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受尽嘲笑的“仁义”之君子宋襄公,真的是愚蠢至极吗?
创始人
2024-11-21 14:17:02
0

原标题:春秋时代,受尽嘲笑的“仁义”之君子宋襄公,真的是愚蠢至极吗?

西周建立后,周武王按“公、侯、伯、子、男”爵位,分封天下,商纣王太子武庚也在被封之列。但这个前朝太子,面对故国被灭,父王身死之事,始终耿耿于怀。

在周武王驾崩后,武庚与武王两个弟弟管叔、蔡叔勾结起来,发动叛乱,被周公旦成功镇压。周王室改封商纣的庶兄微子,封国在宋(今河南省商丘市附近),享公爵待遇。

宋国比较奇特,大争之世,天下人都纷纷将务实做为首选,但宋国却坚守着奴隶社会的贵族精神。

兹甫是宋桓公的嫡长子,他有一位庶出的兄长,名唤目夷。他们两个人兄友弟恭,兄弟感情非常要好。

身为太子,兹甫却丝毫没有优越感,相反,他多次建议宋桓公改立兄长目夷为太子。他越是如此,宋桓公就越觉得自己没有选错接班人,他保持兹甫的太子之位不变。

公元前650年,宋国太子兹甫即位,史称宋襄公。他内修国政,以仁义治国,人民安居乐业。

此时的列国,齐国已经稳坐霸主之位多年,晋国内乱未息,楚国被齐国始终压制着,郑国早已从“春秋小霸”之位上跌落下来,鲁国总是那么不温不火。

宋襄公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积极与齐国靠拢,维护齐国霸主地位,参加齐桓公召集的会盟大会。

齐桓公已经在位四十余年,称霸三十余年,步入老年,志气衰堕,而且“桓公好内,多内宠”,姬妾成群,儿子众多,最有实力的公子有五个,而太子却相对软弱。

考虑到身后事,齐桓公对太子很不放心,出于对宋襄公人品的信任,以及齐宋两国密切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齐桓公将太子昭托付给宋襄公照顾。

一年后,齐桓公去世,齐国陷入公子争位的内乱,桓公尸骨被扔在宫中六十七天未收敛,虫鼠满地。

太子昭在宋襄公的强力支持下,继承君位,是为齐孝公。

帮助齐国平定内乱后,宋襄公有点飘飘然了,他萌生了称霸的念头。他也想效仿齐桓公,召集诸侯进行会盟,公子目夷谏曰:

“小国争盟,祸也。”

宋襄公固执己见,邀请各国诸侯在鹿地会盟,他以盟主身份自居,完全没有考虑到宋国的综合实力,妄自尊大,引起齐、楚不满。宋襄公又自作主张,约当年秋天在盂地会盟。

会盟之日,楚、陈、蔡、许、曹、郑国参会,齐国拒绝参加。

在会上,宋襄公与楚成王争当霸主,引发进一步的矛盾,楚国可不顾什么道德信义,公然设伏兵将宋襄公扣押起来,直到冬天才将其释放。

被释放回国的宋襄公,咽不下这口气,却又拿楚国没办法,他就找了个出气筒,编个借口,于公元前638年攻打郑国。

郑国是楚国的跟班,面对宋人气势汹汹而来,连忙向楚国求救。

楚成王派大将成得臣率大军驰援郑国。成得臣指挥军队攻打宋国都城,宋襄公担心国都有失,急忙从郑国撤军,楚、宋两国军队在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北)相遇。

楚军主动进攻,开始渡泓水,公子目夷谏曰:

“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

这是一条很妙的计策,以弱宋战强楚,应该趁敌人半渡时,给予打击。但大善人宋襄公拒绝这个建议。他的理由是,宋国军队是仁义之师,绝对不能趁敌人还没有完全渡过河时进攻,令天下人耻笑。

错失第一次良机。

楚国军队完全渡过泓水,正在列阵,公子目夷再次建议,应立即发动进攻,宋襄公再次拒绝进攻,说,仁义之师是不会趁人之危的,应当等楚军列好阵型,再进行战斗。

于是,可笑的一幕出现了,拥有绝好机持的宋军,瞪着眼睛,眼睁睁地看着楚军排列队型,不去进攻。

楚军训练有素,以极短的时间列队,一鼓作气冲向宋军,如潮水般奔涌而来,宋军根本架不住冲击,大败而退,宋襄公在混乱中,大腿中箭,狼狈逃回国都。

宋国臣民都埋怨宋襄公贻误战机,导致失败,他却振振有词:

“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

此时此刻,宋襄公依然还在固执地守着“仁义”不放,可惜,这位“仁义”之君,因箭伤渐重,一年后去世。

宋襄公至死也不明白,他提倡并严格遵守的“仁义”有什么不对,身为贵族,他骄傲地遵循着数百年来的“仁义”标准,即使是见血的战争,他亦不愿意放弃“仁义”。

同时代的人不理解他,后世的人更难以理解他,甚至毫不留情地评价他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其实,宋襄公坚守心中的“仁义道德”,没有什么错,错的是人心不古,一个时代,一种社会形态即将崩溃时,以前的那些旧道德,旧礼仪,一般都会被抛弃掉。春秋时代,天下纷争,政治格局巨变,经济形态也重新建立,人们都在忙碌于求实力,谋实利,没有人会在意宋襄公的那套东西,他遵守的“仁义道德”已经没有了市场。

回过头来看,我们所处的时代,亦是将过去两千年的传统道德,不分黑白,全部扔入了垃圾堆。

只是,在这个凡事都求速,求利的时代,我们真的比古人活得明白,过得幸福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共两党的关系逐渐紧张,特别是在上党战役爆发后,我军取得了显著的战果...
三国文化浸润少年心 成都石室双... 近日,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赴武侯祠博物馆开展历史文化研学实践活动,并成功举办研学成果展...
原创 美... 当然,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增加细节描述,且总字数不会有太大变化。 --- 苏联...
原创 开...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真诚邀请您点击“关注”,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给您独特的参与感,感谢您...
原创 自... 在《史记·伯夷列传》中,司马迁对伯夷和叔齐之死表示了深刻的惋惜和反思,他写道: 有人说:“天道并不...
原创 美... 美国人的祖先源于美洲的原住民。这些原住民指的是南北美洲上所有的土著群体,而并非指某一个特定的民族或种...
原创 美... 1991年12月25日,历经69年的世界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布解体。当克里姆林宫上的苏联国旗缓缓降...
原创 苏... 老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个让人感到有些讶异的冷知识——苏联曾经公开承认伪满洲国的存在。这个事实或许让许...
原创 为... #为何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汉武帝缔造了中国,隋文帝拯救了中国 在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汉武帝与隋文...
高旭奇:丹青铸史,笔下春秋丨私... 拉仇恨 (八十九) 文/高旭奇 1.今天晚上和我几位亲近的朋友聚聚,我很高兴,我不会说话,我说说我的...