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泥泞和冰雪让德军寸步难行?事实并非你想的那样
创始人
2025-07-25 03:02:08
0

5

全文共2046字 | 阅读需5分钟

绝大多数军迷都会听说过一个广泛流传的「传说」:苏联那破烂泥泞的道路条件和寒冷的冬季严重阻碍了德军的脚步,最终让苏联红军成功击败了德军。这种观点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军事论坛上也时常出现,堪称是一个 国际传说」。

但是,德国人真的是因为在苏联的泥泞中吃了瘪,才导致侵略战争失败吗?

德国人都是傻子吗?

很多军迷认为 德国人对苏联的路况信息不甚了解,就贸然入侵,导致在战斗中失利」。但德国人并不傻。要是希特勒手下的将领都那么蠢,怎么可能差点把英国人赶进大西洋里去。从解密的纳粹档案来看,德国不仅知道苏联的路况信息,而且还非常了解。

德国军方制作的苏联道路地图

在德国驻苏联大使馆武官提供信息并组织绘制的一份地图中, 明确标出了苏联至少604条高速公路和165座关键桥梁的详细信息。在对一部分战略要道进行描述时,更是深刻地体现出了德国人在细节上过于较真的性格。

例如德国人描述的莫斯科-明斯克高速公路,除了基本的信息外,还详细列出了该道路的施工细节:表面是10厘米厚的沥青,第二层是碎石,第三层是鹅卵石……

此外,哪些高速公路只有部分路段铺设了沥青路面(例如莫斯科-列宁格勒),哪些公路在雨季会陷入泥泞,哪些桥梁正在施工或者已经使用多年有安全隐患,这些几乎全被德国人记录在册。显然,德国人并不缺乏对苏联路况信息的了解。

德军装甲部队

泥泞中的德军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苏联国土广袤,高速公路不可能覆盖全境。当德军入侵苏联领土后, 超级烂的路况」仍然是一个摆在面前的重大难题。但要说它让德国人束手无策,那就太夸张了,德国人还是有些办法。

1942年1月,德国国防军第257步兵师负责防守苏联西南部战线的巴文科沃地区。虽然苏军的进攻在1月底暂时停止了,但该师的指挥官卡尔•萨克斯非常清楚,一旦进入春季回暖,冰雪融化后将把当地的道路变为一片泥沼,而这时的德军将面临更加艰巨的考验。因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 Hilf dir selbst!」意为 靠自己」。

他知道,融雪季的泥泞将导致各个地区部队之间的连接,将被切断至少数个星期,因此他火速下令要求各部重新在地势较高的地区修建掩体工事,避免被泥浆与河水淹没,并及时疏通当地的排水系统,避免水流堆积形成泥沼。

同时,他下令要求各个部队从积雪中开出一条道路,并用就近取材的木材和石料对道路进行简单的加固,如果被泥水淹没,则需要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汇报并在道路前后安放警示牌;此外,他还抛弃了许多人鼓吹的机械化运输工具,改用骡马、当地居民甚至战俘等轻型运输手段进行物资运输……

德军士兵与冻在泥地里的坦克

这并非个例, 当时德军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应对泥泞道路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甚至还专门用两个德语词用来描述: Schlammperiode/Schlammzeit」(泥泞期/泥泞的时间)。 面对泥泞,德国人已经有了充分的经验,而面对冰雪,德国人同样有着足够的信心。

冰雪中的德国人

巴巴罗萨行动中,即使气温骤降、雨雪交加,德国也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1941年10月底,德军对图拉展开进攻,11月,德军猛攻蒂赫温地区……当然,德国人并不是不惧严寒,而是他们认为有办法可以对抗严寒。

恶劣道路带来的麻烦

根据1942年2月德国第五军团向第三机动化师下达的指令,德军在冬季期间至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禁止在道路上停放车辆和坦克,避免车辆无法启动或被大雪封堵导致道路无法通行;其次,车辆在冰雪或泥泞道路上行驶时,车速不能超过25公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再次,大量使用轻型的雪橇车或拖车运输沉重的物资,用骡马运输较轻的物资,避免卡车在道路上翻车或陷入坑中无法前进;最后,对道路进行尽可能的施工,铺设干草、木板等填充物以让人和车通行,而那些难以通行的道路则需要进行封堵和警告,以防哪个倒霉蛋 误入歧途」。

泥泞中的德军车辆

这些措施基本上来源于德军对当地人的咨询和自己的经验,而事实证明这些措施还是相当有用的。德军第三机动化师在维亚兹马驻防期间,成功地顶着严寒和泥泞击溃了苏军的反攻,并保障了自己的士气和战斗力不受影响。不过,也正是因为该部队表现出色,在1942年夏季被调拨到南方军团,参加了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在该战役中损失惨重。

不过,冬季气候也并非完全没有给德军带来影响。 由于德军各部行动步伐不协调和事前准备的不充分,许多必要的补给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运抵前线部队手上。例如士兵们急需的防寒服、坦克和车辆需要的防冻润滑液等等。1941年底,纳粹德国军需部长爱德华•瓦格纳也不得不承认,德军正在面临 深冬气候的威胁」。

被神话的泥泞和冰雪

客观上来看,德国军队确受到了泥泞道路的影响,也面临着严寒的威胁,但这些因素影响有限,并非决定战争的关键原因。真正决定战争走向、将德国侵略者赶出苏联的, 是那些同样在冰雪和泥泞中奋战的三千四百多万名苏联红军战士,是那些面对纳粹侵略者而依然勇于反抗的苏联民众

泥泞中互相帮助的德军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提摩西•帕特里克所说,鼓吹所谓 天气和环境让德国走向失败」的人,其根本目的是在淡化、抹消苏联红军战士们在二战中的贡献,是在为纳粹的失败找 合理的借口」,更是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报刊舆论与“粤变”后陈炯明形象的塑造——以《南侨月报》为中心考察

国军11个师六天六夜疯狂进攻,塔山阻击战解放军是怎样打赢的?

1922—2022:漫谈中国动画一百年

中国吃鸡极简史

诸葛亮赵云联手,都扛不住马谡失街亭,蜀汉第一次北伐到底输在哪?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投稿邮箱:zggjls01@126.com

邮发代号:28-474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脚大仙分享:上博东馆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雕塑馆9 南北朝雕塑篇之四 上博东馆常设展 花脚大仙分享 中国古代雕塑馆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历...
云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三钱六分... 云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三钱六分》是中国近代货币史上一枚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银元。它不仅见证了清朝...
原创 她... 前言 “别看她是个女同志,她可比一般的男同志还要厉害,是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啊!” 这是毛主席对军中一...
原创 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城意义重大,非特殊情况不会搬迁,可翻开尘封的历史画卷,我们会发现,在中华文明的起...
原创 犹... 视频加载中... 华人vs犹太人:谁更聪明?一场智力之争引发的思考 最近有学者对比了华人和犹太人在M...
原创 甄... 以前,把罪犯流放到边远苦地那可是常有的事,尤其对那些犯了重罪的。皇帝们就是喜欢让人去那种地方。 今天...
原创 赵... 赵云吕布一生从未受伤,为何关羽常受箭伤?刘禅在其死后说出真相 世人皆知三国群雄逐鹿中原,赵云、吕布、...
原创 “... 他的故事鲜为人知,他的人生惊险而传奇,他的贡献卓越而伟大。虽然他的生命已经凋零,但他的名字与功绩不应...
原创 贞... 简介:李世民(公元599—649年),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在唐朝的建立过...
原创 有...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骊山老母,又称作“骊山姥”“黎山老母”,其全称有“无极老母”“无当圣母”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