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范疆张达刺死张飞,难道张飞没有大帐卫士吗?
创始人
2025-07-23 20:32:33
0

喜欢研究三国历史的人,一定对张飞这样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是比较熟悉的,演义中张飞杀猪的出身,以及正史中对张飞出生豪门世家的记载对比,形成强烈反差,让人们对张飞这个角色的兴趣更加浓厚。

那么张飞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有人说最后张飞之死就是因为张飞过于暴躁才会导致的,是不是真的如此呢?张飞之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其中是否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张飞之死

在《三国演义》中对张飞之死的记载是比较详细的,不仅记载了张飞是被谁杀害的,同时把杀害的原因以及杀害张飞的地点都记录得十分详细,让人对张飞之死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下边我就来再次重现一下张飞在三国演义当中的死亡场景。

话说张飞这个人,因为本来就是杀猪身份出身,而且没有什么学问,所以平时做人比较简单粗暴,并且性格很是狂躁,喜欢喝酒骂人和打人,只要自己喝醉了或者不高兴的时候,就会肆意蹂躏手下,这种行为引起刘备重视,刘备经常劝诫张飞,可是毫无用处。

张飞继续我行我素,手下对张飞越来越恐惧,再也没有了之前对张飞的那种忠诚度,尤其是在关羽死后的一件事情,彻底激怒了手下。在关羽去世之后,张飞十分冲动,前往激怒刘备,希望刘备能够和自己一起去为关羽报仇。

刘备手下大将,比如诸葛亮等人都劝诫刘备不要冲动,可是张飞却冷嘲热讽,言语间充满对刘备的不满和挖苦,刘备也是性情中人,就答应了张飞请求,要和张飞一起联合起来去为关羽报仇。

张飞得到刘备应允之后,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他需要尽快准备好作战所需要的武器设备,命令自己手下张达和范姜(素有范疆、范强之说去准备。时间紧,任务重,范姜与张达两人简直手忙脚乱,可依旧觉得是无法完成任务的。

两人跟随张飞多年,对张飞的性格比较熟悉,只要张飞不开心,一定会责罚两人,轻则毒打两人一顿,重则可能会要了两人的小命,为了防止自己被张飞收拾,范姜与张达两人打算先下手为强,给张飞一点颜色看看。

他们所谓的颜色,就是要直接把张飞灭口。两人有了这种想法之后,就开始了精密计划,要知道以两人的实力,想要在张飞清醒正常的时候杀掉张飞,那断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两人只有将张飞灌醉,趁其一醉不醒的时候,出其不意将其杀害。

张飞向来喜欢喝酒,此时适逢关羽去世,张飞内心十分不愉快,再加上即将为关羽报仇,张飞为了筹备这场战争,压力颇大,所以也想借助酒精的麻醉来释放一下自己,于是张达、范姜两人一约张飞,张飞就愉快答应,与两人喝了一个痛快,一直到烂醉如泥,才被送到帐中休息。

夜半时分,张达与范姜两人谎称有紧急情报要向张飞汇报,于是去到张飞帐中,看着张飞已经烂醉如泥,两人觉得机会来了,于是手持匕首,一人一刀迅速刺进张飞胸膛,张飞大叫一声,随即命丧黄泉,两人自知继续留在蜀汉是活不下去了,于是迅速逃跑,投奔了东吴孙权。

一代“万人敌”张飞,就这样在酒后草草结束了自己生命,简直就是可悲可叹,于是很多人都比较好奇,以张飞这样的身份,难道帐中就没有士兵保护自己?范姜、张达两人居然能够轻松杀掉张飞,然后还逃之夭夭,明显有些说不过去啊,究竟两人是如何杀掉张飞还能逃之夭夭的呢?

根据这些怀疑与疑问,我们继续翻开正史《三国志》的记载,想要在陈寿笔下了解到事情真相,可是陈寿除了对张飞的身世记载给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告诉世人张飞可不是什么世代杀猪之人,而是三国时期的豪门世家,有着显赫的家族背景,他也不是什么浅陋粗俗之人,而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

既然张飞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那么为何张飞还会被张达和范姜轻易杀害呢?这一点《三国志》中没有给出准确答案,甚至陈寿对张飞去世时候的场景描写也比较简单,仅仅就是说了张飞在酒醉之后被张达与范姜所杀,杀完张飞之后两人就逃跑了,至于是不是在帐中杀害张飞,还有杀害张飞的时候身边有没有守卫,都没有详细记载。

事情研究到这种程度,很多问题就陷入了一个死胡同,究竟张飞是在什么环境之下被张达与范增杀害的呢?杀害张飞的时候他身边是否有守卫的士兵呢?范姜与张达在杀害张飞之后,又是如何迅速逃跑的?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继续来进行深入分析。事实上根据张飞在去世之前的身份地位来看,毫无疑问张飞身边是有很多守卫士兵的,这些士兵要么是张飞自己的人马,要么是刘备专门派去负责守护张飞安全的人马,不管是哪种情况,这些守卫都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明明有这么多守卫的士兵,范姜与张达为何还能杀掉张飞之后又迅速逃跑呢?很明显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守卫张飞的士兵都被两人收买了。如此重要的职位,居然这么轻易就被两人收买了,背后是不是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为何范姜张达能够杀掉张飞

