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有人将秦朝的覆灭归于赵高,若没有赵高此人,秦朝会如何发展呢?
创始人
2025-07-25 07:32:24
0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首位皇帝秦始皇以诸侯秦国之身,出崤函,并六国而发展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也是我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只可惜这个大一统王朝存在的时间太过短暂,只历经两帝一王(秦始皇,秦二世胡亥,秦三世秦王子婴),仅仅延续了不到十五载的年月便迅速走向了覆灭。

而致使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关键人物莫过于一则家喻户晓历史典故中的主人公——指鹿为马,近身侍奉秦始皇二十余年的宦官赵高是也。尽管秦王朝的灭亡不完全是因为赵高,但若不是他在秦始皇病逝东巡途中后怂恿少公子胡亥和左丞相李斯废长立幼,发动篡权夺位的沙丘之变,秦王朝也不至于会如此迅速般覆灭。

秦二世胡亥即位后,赵高倚仗自己是胡亥老师,又是从龙功臣,仗着秦二世的宠信以权谋私,玩弄权术,陷害忠良大臣,残害公子公主,阿谀奉承,巧言令色,成为万人之上的中丞相后又在朝堂上以鹿为马,故意嘲弄秦二世,又一次大肆清洗朝中反对其言行举止的大臣后,彻底专权国政,实行更加残暴的苛政。

为此百姓被征调劳役,戌边等徭役任务更加频繁,赋税也更加沉重,而且稍有些许失误,甚至都无过错的情况下还会被治罪处刑,轻者牢狱之灾,皮肉之痛,重则筋骨尽毁,横死于集市,以至于苛政,暴政之下激起越来越多的人反抗,不久后秦朝便走向了覆灭。

距离秦朝灭亡之时,秦始皇不过才病逝不到三年时间,偌大一个集权大一统封建王朝就这般迅速化为历史云烟,着实可惜,赵高此人也着实可恨!

那么若没有赵高此人,秦王朝还会不会迅速灭亡?今后又会如何发展呢?

若没有赵高此人,沙丘之变就不会发生,而这一变故可以说是秦王朝迅速覆灭的导火索。

天下百姓素问贤明的秦始皇长公子扶苏正是在这一事件中遇害,随后昏庸无知,整日只顾贪图享乐,纵情声色的少公子胡亥继承了帝位,成为秦二世,紧接着在其老师赵高的撺掇下,蒙恬、蒙毅等忠良大臣和秦始皇三十多位子女接连遭到残害,直接导致本就处于崩溃的秦王朝又一次动摇了统治根基。

之后秦二世在老师赵高的奉承下退居深宫不理朝政,自此秦朝开启了赵高专权的时代。就连同为沙丘之变中拥护胡亥继位的从龙功臣,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丞相李斯求见秦二世都难得一见,而且最终还在赵高的陷害下被诛家灭族,遭受极刑惨死于秦都咸阳集市,当然李斯落得如此结局也只能说是自作自受。

赵高专权国政,尤其是指鹿为马事件发生后,朝堂上的忠良大臣,大才士子基本被清洗干净,留下的大多只是趋炎附势之徒,而以赵高为首的这些人又怎么能治理好整个大秦帝国呢!都是各扫门前雪,以权谋私,中饱私囊,最终只能是天下百姓来买单,受苦受累的还是生活在底层的大众黔首。

苛政暴政达到了极点,自然就会激起群愤,为此除关中之地,崤函之东关外各地陆续爆发了此起彼伏的反秦浪潮。自陈涉、吴叔在大泽乡率领九百余名前往北方渔阳戌边的戌卒在行至大泽乡合谋杀死押解的将尉官吏率先反秦后,受秦之苦已久的各地百姓便纷纷响应,反秦呼声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推翻了这个历史上首个大一统封建王朝。

赵高作为秦末专权者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进程,若没有此人,秦朝必然不会如此迅速般走向覆灭。

若没有赵高,秦朝会如何发展?

若没有赵高此人,秦王朝迅速覆灭的导火索沙丘之变就不会发生,一向以宽仁,贤明著称的秦始皇长公子扶苏就不会遇害。

毕竟沙丘之变的另外两个核心人物秦始皇少公子胡亥和左丞相李斯在未听从赵高游说怂恿之前,压根就没有废长立幼,篡位夺权的想法,更别说切身实地的付诸行动。

赵高游说学生胡亥时表示:陛下现在驾崩,只给长公子扶苏留下了一封书信而并未给诸位公子留下封王遗诏,若长公子回到秦都便能立即即位称帝,那时你连一点封地都没有,这该怎么办呢?

