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常看电视的人,应该对戴笠和毛人凤两人很熟悉。每当看到这两人,军统和中央统的勾心斗角甚至兵刃相交也会历历在目,当然也会知道戴笠对军统的绝对领导和毛人凤管不住中央统的手下。
说起军统局,我们会首先想起戴笠这个人,而说起中央统,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不是头子毛人凤,而是陈氏二人。沈醉自己的日记中是这样描述的:原军统局长,居然跟着乱党起义了,蒋介石知道后把毛人凤骂了个狗血喷头。当然,通过不停的解释。毛人凤也顺利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然后毛人凤便派沈醉去刺杀前局长。
而沈醉却并不买账,他甚至觉得比起刺杀参与起义的老局长,倒不如给毛人凤先干掉。为什么这样说呢?
要知道此时军统局的局长并不是戴笠,戴笠就没有做过军统局长,他一直担任的是副局长。因为蒋介石生性多疑,他不会把权力交给一个有能力的人,他会常名和实两方面相互制约。
其实,戴笠不止不是军统局长,他的军衔还是一个小小的少将。为什么说呢,因为光军统一处,少将就至少有八个,大家了解到的戴笠中将身份是戴笠死后追封的。
谁敢相信,国民统治时期的特务巨头戴笠,居然只是一个少将军衔。一代枭雄戴笠,几乎可以说是他一人撑起了整个军统,这样的一个人,却再蒋介石的权计下,仅仅做了一个少将,想想都令人不满。
继续说回咱们的主线剧情。其实沈醉要暗杀的那个老局长是贺耀祖,贺耀祖那时被任命陆军中将,且为军统局长。
大家知道,1949年12月9日爆发了云南起义。而早在8月13日鲁汉将军便发动了权力起义。参与权力起义的人中有原军事统计局局长贺耀祖,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交通部长。
贺耀祖在回忆录中写道:“蒋介石得到消息后,打电话给毛人凤,骂他。他说他没有做好预防工作,他命令他立即派间谍去香港,杀死一些领导人,以表明毛仁凤仍然有控制内部的能力。”
毛人凤被骂得血淋淋,然后又被抓瞎了眼:这位著名的“墙头草”最大的性格特征是“忍”、“等”、“狠”。但无论毛人凤多么冷酷、笑里藏刀,刺杀贺耀祖任局长时的军统局老局长几乎是不可能的,毛人凤只是一名总书记。他们的经验和能力不在同一水平。
但毛人凤不敢照老蒋说的去做,他去了云南,把这个烫手山芋扔得好不痛快:“你曾经计划暗杀李宗仁,而且计划很好。现在只有你能把贺耀祖这单做好!”
接到这个命令后,沈醉自然觉得,一万只羊驼飞驰而过:“我是局总部总务处处长,我想要权力,权力和金钱。我过着美丽舒适的生活,你派我去云南当少将。现在你想把我推到火坑,杀了你比刺杀军统的老局长容易多了!”
在军局里只能听一个人的话,但那个人不是毛人凤。即使把军事局改成保安局,毛人凤也当了局长(当初他也是副局长,郑洁敏也是局长,直到1947年12月5日),我心里只有一个局长,这个局长不是毛人凤。
从他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出谁是沈醉心中受人尊敬的人:“当时云南站我的化名是常念农,后来的化名是吴崇玉。这两个名字是1948年5月我成为云南站长后改的。”云南游击司令部成立后(司令员是沈醉,他被任命为中将),每次特务单位负责人被召集开会,总是以吴崇玉的名义。”
毛人凤已经被任命为安全局局长,但是所有人都听戴笠的话,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一石二鸟得的计划:让别人醉酒刺杀军统局老局长贺耀祖。功劳是毛人风的,贺耀祖的老部下只故醉酒;如果他失败了,黑锅就是沈醉扛的。最好是喝醉了。刺杀贺耀祖成功后,贺耀祖的侍卫当场将其杀害。
结语:毛人凤狡猾而自负。他知道刺杀贺耀祖就像刺杀鲁汉:“我当时真的不想认真执行这个命令,因为一旦发生冲突,我就会成为这场冲突的牺牲品。”面对“忍”、“等”和“狠”,毛人凤醉心的应对策略是推、拖、找困难。等他真的不耐烦了,就直接杀了毛人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