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25日,这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发布了一项重要命令,宣布将红军前敌总指挥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进而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而八路军的总部就设在山西五台县,虽然此后曾多次变换驻扎地,但基本上都没有离开山西境内。
也就是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他们领导下的八路军部队是以山西为立足点,启动抗日战争战略的。
这就引出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话题——为什么八路军抗战要以山西为起点呢?山西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通过分析当时全国的抗战形势,尤其是山西的各方面条件,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将山西作为抗日战争布局的立足点,是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的军事战略安排,具有多方面的考量。这样的军事战略安排,正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
其一,山西地理位置优越
稍微懂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地形是战争中的重要因素,地势的利用对战争有着重要的影响。
毛泽东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深知地形对战争的重要性,并善于利用地形来取得胜利。
从地图上看,山西与陕西接壤,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最便捷的地方,因此从山西出发是合理的选择。
此外,山西自古有“天下形势”之说,它的地势高于河北平原,可以实现居高临下俯瞰周边,具备天然的地理优势,有利于阻止日军向西扩张。
其二,山西存在复杂的政治矛盾
众所周知,军事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日军的进犯侵害了山西省主席阎锡山的利益,使他不得不与日本鬼子拼命抗战。这种政治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在抗战初期,阎锡山虽然失去了大片领土,但仍然掌握着一支实力较强的军队。蒋介石任命阎锡山为第二战区总司令,负责山西和察哈尔两省的军务,但同时也对他进行掣肘。
阎锡山明白日军的野心,也了解蒋介石的小心思,他知道凭借自己的晋绥军无法阻挡日军的铁蹄,因此急需中央军队的支援。
毛泽东洞察到了阎阎锡山的困境,他意识到山西是一个具有抵抗力的据点,可以作为八路军的基地。
通过与阎锡山的合作,八路军可以得到山西地区的支持和资源,并在这里建立抗日根据地,为日军的西进提供有力的阻击。
其三,山西拥有丰富的资源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在战争中,能源是至关重要的,煤炭是军事工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军队运输、供应的重要资源。
八路军选择在山西建立根据地,可以依靠山西的煤炭资源,为自己提供稳定的物资保障。此外,山西还有其他的农产品和资源,可以为八路军的生活和作战提供支持。
其四,山西具有人民支持的潜力
山西地区人民普遍受到日本侵略的压迫和苦难,他们渴望自由和解放。八路军积极与当地人民沟通和联系,动员他们参与抗日斗争,形成人民战争的局面。
毛泽东深知人民支持的重要性,他在山西建立的抗日根据地中,注重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和抗日宣传,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由此可见,八路军选择从山西开始抗战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山西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军事和地理优势;山西存在政治矛盾,需要八路军的支援;山西拥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八路军提供物资保障;山西人民具有抗日斗争的潜力,可以成为八路军的有力支持。
因此,毛泽东决定以山西为起点,展开八路军的抗日战略,这一决策在战争中取得了重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