 就是鬼 ,鬼这个字在我国千百年来都是 很恐怖 的一个词,当人去世之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