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学大师不赞成毛主席一决策,三十年后却感叹:毛泽东实在了不起
创始人
2025-07-24 22:02:41
0

梁漱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外国思想界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

他曾与毛泽东有过多次接触,可以说,他们俩

一个是思想界的名人,另一个是政界的巨人,

在各自领域都是分量极重的人物。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

梁漱溟与毛泽东竟然是同一年出生的,

年龄的相同和对一些事物尤其是国家事物的看法一致,为他们之间几十年的交往打下了基础。

梁漱溟出身于仕宦之家,他最初的思想和作为,受其父亲的影响颇大。因其深邃的思想和过人的才华,他在极年轻的时候就受到蔡元培先生的赏识,并应蔡先生之聘,担任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就在梁漱溟当上北大教授的第二年,毛泽东也来到了北京大学,成为图书馆的一名管理员,并在他后来的岳父杨怀中先生家中认识了梁漱溟。

确切地说,这个时候,梁漱溟并没注意过毛泽东,一个北京大学的堂堂教授,自然不会去注意一个小小的图书馆管理员,倒是毛泽东很为梁先生的睿智和博学多才而折服。

梁漱溟与毛泽东真正的相识相知,是在20年后,梁漱溟第一次上延安,向他十分想见的“毛主席”请教。那次,他们曾经有过两夜长谈。

梁漱溟是对抗日战争的前景迷惘,而向毛泽东请教的。

梁漱溟面对他心目中的伟人,颇有些拘谨,他正襟危坐,倾诉着他对时局的分析和他的悲观与失望。

末了,他凝视着毛主席,诚恳地说:“我是到延安讨教来的。中国前途如何?中华民族会灭亡吗?”

毛泽东认真地听着梁漱溟的每一句话,边听梁漱溟倾述,边观察他,分析他的心态。

毛泽东知道,尽管梁漱溟对时局很悲观,但他并没有绝望,至少他是对共产党人抱着一线希望的,不然,他就不会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到延安来求教了。

想到这,毛泽东就用坚定的语气说:“

中国的前途大可不必悲观,应该非常乐观!最终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只能是这个结局,别的可能没有!

毛泽东坚定的语气和沉稳的态度,给梁漱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次与毛泽东的深谈,梁漱溟就被毛泽东的智慧和理论而深深折服了,这也使他坚定了支持共产党抗日的决心。

可以说,是毛泽东使梁漱溟不再徘徊,毅然站在了中共的立场上。从这位中共领导者身上,他也看出了共产党的希望、抗日战争的希望和国民的希望。

建国后,毛泽东没有忘了梁漱溟,只要有机会,他都要约梁漱溟长谈,或交流看法,或切磋理论。

毛泽东对梁漱溟的尊敬,令梁漱溟颇觉欣慰,倒不是因为他为攀上这个“高枝”而沾沾自喜,而是

从这个领袖身上,他看出了这个党、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的希望,他也对这个执政党寄予了厚望:民族之兴衰,在此党之一举了。

因此,梁漱溟也集中了他的思想,经常思考着国之大计,以期为共产党献计献策。作为新一届新政协委员,他经常应毛泽东之邀去谈话。

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前夕,毛泽东约见了梁漱溟,征询他的意见。

此时毛泽东出兵援朝的决心已定,从他的内心来说,他是希望得到梁漱溟的支持的。

但让毛泽东始料未及的是,谈到朝鲜战事时,梁漱溟却深感不安,他说:“战事迫近东北,必将危及中国,那时,可怎么办?岂不是又要民不聊生了?”

毛泽东安慰他:“不用担心。现在中美之间还没有打起来,但硬是打到你的头上,又怎么办?只有还击,以牙还牙。”

梁漱溟始终不赞成毛主席出兵朝鲜这个决策:“新中国刚刚成立,就卷入朝鲜战争,与美国人直接打仗,后果会怎么样呢?依我之见,这绝非上策,还请主席三思。”

毛泽东没想到梁漱溟对这场伟大战争,会抱如此不积极的态度,他没有批评梁漱溟,但这次谈话却是不欢而散。

第二天,林伯渠约请梁漱溟吃饭,也就出兵朝鲜问题再次征求他的意见。林伯渠说:“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考虑再三,做出决策,不出兵不成。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全国总动员。”

梁漱溟说:“既然此事现在已经决定,我自当一致拥护而无异意。”

话虽这么说,但从中不难看出,

梁漱溟作为一个大知识分子、所谓的“中国最后一个大儒”,对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远远比不上高瞻远瞩的毛泽东。

值得一提的是,在朝鲜战争爆发30年后,也就是1980年,美国学者采访梁漱溟时曾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在你心目中,最伟大的中国人是哪一个?

梁漱溟沉思片刻后感叹道:“

最伟大的中国人,恐怕还是毛泽东。他实在了不起,只怕历史上都罕见,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人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人... 《——【·前言·】——》 宋朝,常被人们讥讽为“军事软弱”的代名词,似乎连一场简单的战斗都难以打赢。...
原创 秦... 漫漫人生路,感恩一路同行,您的“关注”,是我更新最大的动力。 -【引言】-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原创 姜... 姜子牙兴周800年,他为何不保周朝900年呢? 世人皆知姜子牙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建周,开创了延续8...
原创 孙... 孙中山,这位带领中国走向共和的伟大革命领袖,1925年在北京病逝后,关于他的死因,长期以来人们普遍相...
原创 汉... 文| 伊力 编辑| 伊力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西汉朝的第七位皇帝,其在位期间为汉朝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
原创 王... 王翦可是跟白起、李牧、廉颇一起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哦!他一辈子都在为秦国统一全国使劲儿,立下了超级...
打造多元魅力释放博物馆活力 近期,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完整展示了距今3900年至4300年的陶寺文化考古发掘与研究成...
原创 国... 大家好,我是图哥图说,创作不易,欢迎大家点点上面关注,有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创作动力! 白崇禧,...
原创 他... 他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将,去世后,不仅大陆举国悲痛,就连海峡对岸的蒋介石也为他大摆灵堂。他是一个坚定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