由于《三国志》中对张达与范姜杀害张飞的过程描述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可以借鉴一下罗贯中笔下的细节描述,从对范姜、张达两人杀害张飞的原因表面来看,其实两人之所以要杀害张飞,主要就是因为张飞交给他们的任务过于繁重,在仓促的时间条件下,两人无法完成任务,所以但心被张飞治罪,因此才想要杀人灭口以绝后患的。

当然这个原因还是比较充分,两人好不容易才能走到那个地位,如今却可能因为一件原本就无法完成的事情而葬送自己小命,甚至就算是完成了这个任务,最后盲目去为关羽报仇,实际上也是一种送命的表现,不管是前进一步还是后退一步,两人都可能会命丧黄泉,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与其留下来送了小命,还不如杀掉张飞,以此作为投奔东吴的筹码,岂不是一件好事呢?

正是在综合考虑利弊之后,两人才最终决定杀掉张飞的,于是靠着自己平时经营的关系以及钱财,疏通了张飞身边的那些守卫士兵,最后将张飞灌醉,出其不意将其杀害,随后迅速逃往东吴。

从表面上来看,整件事情基本上就是这个模样,可是我们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会发现事情似乎还是有些不太合理,为何张飞身边的守卫士兵那么轻易就被张达与范姜收买了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钱财的问题么?

很显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就算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蜀汉的大政治环境下,其实还是没有那么容易出现这么多贪生怕死之徒的,这些人能够轻易被两人收买,并且还是大规模被收买,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些士兵也想要张飞去死。

这就更加让人费解了,好好的一个张飞,为何手下都想要让他死呢?实际上只要我们结合张飞本人平时的为人,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就比较容易搞明白这个问题了。

最开始我就说过,张飞平时对待自己的下属态度是比较恶劣的,只要自己不高兴,或者是喝了一点小酒,就会无条件惩罚手下,惩罚手段要么就是毒打一顿,要么就是杀了手下,这样的做法刘备都经常劝诫张飞,叫他要亲近贤臣,远离小人,以免自己最后被小人所害。

张飞一直没有意识到刘备这些话的深刻含义,还以为只要自己和蜀汉的高层搞好关系(关羽是敌视高层,但对手下很好,张飞与关羽刚好相反),一切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可谁也没有想到,张飞最后居然是被手下所杀。

长时间对手下进行欺负、打压,很多张飞的手下都已经对其失去了忠诚,有的仅仅是畏惧与害怕,作为一个领导人,要是仅仅想要靠着自己的残忍手段去震慑手下,那明显是不会长远的,在自己实力足够雄厚,并且历史背景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也许尚且有作用,一旦自己实力出现问题,且历史背景发生改变之后,情况就迅速不一样了。

当时的张飞,急于为关羽报仇,这种冲动本来就是不明智的,大家都看在眼里,有了关羽之死,对蜀汉内部的士气影响是十分严重的,现在正处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结果张飞还要贸然提出这种送命的想法,大家当然是不想跟着张飞一起送命的。

手下抓住机会,想要杀害张飞,对于那些权力地位都比较小的守卫士兵来说,只要能够避免一场战争,或者说是避免被张飞责罚,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因此他们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考虑到平时张飞的所作所为,最终所有对张飞的不满全部爆发,张达与范姜才能够轻易收买人心,让张飞身边的守卫眼睁睁看着张飞被两人所杀,随后两人远走高飞。

结语

张飞之死,从表面上来看就是张达与范姜因为畏惧自己完不成任务被张飞责罚,才出此下策杀害张飞,可是从本质上来看,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要不是张飞的那些守卫士兵也对张飞有意见,想必在重兵把守的情况下,就算张飞喝得烂醉如泥,也没有那么容易就被人所杀。不得不说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一个事实:得民心与军心者得天下啊!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郭... 时间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个高规格的晚宴上,大文豪郭沫若拿着一个精致的鼻烟壶跟朋友们吹嘘,这可是清朝皇...
原创 辽... 辽东,在明朝边防体系的建设中是最重要的一环。朱元璋说“沧海之东,辽为首疆,中夏既宁,斯必戍守”,因此...
原创 李... 综述 公元710年八月,长安城中似乎还是一样的平静,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表面上是财富的聚集地,但实...
原创 三... 晋,现在是山西的简称。而春秋时期的晋在晋国君王的征伐下,超过了原本为大国的齐楚秦,逐渐成为独霸一方的...
原创 他...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的这句话殷切表示了今朝的英雄人物也不在少数, 毛主席的得...
原创 如... 封神之战后,姜子牙主持封神,分封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包括殷商集团众多应劫者,却没有九尾狐妲己的名讳。 ...
原创 丁...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有很多诸侯本来实力很强,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终兵败身死。袁绍、袁术兄弟无疑是...
原创 千... 公元1227年的某一天,一支大约有800人的神秘骑兵军队出现在蒙古草原上,据说他们所到之处,不管男女...
原创 杨... “陛下可是有什么忧心的事?为何总是愁眉不展,可否说来听听,说不定臣妾能帮上您的忙。” 满室奢华的宫殿...
原创 以... 美国“黑暗预言家”罗伯特·卡根说,“现在的美国是一个‘邪恶又危险的国家’”。 对待弱小的国家,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