此时胡亥虽然贪图享乐,但心性尚且不坏,直接回曰表示:这有什么不对的吗!贤明的君主最了解臣子,作为父亲,也同样最了解儿子,父亲在临终前没有下诏分封诸位兄长姊妹,那我也没什么说的,理应如此。

接着赵高又再次游说,而胡亥依然反对,并以不忠不孝,无能来反驳老师赵高,表示废长立幼是不义,不听父亲诏令是不孝,才能浅薄,见识浅陋而在他人帮助下勉强称帝是无能,此三件事皆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即便即位称帝,天下百姓也不会服从自己,而且还要使自己身处险境,而国家也会因此灭亡。

从胡亥回曰赵高这几段话中可以看出胡亥在成为秦二世之前,心性不仅不坏,也懂得礼义廉耻,大是大非,若不是赵高几次三番的游说怂恿,死亡逼迫,怕是断然不会做出弑兄夺位自立的大逆不道行径。

相比起尚且年少的公子胡亥,年逾古稀的左丞相李斯对于赵高的游说更是几近反驳,并且以道义,圣贤,诸侯的前车之鉴来劝说赵高改变主意,也是引以为戒。

可见若没有赵高此人,心性不坏的公子胡亥和身为人臣,明辨是非曲直,忠孝礼义的左丞相李斯也不会被怂恿一同参与谋划了沙丘之变。

历史的进程将会如此发展:秦始皇病逝沙丘后,其生前专门下诏留给长子的书信会如期送往上郡,扶苏闻声将兵权交给大将蒙恬,快马加鞭赶回秦都咸阳稳定局势,等待巡游车队回銮,公布丧事,举行葬礼,顺位继承,即位称帝。

紧接着扶苏会对行政机构和施政措施上存在的弊端和不利因素进行改动,施以仁政治国,毕竟扶苏曾经对于父亲坑杀数百传播谣言的方士都会担心天下百姓不安,又如何不知道繁重的劳役,军役和沉重的赋税才是对王朝兴衰至关重要的不利因素,天下百姓若是能安居乐业,秦王朝又如何不能发展成一片繁华盛世呢!

而且天下百姓素闻秦始皇的长公子生性宽仁,向来贤明,正是他们心中所期盼的任君,对于扶苏即位称帝自然是满心欢喜,而秦王朝不仅不会迅速灭亡,还会即将步入盛世。

结语:

即便在扶苏这一世无法实现高度繁荣的盛世,但只要后世君主本性不坏,又没有心怀野心的大臣专权,至多不过再历经两世,秦朝必定能发展进入盛世,延续数百年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能像秦始皇所期望那样,一直传承下去,直到万世。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谢谢大家的支持。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太... 朱元璋自视为最勤勉、最负责任的君主 关于这一点,他经常对子女和臣下自夸 很是自豪和骄傲 而且他还自视...
人为什么不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人们相信历史总在重演,毕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人们也相信人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毕竟“我们从历史...
原创 慈...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句话形容了清朝时期的封建主义之强权,要想保住脑袋,就得遵循朝廷立下的规...
原创 大... 在古代什么女人最尊贵?大家都知道,当然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真当上皇后那个滋味未必好受...
原创 此... 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朱元璋谋士的故事,提到朱元璋谋士,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开国军事刘伯温。刘...
原创 6...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朱元璋历经千辛万苦,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等几个对手,最终打下了明...
原创 9... 军人需要绝对的服从命令,因此,即便是那些曾经在战场上施暴的日军,等到二战日本宣布投降后,他们很多还是...
原创 一... 人物:李引贵家族 李引贵,南安县芙蓉乡(今南安市梅山镇竞丰村)人,出生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
原创 “...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怕的一件东西 就是鬼 ,鬼这个字在我国千百年来都是 很恐怖 的一个词,当人去世之后人...
原创 诸... 诸葛亮是否会用兵?这个问题两千年来争论不休,主要都是因为陈寿在《三国志》中写的那一句“盖应变将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