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母亲被项羽烹煮,王陵跪行2里多路祭拜,然后投汉,助刘邦定天下
创始人
2025-07-24 16:02:48
0

越来越多的史书典籍,将各路历史铺陈在世人面前,唤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无限好奇。其中,代代辈出的英雄事迹最为人称道。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王陵,正是辅佐刘备的祖先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朝的一人。但在他身上,“项王怒,烹陵母”的悲剧也曾发生。面对项羽的凶残,王陵又选择了什么道路呢?

项羽

秦末起义

在中华历史上,秦朝以苛刻的规章制度而出名。

当时的皇帝信奉“法家”之道,用一条条法令桎梏住人民。谁料这框架日渐狭隘,沉重的赋税徭役,无疑将百姓推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久而久之,面对官员们的剥削,弱小的百姓苦不堪言。

人民的苦痛落入了无数能人异士之言,叫人无法坐视不理。终于在秦末时分,诸如陈胜、刘邦、项羽的有志之士纷纷扛起“灭秦”的大旗。王陵也是其中的一员。

秦始皇

出身豪族的王陵与刘邦同为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自幼时起,王陵就备受刘邦的敬爱。

但王陵对这位“弟弟”,却有几分轻视。待刘邦占领咸阳之后,王陵不愿同他为伍,自发组建军队,两者起初并没有交集。

虽同为起义军,不同的势力对未来有着不同的展望。

一方面,刘邦一心匡扶汉室,恢复汉朝“刘”姓的皇室地位;另一方面,也有项羽一样的霸王自成一路,心怀大志,欲自夺天下。而起初的王陵自成一派,无心投汉。

刘邦

项王取母

当时,王陵的家境涵养为他赢得了许多名声,身为起义军领袖的项羽也听闻了王陵的名号。若有此人相助,岂不如虎添翼?抱着这种心理的项羽产生了拉拢王陵的想法。

但要如何笼络王陵呢?王陵同项羽一样身为领袖,身份对等,需派遣使者才可见上一面。再者,项羽的目的是让王陵成为自己手下的一员,而非简单结盟,这并不是什么易事。

陷入苦恼中的项羽,想出了一个“特别”的计谋——既然难以说服王陵,何不从王陵的家人入手。于是项羽命人“请”来了王陵之母。

自己的母亲被项羽接走,对王陵而言无疑是一种挑衅与威胁。于是王陵立刻派使者前去打听项羽的意图,才知晓项羽企图招降自己。

老夫人没有还手之力,纵然心中有着一万分不情愿也不得不踏入项羽军营。项羽请王陵之母出面,说服王陵“主动”归顺自己。

王陵的母亲并非无知百姓。身为豪门的妻子,她的心思惊人的敏锐。

此时此刻,项羽口中的“请求”不过是修饰场面的客套话,而王母已然身陷项营,无论答应与否都会成为项羽同王陵谈判的有力筹码。此等“小人之举”,令王母十分气愤,与岂能让儿子为了保全自己而依了项羽的要求呢?

在使者临走之际,王母暗中托付使者传达口信:“请替我告诉王陵,要小心地侍奉汉王。汉王是个宽厚的长者,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而有三心二意。我以一死来给你送行吧。”

话毕,王母果断拔剑自刎,命丧项营。

殷红的血液化为一股泉水,流入王母生前的滴滴清泪之中,刺痛了使者的眼。即使身为女儿身,王母的坚决果断仍旧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剑兴亡决,斯言寄远人。中原谁共逐,天子岂无真。义莫从新主,恩堪断老亲。至今留墓草,如报汉家春。”后世的人们为纪念这位女中豪杰,做下了如此的诗篇。

在如今的徐州市王陵路,“王陵母墓”默默竖立在那里,供后世之人祭拜缅怀。

如今的她已然成为一种符号,为历朝历代的巾帼英雄一样受人景仰。此等识大体、知大义的女性,值得为后世铭记。

古往今来,女性总是难以在史书上留名,但她们的果敢坚定难以抹去。

“英雄”从不是男性的专称,“弱如病柳”也不失女性的真正面貌。无论男女,新时代的我们更应以大义为重,放眼大局,为国家在世界立足出一份力。

跪面母墓

这出乎意料的发展,令项羽勃然大怒。王母一死,项羽与王陵交战一事不可避免。

心胸狭隘的项羽露出了丑恶的獠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王母的尸体放入热锅之中泄愤,令人心惊胆战。

母亲的谆谆教诲,让王陵潸然泪下。此后,王陵谨遵母亲的遗愿,跟随刘邦加入了“匡扶汉室”的行列。在刘邦的援助下,王陵终于报仇雪恨,项羽一世“西楚霸王”的美梦终于落幕。

对平民百姓而言,“王陵”这两个字仍旧稍显陌生,但他的孝顺却在后世广为流传。

项羽

项羽命丧乌江后,王陵大仇已报,终于有颜面去见母亲一面。漫漫二里路,常人一走也要踏上六百步才能到达目的地,王陵却跪行两里路祭拜母亲。

汗水如瀑布从王陵额上倾泻而下,混着泪水落在泥地上。每一步、每一跪,都让王陵想起母亲的音容笑貌。于是,疼痛慢慢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只是无尽的空虚与悔恨。

徐州百姓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位大人物竟会当街跪行,感到十分诧异。

得知真相后,无人不感到动容。他们就这样看到这么一位英勇男儿,带着被泥地磨出汩汩鲜血一路前行。他声音中的嘶吼,却不是因为肉体的疼痛,而是浸满了失去母亲的切肤之痛。

深受感动的徐州人们,将沾染了王陵血肉的的道路命名为“王陵路”。如今的我们踏上那片土地,王陵的孝行仍旧历历在目。

回望历史

如今再回望这段历史,令人百感交集。

其一,王陵的孝道为人称道。

作为儒家的理念之一,“孝”作为仁之根本,一直居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宝座之上。父母的养育之恩,叫人没齿难忘。

其二,王陵之母的自刎警示人们以大局为重。

古代,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挖苦排除,毫不气恼,因为他深谙大局。若是两人相斗,只会让敌人有机可乘。此后,廉颇意识到自己错误后甘愿“负荆请罪”,成全了“刎颈之交”的佳话。在课本上,俩人的传奇仍在传递,给予后世源源不断的鼓励。

其三,最让人可惜的,还是项羽的死亡。

自称“西楚霸王”的项羽,无疑是位生性豪迈的英雄,世间对他的评价往往两极分化:一方面,项羽勇猛无畏、有情有义,有着“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和“挚爱虞姬”的铁骨柔情。

另一方面,他刚愎自用、蛮横霸道,让尸骨未寒的王陵母亲遭受烹煮之殇。

李白用“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描绘了秦王的喋血勇猛,这又何尝不是项羽的真实写照呢?比起对手刘邦,生于武道世家的项羽太过自负蛮横,以至于落得人人叹息的下场。

也有人说,项羽是被女人蛊惑才误了大事,但一个人的命运不是他人可以轻易改变的。

项羽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走向悲剧。与其说虞姬阻碍了项羽的成功,不如说虞姬为项羽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霸王别姬”的故事,至今仍在人们的口中跃动。

这样的悲剧,怎能不叫人惋惜。

历史从不仅仅只是供人们消遣取乐的故事,而是以各人各事告诫后人的锦囊。王陵的人格魅力,也将助“孝”永世流传,扎根人们心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尼...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五月,清军进行了收复中国领土的第二次雅克萨之战,面对坚城,决定筑长围困 之...
原创 西... 拿破仑曾经说过,这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
原创 2... 三国时期的猛将有很多位,他们个个都是勇猛异常,名满天下。他们的战绩也是十分可观,关羽千里走单骑、赵云...
原创 萨... 编辑说起萨尔浒之战,那可是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此战不仅奠定了后金也就是未来清朝的前身将近3...
毛主席的这张照片气场强大,旁边... 毛主席的这张照片气场强大,旁边的三个女同志,投来欣赏的目光。这张照片拍摄于1954年,拍摄地点是武汉...
原创 慈... 众所周知,晚年的清政府早已不是当初的辉煌时刻。也正是如此,当时的中国对于西方列强来说无疑是一块东方肥...
原创 项... 韩信在古代的时候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那才华和抱负都是在加入了刘邦的阵营之后慢慢的施展开的,虽说刘邦对...
意大利专家发现:“威尼斯之狮”... 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12日报道,“威尼斯之狮”雕像长久以来一直守护...
原创 1... 陕北延安从1935年10月19号,毛主席率领主力长征红军落户陕北吴起镇开始,直到1948年3月23号...
生活质量:明代社会史研究的深化 魏聪 “生活质量”是一个后起且综合多种学科视野的概念。就目前明史学界的研究现状而言,有关明朝人生活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